C919剛領證,這個國家就搶着要買

2022年10月04日11:39:40 熱門

文章作者:北風雪林

9月29日,我國自主研製和生產的大飛機C919拿下型號合格證,向全面商用邁出堅實一步。

因此,9月29日,無論對於中國製造,還是「大國重器」,都是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

C919剛領證,這個國家就搶着要買 - 天天要聞

當然,在C919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我們也能聽到一些批評和唱衰的聲音。

比如這是不是「不顧生命安全和市場規律」的政績工程?

比如核心零部件完全依賴進口,是不是還是組裝機?有沒有卡脖子的風險?

比如C919是不是國內特供版?國際上沒有其他國家看得上C919?

壹,C919拿證,國際上「唱衰」和「想買」的聲音一同響起!

從2007年大飛機項目立項,到2014年C919各方研製和生產全面提速,再到今年拿下型號合格證。

雖然一直都有「國內自嗨」的質疑聲,但實際上,國際上對C919的關注一點都不少。

在我國的大飛機戰略全面啟動前,全球佔領大型遠程商用飛機國際市場的,只有波音空客兩家。

美國波音在軍事訂單的反哺下,成為美國高端製造業的「最後門面」。

在歐洲,空客雖然是法國企業,但實際上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都是空客的大股東。

同時,德國和西班牙的一些公司也是空客大飛機產業鏈的核心供應商,每年僅靠空客訂單,就能收穫數億,數十億歐元的超高利潤。

所以全球大飛機市場,過去只有美國和「歐盟集體」這兩個大玩家。

今年C919的6架原型機先後完成多項適航測試飛行,距離全面商用越來越近的時候,德國媒體《威斯特法倫報》卻刊登:「中國大飛機今年起飛,但是誰會去乘坐呢?」的文章。

德媒的標題不是疑問句,而是反問句,通篇文章都是對中國製造的懷疑和輕視,得出「無人會選擇乘坐」的結論。

幾乎同一時間,法國,西班牙,甚至美國媒體,都有類似的「唱衰C919聲音」集體出現。

這些「唱衰」,恰恰說明我們不是「不行」,而是極具威脅性。

如果中國大飛機只是無人乘坐的「大泡沫」,歐美民眾和媒體都會選擇無視他。

歐美媒體集體以「酸溜溜的貶低文風」來寫C919的快速崛起之路,說明歐美航空業專家的內心其實是「重視甚至恐慌」的。

在中國C919剛在國內拿證,西方媒體集體唱衰的同時,國際民航展會上,卻傳來「非常想買」的求購聲。

這個在C919剛拿證,就提出求購意願的國家就是非洲人口大國尼日利亞

10月1日,國內老百姓都在歡慶國慶節的時候,加拿大蒙特利爾正在舉行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大會。

C919剛領證,這個國家就搶着要買 - 天天要聞

在這場會議上,尼日利亞航空部長哈迪·斯瑞卡表態,希望購買C919,作為尼日利亞新組建的航空公司的主力機型之一。

大家千萬不要因為尼日利亞是「非洲窮國」就看輕他。尼日利亞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

過去幾十年,龐大的人口,代表失業,饑荒和嚴重疫情。但是自從尼日利亞加大了與我國的合作之後。

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力量,未尼日利亞打下了工業基礎,同時創造了就業崗位。

有了我國能源和基建項目的幫助,尼日利亞的人口紅利會得到最大釋放,因此超越南非,成為非洲第一經濟體幾乎是必然的。

歐美的航空業,誕生了一百多年,從機場建設,到飛機需求與航線建設都幾乎飽和了。

歐美未來市場,只有舊飛機更新換代的市場份額。

取眼球航空市場的主要增量,就在中國,印度,東南亞,非洲這些發展中國家

因此與歐美國家「酸溜溜的傲慢唱衰不同」,我們未來主要向爭奪的國際新增市場,就在亞非拉

因此非洲大國尼日利亞「想買」的聲音,比歐美的空洞唱衰,要真實可信得多。

貳,大飛機,既是初心,也是未來!

大飛機產業,一直被稱為高端先進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同時代表着上下游十幾個門類,幾十個產業的「高端製造產業鏈集群」。

我國第一代領導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看到了國家自主製造民用客機的戰略意義。

當時毛主席,先後幾次接見研製國產飛機的專家代表,周總理也一直跟進第一代國產飛機的研製。

只可惜「大飛機研製」是需要幾十年積累,久久為功才能出成果的產業。

而到了八九十年代,我們國家需要快速公關的產業很多,當時的改革開放,也讓我國有「輕易買到西方飛機」的友好氛圍。

現在的人批判那時候「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錯誤思潮,喜歡批判這是個別領導拍腦袋的認知。

實際上大家問問長輩,或者查查當年的報紙反映的民間氛圍,這種「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觀點幾乎是當時的全民認知,是民意的「廣泛共識」。

就這樣,七十年代開啟的「運十」國產民用飛機研製項目,在八十年代被事實擱置。

所以說,2007年重新立項的民用大飛機項目,是重拾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初心」。

大飛機以及大飛機背後代表的龐大先進高端產業鏈,也是我國未來產業升級的「重要公關方向」。

當高端製造業進入21世紀,特別是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我們發現許多「先進科技產品」,一開始歐美日韓與中國都能製造。

可是造着造着,歐洲和日韓的品牌很快就失去了「先進性」和「性價比」。

全球高新科技產品,造着造着就只有中美聯國能造了。

C919剛領證,這個國家就搶着要買 - 天天要聞

當今全球的大飛機市場,只有美國波音好歐盟空客兩個玩家。

就飛機本身的競爭力來說,空客是有很多技術優勢的。

可是透過美國操縱俄烏衝突過程中,歐洲政府與政客的盲從,我們就知道如果美國下死決心要「肢解空客」,歐洲體制內自然會有官員去操辦這件事。

美國借俄烏衝突掏空歐洲實體製造業的狼子野心已經路人皆知,只是飛機製造業這些歐盟最後的看家產業,能夠堅持的年限要久一些。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歐洲空客被美國波音徹底肢解吞併之前,完成自身的發展壯大。

雖然這次國際會議上尼日利亞流露出購買C919的意向,但是按照排隊,C919前面還要完成815架國內訂單。

造大飛機不是炸油條,不可能快速起鍋,快速爆產能。

今年年底商飛公司才能交付第一架C919,下一步就是將產能擴到年產幾十架,然後是年產一百多架。

按照這個速度,815架現有訂單,就要排到2030年。

叄,如何擺脫「卡脖子」魔咒?

在C919十幾年的研製生產過程中,最大的詬病,還是「核心部件從歐美進口」的問題。

而且國產大飛機被美國「卡脖子」,隨時斷供,這不是我們的「陰謀論猜測」,也不是未雨綢繆,而是美國政府實實在在的幹了!

C919剛領證,這個國家就搶着要買 - 天天要聞

2020年2月16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討論停止向中國供應飛機發動機一事。美國政府將取消向CFM公司發放的LEAP 1C發動機出口許可證,該發動機被用於中國C919客機

正是美國政府的阻撓,讓我國C919的研製到試航試驗取證的周期略微延後。

這還只是「試驗階段」,美國的斷供威脅影響的只是我們的實驗進度。

如果是未來爆產能階段,美國時不時在核心部件上「卡脖子」,我們將面臨的是無法「按時交付」的商譽損失。

C919目前的零件國產率是60%,歐美進口比重雖小,但卻包括多個核心組件。

C919的發動機,現在用的是美國和法國合作研發的LEAP-1C型渦扇發動機。

除此之外,C919上使用的照明系統、防火系統、駕駛艙控制系統、電源系統、過熱保護系統、液壓系統、除冰系統、風擋雨刮系統、燃油系統、油箱惰化系統都由不同的美國公司提供。

對於核心組件幾乎「全進口」的現狀,我們當然不滿意。但我們想想國產家電,國產手機,國產汽車這幾十年是如何走過來的?

國內幾乎每一個大型製造業產業鏈從國外遷移進來的過程,都長達20年,都從最初的境外生產,國內組裝,甚至國內僅僅貼牌開始。

然後經過十幾年的國產全產業鏈的替代,最後讓外資品牌失去「競爭力」,被迫退出市場。

C919剛領證,這個國家就搶着要買 - 天天要聞

大飛機的國產化,肯定也要遵循這一產業鏈轉移的規律。而且現階段歐美日韓對我國的警惕心更強,封鎖更嚴格,這個轉移的過程只會更艱難,時間更久。

C919現階段核心組件大部分進口的現狀,我們當然不會滿足。不過零件國產化率,也會和爆產能的進度想配合。

這樣,歐美廠家賺到的只是初期「小產能」的利潤,等到國內大飛機「爆產能」,後期的核心零部件,國內配套廠經過十餘年的研製和實驗,就能做到性能替代了。

C919從立項到拿證,經過15年的磨礪,走到當下,已經證明我們的長期戰略經得起國際時局變化的捶打。

C919的取證,只是「大國重器」的「開端」,騰空萬里,遍及世界,才是「大國重器」的未來!

我是遠方青木,未來幾個月會在新公眾號「海中青木」更新文章,歡迎大家關注,希望每天晚上都能和大家在一起。

C919剛領證,這個國家就搶着要買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