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夢想的方式有很多種,女孩子的愛好也可以很鋼鐵。
16歲的洛陽女孩李蓮怡娜就是一名職業的越野摩托車手,3月31日晚,在B站播出的人文紀錄片《小小少年》中,人們從李蓮怡娜身上看到,女孩也可以玩好摩托車。
在全國只有50人左右的職業越野摩托車選手的圈子裡,李蓮怡娜是為數不多的職業女性車手。
8歲學車,10歲參賽,柔柔弱弱、可可愛愛的女孩兒為什麼會喜歡這項運動?3月31日,在接受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中,李蓮怡娜坦言自己喜歡摩托車帶來的刺激和成就感。
《小小少年》為何會將鏡頭對準少年,bilibili紀錄片製作中心製片人朱咪告訴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小小少年》最打動自己的地方是點燃孩子進入忘我之境的領域,什麼時候找到熱愛都不算晚,要堅持自己的熱愛。
李蓮怡娜就是「小小少年」的傑出代表。
為躲避彈鋼琴之苦,愛上了摩托車
為什麼擁有一個四字名字?李蓮怡娜解釋,並沒有過多含義,「我原來叫李怡娜,後來發現重名的太多,媽媽說那加個字吧,我就成了李蓮怡娜。」
李蓮怡娜和越野摩托車的結緣源自她的弟弟李昊煜。
在弟弟三歲半時,李蓮怡娜的父親給他買了第一輛摩托車,父親看到他對騎摩托車的興趣特別大,後來專家說李昊煜具有越野摩托車的運動天賦,父親就給他買了一輛50CC的專業越野摩托車。
弟弟歡快練車時,李蓮怡娜要坐在家裡彈鋼琴,逐漸被摩托車吸引的李蓮怡娜就跟媽媽商量也想騎摩托,「媽媽就讓我試試,當時她的想法是等你摔上一兩跤時就不想騎了,結果我越騎越上癮,」李蓮怡娜認為,與彈鋼琴相比,自己還是更喜歡摩托車,「因為彈鋼琴實在是太枯燥了,我骨子可能還是喜歡更刺激一些的東西。」
現在父親是姐弟倆的專業教練,在姐弟倆成為摩托車手之前,父親只是一個業餘的摩托車愛好者,後來才一步步鑽研專業知識,再加上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去訓練不放心,就乾脆自己做教練,不過李蓮怡娜強調,「父親並沒有逼我們一定成為專業的摩托車手,父母一直挺尊重我們的選擇,都是我和弟弟想幹什麼,他們都很支持。」
談到騎摩托,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危險運動,李蓮怡娜的母親至今也不敢看孩子們的比賽,在她本人看來,與攀岩、衝浪等極限運動相比,越野摩托還算危險性較小的運動,因為有全套裝備,再加上專業操作,受傷的幾率不算大。
在李蓮怡娜印象里,自己受過兩次上,有一次是十歲時訓練時摔到了頭,當時送到醫院後被診斷為顱內出血,醫生說幸好來得及時,否者後果不堪設想,李蓮怡娜在家躺了一周,媽媽問她以後還騎車嗎?結果是還要騎,休息了一月後,李蓮怡娜又回到了賽場上。
2020年5月,李蓮怡娜又摔倒了,肩袖受傷,韌帶撕裂,胳膊抬不起來,醫生建議馬上做手術,但正式比賽就要開始了,做手術會耽誤時間,李蓮怡娜在經過短暫休息後就恢復了訓練。
「其實你真的去接觸到這個運動後,就會發現只要騎在車上就能一直找到樂趣,可以突破自己的那種感覺,我想這是我熱愛越野摩托的動力所在。」李蓮怡娜說。
不到18歲,沒駕照也能騎摩托?這個圈子入行門檻有多高?
8歲學騎摩托車,10歲開始比賽,很多人會發出疑問,難道沒駕照也能騎摩托車?李蓮怡娜解釋,越野摩托有自己的比賽場地,不上公路,所以不需要普通汽車的駕照,「中國越野摩托車協會給我們發場地執照,運動場地和公路的指標不一樣,也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李蓮怡娜說,她認識的一個洛陽62歲的伯伯還經常跟自己一起練車。
現在很多女生都在網上曬騎摩托的視頻,李蓮怡娜認為這些摩托車愛好者的行為會讓人們對「專業」產生誤解,真正的專業摩托車手全國算下來也就50人左右,女生只佔極少數,李蓮怡娜說:「可能我從小就在這個圈子裡,那些男車手看見我也就不稀奇了,但跟我一樣的女車手是很少見的,真正的摩托車手在訓練和比賽中都是專業的裝備,完全不是人們印象中穿裙子騎車什麼的。」
那麼越野摩托屬於奢侈運動嗎?李蓮怡娜介紹,要是業餘愛好者的話,國產摩托車的價位在一兩萬間,買一身中級價位的裝備在5000-8000元之間,這些都是一次性投資,能玩很長時間,但如果走職業道路就花得多了,平時的保養、改裝、訓練都要花錢。「不過現在的比賽都有贊助,包括配件、輪胎,還有出去訓練,比賽的花費都有廠家贊助,另外公司還給我發年薪。」至於年薪具體多少,李蓮怡娜笑着說:「我不知道,這都是父母談的,都是大人操心的事兒。」
我把青春獻給摩托車,想做出點成績
這些年,李蓮怡娜一直是在訓練場和比賽場上度過的,一年到頭在洛陽家裡時間不超過三個月。
李蓮怡娜每天的日常是早起上網課,上午去健身房和跑步,午飯後休息一個小時再練車,練完車後預習第二天要學習的功課,原本應該上高一的她只能用網課形式來學知識。
除了騎摩托,李蓮怡娜還喜歡打球、滑板、滑雪和游泳等男孩子喜歡的運動,她經常和弟弟一起玩,「我弟弟是我的職業目標,他比我學得早,在國內職業車手中算是比較優秀的,不過有時會比較膨脹!」李蓮怡娜說。
談到越野摩托給自己帶來了什麼,與各種獎項相比,李蓮怡娜更看重的是克服困難的成就感,「小時候遇到困難就是找我爸媽,現在的獨立性更強了,一般問題我都是自己解決。我的經歷比同齡人更多,社會經驗也更豐富一些。」
2019年,B站的《小小少年》找到李蓮怡娜,經歷了兩年拍攝後如今終於播出,面對公眾對自己有更多了解,李蓮怡娜坦言壓力不大,就是擔心父母會遭到非議,小時候她也接受過採訪,當時有些網友評論認為「這是父母拿孩子賺錢」,還說很多難聽話,「像這種運動只能中午玩,因為早晚得出事,」李蓮怡娜覺得挺委屈,「其實我想說,父母真的沒有逼我騎摩托,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選擇。」
如今國家隊已經向李蓮怡娜拋出了橄欖枝,談到以後的規劃,李蓮怡娜說:「我的童年和青春都用在摩托車上了,我想在這方面有所成就,所以我覺得還是把它當成職業,一直走下去才算是實現自己的理想吧!」
(圖片來源:《小小少年》節目組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