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喇叭、腳板:「土辦法」在中國農村防汛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2年10月04日07:13:28 熱門 1279
銅鑼、喇叭、腳板:「土辦法」在中國農村防汛中發揮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在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洪水退去後,雷霞在重新整理茶館內的桌椅。新華社記者黃偉攝

雷霞在重慶開州區臨江鎮經營一家茶館,16日下午洪水到來時,她早已轉移至安全地帶,並將桌椅、電器等物品搬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了重大財產損失。

「那天下午三點多,我突然聽到一陣鑼聲,知道洪水要來了,這為大家安全轉移爭取了時間。」雷霞說。

15日起,開州所在的長江上游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雨。鄉鎮街道和村社的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巡查,他們大多提着一面銅鑼,發現險情就馬上敲鑼。從古代沿用至今的銅鑼,依然在中國農村防汛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洪水往往來得比較急,而且有時發生在深夜或凌晨,挨家挨戶通知根本來不及。鑼聲穿透力強,人們聽到鑼聲就知道洪水要來了。」臨江鎮鎮長鄒品生說。

銅鑼、喇叭、腳板:「土辦法」在中國農村防汛中發揮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在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鎮幹部正提着銅鑼巡查河流水位情況。新華社記者黃偉攝

如今,無人機、智能化巡檢系統等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已廣泛應用到防汛工作中。但在一些技術尚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很多防汛的「土辦法」同樣發揮着重要作用。和銅鑼一樣,大喇叭也在防汛抗洪中顯示出「威力」。

巫溪縣田壩鎮與臨江鎮同處長江上游,16日凌晨3時許,洪水漫過灣灘河向場鎮涌去。危急時刻,田壩鎮工作人員袁柱軍用高音喇叭開始喊話:「大家快起來了,洪水來了,都轉移到上面小學去!」

睡夢中的人們被高音喇叭驚醒,紛紛開始轉移。凌晨6時許,場鎮的洪水已達2米深,但1000餘名居民早已轉移完畢,無一人傷亡。

「挨家挨戶通知只能一對一,而一隻喇叭可以對100人、1000人,傳播效率很高,是爭取防汛疏散時效性的『利器』。」袁柱軍說。

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光有銅鑼和大喇叭有時還不夠,關鍵時刻還要靠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的腳板,親自上門進行排查。特別是農村地區老年人普遍較多,聽力較差、行動較為遲緩,往往是防汛轉移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銅鑼、喇叭、腳板:「土辦法」在中國農村防汛中發揮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在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和勝村,村民正提着銅鑼,巡查滑坡體的下沉情況。新華社記者黃偉攝

16日上午8時許,在重慶萬州區五橋街道香爐山社區,洪水已經齊腰深,大部分居民已被疏散。社區書記傅山祥仍在挨家挨戶排查。

一棟居民樓的二樓樓梯口,一位老人和一對母女正在呼救。傅山祥找來繩子,一頭拴在公路行道樹上,一頭拴在自己腰上,跳進了齊腰深的洪流中,艱難地向街對面蹚過去,把受困的三人轉移到安全地點。

銅鑼、喇叭、腳板:「土辦法」在中國農村防汛中發揮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在重慶市萬州區五橋街道香爐山社區,傅山祥在洪水中轉移受災人員。受訪者供圖

「敲鑼、喊話、發警報的同時,鄉鎮、村社幹部必須要挨家挨戶敲門,絕不能讓一個人滯留在家中,尤其是老年人。」傅山祥說。

在近期的南方汛情中,銅鑼等「土辦法」被各地廣泛使用。「在農村,防汛工作歸根結底是『人』的工作,這些『土辦法』永遠不會過時。」鄒品生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