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俄烏衝突已激戰108天,何時戰火能停止?普京給出停戰日期
俄烏衝突開始進入第108天,頓巴斯地區仍在繼續爭奪當中,雙方展開對北頓涅茨克的交戰已有數次來回,雖然網絡上雙方各有各的說法,但以局勢來看,俄軍軍事行動的優勢更勝一籌,已在尼古拉耶夫卡籌備新的戰術部署,預計北頓涅茨克會在7天被俄軍掌控。
對於俄烏衝突戰況分析,總統所在地克里姆林宮高層給出衝突結束的日期,佩斯科夫表示普京總統已制定新的軍事行動,當俄軍完成全部的目標就是停戰的日期。按照佩斯科夫的說法不難看出,普京開始提防美國在頓巴斯大決戰背後搞小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俄羅斯打起能源消耗戰就不被看好,但現實並不是想像的趨勢,反倒軍事行動越來越主動。其一,俄羅斯是蘇聯中最發達的一個民族,解體後繼承蘇聯絕大部分的軍事實力,歷經數十年的積累並不是那麼容易消耗完。
對比烏克蘭,很多工業廠都被俄軍摧毀,無法提供主要軍工,所以只能向美北約求助,但多少因為操作不嫻熟導致一副先進的武器轉變為一把廢鐵。
其二,歐美和美北約的制裁,只讓俄羅斯陷入短暫的困境,當普京降低能源價格以及實施盧布結算令之後,直接從被動中轉為主動,而反俄國家卻陷入通貨膨脹,能源短缺的情況,或者說歐美等國家的制裁,並不是對俄羅斯反倒是制裁自己。
其三,很多個歐美國家封存俄羅斯的資產,表面上能夠對俄羅斯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的發展目標分析,實則是歐美處於劣勢,因為歐美還沒有徹底結束俄能源的依賴,俄羅斯只要夾住這根稻草就不怕沒錢賺。
與此同時,身為北約身份的土耳其改變衝突態度,通過盧布引進俄能源,並且反對芬瑞加入北約組織,由此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利用國際背景來展開對中東甚至國際的野心。當然,這只是土耳其實現目的的一方面,另一面則是剷除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武裝部,說白了就是美國安置在敘利亞的探子。
至始至終利益永遠是一把雙刃劍,土耳其就是通過美國陷入能源危機有求於自己,然後趁機敲竹竿。由此看來,土耳其並不像歐盟以及其他國家一樣聽從美國的使喚,維護利益主權才是最終目的,一句話有利益時就是盟友,影響利益之時就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