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羅斯方面顯露的態度來看,俄烏衝突恐怕只有兩種結果,要麼是俄羅斯贏得勝利,要麼是歐洲走向核戰爭,一旦走到使用核武器的那一步,將不會有任何贏家,美俄都不會有後悔葯吃。
俄烏衝突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局勢的變化確實是出人意料的。對目前的俄烏戰場進行一個總結,那就是俄軍通過半年多的苦戰,奪取了烏克蘭15%的土地面積,控制着頓巴斯地區的大部分和烏克蘭南部海岸線的大部分。俄羅斯至今沒有完成將烏克蘭全面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並攻克整個頓巴斯地區的目標。不僅如此,烏軍近日的反攻也表明烏軍的戰力不容忽視,其兵鋒正從北面威脅盧甘斯克州。若俄軍重複一次9月初的失敗,那麼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的態勢就相當糟糕了。正因如此,俄羅斯開啟了烏東四州的公投入俄,完成之後將得以派遣更多義務兵進入此地。同時,俄總統普京宣布在俄羅斯全國進行部分動員,大規模地擴充俄軍。從普京的架勢看,他是要押上俄羅斯全部力量,以孤注一擲的行動取得勝利。
毫無疑問,當前烏克蘭戰場上的態勢是十分膠着的,俄烏雙方似乎都很難徹底打倒對方。俄軍雖然經過動員會有更多兵力,但其固有的問題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指揮通訊、態勢感知、後勤和士氣的問題都很嚴重,不能高估俄羅斯動員對俄軍戰力的提升。而烏軍雖能持續得到軍援,且指揮和戰術不乏可圈可點之處,但在火力和規模方面的劣勢始終是烏軍的致命問題。因此,如果單純按照戰場上的情況來看,現在似乎無法判斷俄烏衝突的未來走向。但按照俄羅斯所處的戰略環境和普京本人的風格,我們仍能做出一個結論——俄烏衝突的結局要麼是俄羅斯贏得勝利,要麼是核戰爭的爆發。
如果俄軍能在後續扭轉局勢並逐漸取得勝利,迫使烏克蘭接受俄羅斯的和平條件,對普京而言自然是最好的情況。但事情如果沒有按照這個方向發展,戰局逐漸倒向烏軍這一邊的話,普京會作何選擇就相當令人擔憂了。俄烏衝突早已超脫了俄烏兩國之間的地緣政治意義,而成為俄羅斯抵禦西方勢力擴張的關鍵戰爭。普京在最新的全國電視講話中,更是將俄軍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定義為保衛俄羅斯不被西方肢解的防禦戰!誰都看得出普京的必勝決心,而藏在這份決心之下的,恐怕還包括使用一切武器解決問題的意志。多個俄羅斯高官近日指出,為了保護俄羅斯的國家主權完整,俄羅斯會使用一切武器,包括戰術和戰略核武器!
很多人認為使用核武器引發核戰的風險極高,因此俄羅斯不敢真的使用核武器,只是用核彈來嚇唬對手,這樣的想法恐怕有點幼稚。一方面,使用戰術核武器不等於戰略核武器,不一定會引發對方的全面核反擊。另一方面,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力度也可以逐級遞進,例如在黑海等無人區投擲核彈以示威懾,亦或者是先用核彈打擊烏克蘭的旅級野戰軍事單位以示懲戒,最嚴重的才是核打擊城市或首腦。就連部分美國媒體都認為,即使普京真的在烏克蘭使用戰術核武器,也極大概率不會招致美軍的核回應。所以,我們絕對不能低估了普京可能使用核武器的決心,畢竟相比於目睹俄羅斯的戰略失敗,普京恐怕更願意用上核彈來改變局勢。
總而言之,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已是極度危險,在西方集團的步步緊逼之下,俄羅斯孤注一擲發起的反擊卻遭遇了巨大的困難,這就讓局勢的未來發展變得十分令人擔憂。在這個節骨眼上,無論是俄羅斯還是西方都應該謹慎地行動,千萬不能在魯莽中做出錯誤的決定。西方必須接受現實,記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絕對不可能接受徹底失敗的局面,西方絕不能欺人太甚,否則必將自食其果。而俄羅斯也應該保持戰略耐心,千萬不能在憤怒之中做出決定性升級局勢的決定。一旦核武器進入戰場,誰都無法預計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若烏克蘭危機真的演變為災難性的核戰爭,西方和俄羅斯都沒有後悔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