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對我國古代的科學和技術成就進行了深入地研究,撰寫出世界聞名的巨著《中國的科學與文化》(中譯文書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史》)。伯特·K·G·坦普爾在李約瑟博士指導下,於1986年出版了《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一書,以簡明通俗的文字介紹了中國的「世界第一」。
古代中國人究竟有哪些偉大的發明,又有哪些發明影響了世界,以下節選50個事物為您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以下為第二輯)
11、傘: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製成,上面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面。公元12世紀英語才出現「傘」這個詞。以前一直只有陽傘,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傘面,才製成雨傘。在學術界也有人說,公元4世紀三國時期中國人才發明了傘。
12、風箏: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早在信史之前,傳說中國人已會放風箏。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即公輸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名將軍包圍了王宮,利用風箏測量宮牆與己方軍隊的距離。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由荷蘭人傳到了歐洲。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13、弓箭:
中國人於公元前8世紀發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國人已發明了弩弓。它主要用於打仗和狩獵,可卧射、立射、騎射,威力甚大。而歐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紀才使用弓。
14、古代機械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東周時期,中國人就已發明了古代機械人。當今世間,只要談及機械人,言必歐美、東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機械人的,是中國人。古代中國制出的機械人不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廣泛,有各式各樣的機械人。會跳舞的機械人、會唱歌吹笙的機械人和會捉魚的機械人……等,應有盡有。
會跳舞的機械人。我國唐朝的段安希說:西漢時期,漢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單于冒頓圍困。漢軍陳平得知冒頓妻子閼氏所統的兵將,是國中最為精銳驃悍的隊伍,但閼氏具有妒忌別人的性格。於是陳平就命令工匠製作了一個精巧的木機械人。給木機械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並把它的臉上擦上彩塗上胭脂,顯得更加俊俏。然後把它放在女牆(城牆上的短牆)上,發動機關(機械的發動部分),這個機械人就婀娜起舞,舞姿優美,招人喜愛。閼氏在城外對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誤把這個會跳舞的機械人為真的人間美女,怕破城以後冒頓專寵這個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閼氏就率領她的部隊棄城而去了。平城這才化險為夷。
會唱歌吹笙的機械人。唐代的機械人更為精巧神奇,唐朝人張騖在《朝野全載》中說:洛州的殷文亮曾經當過縣令(相當於「縣長」),性格聰巧,喜好飲酒。他刻制了一個木機械人並且給它穿上用綾羅綢緞做成的衣服;讓這個機械人當女招待。這個「女招待」酌酒行觴,總是彬彬有禮。
會賺錢的機械人。唐朝時,我國杭州有一個叫楊務廉的工匠,研製了一個僧人模樣的機械人,它手端化緣銅缽,能學和尚化緣,等到缽中錢滿,就自動收起錢。並且它還會向施主躬身行禮。杭州城中市民爭着向此缽中投錢,來觀看這種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為主人撈到數千錢,真可稱為別出心裁,生財有道。
會捉魚的機械人。唐代的機械人還用於生產實踐。唐朝的柳州史王據,研製了一個類似水獺的機械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魚以後,它的腦袋就露出水面。它為什麼能捉魚呢?如果在這個機械人的口中放上魚餌,並安有發動的部件,用石頭縋着它就能沉入水中了。當魚吃了魚餌之後,這個部件就發動了,石頭就從它的口中掉到水中,當它的口合起來時,它銜在口中的魚就跑不了啦,它就從水中浮到水面。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於生產的機械人。
此外,在《拾遺錄》等書中,還記載了古代機械人登台演戲、執燈伴瞎等機巧神妙。
15、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項技術。
16、鐵犁: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鐵犁。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公元1050年,中國人還發明了犁鏡,給犁裝上犁鏡,便於翻土,從而提高了農業產量。
17、大定音鍾:
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鍾;歐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鍾,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8、算盤:
公元前550年中國人發明了算盤,用於計算,也是自古以來商業上廣泛應用的計算工具,後來傳到世界各地,到12世紀才逐漸被現代阿拉伯數字所取代。到20世紀前蘇聯和遠東地區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盤。
19、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國應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於公元前五世紀的中國和伊朗。1606年,法國巴黎附近最早用上了織機編織的地毯。
20、雙動式活塞風箱:
中國人於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西方於16世紀才用雙動式活塞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