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鄧健全、支露靜)
1、基礎制動龍頭髮力電控制動,經營狀況逐步好轉
1.1、基礎制動系統行業龍頭,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持續發力
公司以制動器、制動泵等傳統基礎制動業務起家,近年來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業 務進展迅速,陸續推出 EPB、ESC、IBS 產品。亞太股份前身是 1979 年成立的蕭山 汽車制動器廠,主要產品為盤式/鼓式制動器、制動泵、真空助力器等汽車基礎制動 部件。2000 年,公司和清華大學聯合開發的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正式問世,公司由 此成為國內首家自主研發生產汽車液壓 ABS 的企業。2016 年,公司 EPB 電子駐車 制動及 ESC 車身穩定系統正式量產,帶動公司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業務快速發展,2020 年電子助力制動系統 iBooster 也順利實現量產。2021 年 H1,公司汽車電子控制系統 營收佔比約 11.7%。
除了制動系統相關業務,公司還布局了輪轂電機及線控底盤技術、ADAS 智能 駕駛產品,2020 年公司自主研發的包含環境感知、駕駛決策、控制執行的 ADAS 解 決方案在奇瑞 S61 車型上順利量產。目前公司包含四大業務板塊:汽車基礎制動、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智能駕駛系統、輪轂電機及線控底盤系統,其中,基礎制動業務貢獻公司主要營收。 基礎制動系統領域,公司客戶包括自主品牌主機廠如長安汽車、長城汽車、五菱 等,以及部分合資/外資品牌如長安萬事得、通用、日產、PSA 等。汽車電子控制系 統領域,公司客戶以自主品牌為主,如 EPB 產品主要供應一汽紅旗、一汽解放、長 城汽車、東風乘用車等整車廠。
1.2、三年困境業績承壓,2021 年以來經營狀況逐步好轉
2018-2020 年,盤式制動器業務營收下滑帶動公司整體營收水平下行,2021 年 公司營收恢復正增長。整體來看,2019/2020 年公司總營收分別同比-18.5%/-8.2%。 2021 年公司營收恢復正增長,創下 2019 年以來的新高,營收同比+24.3%。
2017-2020 年,產能利用率下降、原材料漲價等導致公司制動器產品毛利率下降, 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17 年以來,公司盤式制動器產銷量下滑,產能利用 率下降,同時原材料鋼材價格上漲,導致公司制動器產品毛利率下降。公司汽車電子 控制系統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由於制動器產品營收佔比較高,公司整體毛利率水 平 2017-2020 年間有所下滑。
2021 年 Q1-Q3 公司整體毛利率同比提高 1.4pcts,盈利能力逐步修復。2021 年 以來,受益於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及高附加值、高毛利率的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產品放 量,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略有提高,2019 年全年/2020 年全年/2021 年 Q1-Q3,公司毛利率分別為 13.17%/12.88%/14.32%,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向上修復。 公司前期定增募投項目已陸續達產,在建工程資本開支規模自 2017 年以來逐年 減小,有助於緩解固定資產折舊給公司帶來的盈利壓力,伴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營 收佔比的提升以及基礎制動產能利用率的回升,預計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向上修復。
2、基礎制動龍頭地位穩固,全球配套逐步取得突破
早期汽車制動系統多採用機械制動,之後液壓/氣壓制動系統的出現進一步優化 了制動系統性能,液壓制動系統逐步成為市場主流的制動方案。汽車液壓制動系統 一般包括:制動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動總泵、儲液罐、液壓管路、比例閥、制動分 泵、制動器總成等部件。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後,真空助力器將踏板力進行放大,之 後踏板力的機械信號經由制動總泵轉化為液壓信號,傳遞至制動分泵及制動器,實 現制動。
亞太股份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專註於汽車制動產品研發生產,汽車基礎制 動產品產業鏈布局廣泛,產品包括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制動泵及真空助力器 等。盤式制動器重量較輕、便於維護且散熱性能好,成本高於鼓式制動器,多用於轎 車和輕微型車,部分客車前橋也會裝配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多用於中重型車。公 司所產制動泵產品包括制動主泵、制動分泵以及離合器主泵、離合器分泵等,由於公 司調整產品結構近年來真空助力器產品營收逐年下滑。
公司具備超過 40 年制動產品製造經驗,產品品質久經考驗,獲得多家主機廠認 可。汽車制動系統部件影響到汽車安全性能,對於產品質量要求較高。公司自 20 世 紀 70 年代開始,製造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等產品的時間已超過 40 年,基礎制 動產品經過眾多主機廠長時間的驗證,近年來獲得一汽豐田品質達成獎、長城汽車 可靠性優秀獎、通用中國供應商品質卓越獎等。
公司基礎制動產品規模領先國內其他對手,國內基礎制動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公司「拳頭產品」為盤式制動器,制動器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市場趨於成熟,自主 供應商憑藉產品性價比優勢以及服務優勢在國內市場表現突出。2010-2015 年,公司 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產量均排名國內市場第一,目前來看亞太股份盤式制動器 規模保持領先,2020 年產能達 1814 萬件,基礎制動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公司近年來致力於進行客戶結構的優化,在合資整車廠及外資品牌全球化配套 方面接連取得突破。大陸、博世、采埃孚天合、Brembo 等海外供應商在汽車制動領 域經驗豐富。公司近年來陸續獲得 NISSAN、長安萬事得等外資/合資品牌定點,進 入通用/PSA 全球配套供應體系,外資車企品牌全球化供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後續 有望帶動公司基礎制動業務客戶結構優化。(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盤式制動器之後,電控系統有望開啟公司新一輪高成長
3.1、從基礎制動到電控制動,公司制動系統產品序列完善
汽車制動可分為駐車制動及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也就是手剎,制動力較行車 制動更小,主要功能是鎖住後輪以防止坡道上停車時汽車溜車。行車制動用於在車 輛行駛過程中提供製動力。伴隨汽車智能化發展,駐車制動及行車制動系統逐步開 啟了電子線控進程,駐車制動系統由機械制動逐步演變為電子駐車制動(EPB),行 車制動則從傳統液壓制動發展到液壓融合電子的系統(如 ABS、ESC 等),更為先進 的線控制動系統也已經在特斯拉 Model 3、比亞迪漢、奧迪 E-Tron、凱迪拉克 CT6 等 多款車型上得到應用。
工作原理方面:行車制動領域,從傳統液壓制動、到 ABS/ESC 液壓融合電子制 動、再到 EHB 電子液壓線控制動及 EMB 電子機械線控制動,電子控制系統在制動 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傳統液壓制動系統由制動液提供製動力,系統中傳導的是 液壓信號。ABS 系統在傳統制動系統的基礎上,加入了電控系統,可由 ECU 控制液 壓泵及進油閥/泄油閥等,從而自動控制液壓制動力的大小。EHB 系統中制動力同樣 由制動液提供,系統中傳導的包括電信號及液壓信號,踏板傳感器將電信號傳導至 控制單元,由控制單元發出電信號指令傳導至電機,之後電機驅動液壓泵建壓,液壓 信號傳導至制動分泵進行制動。EMB 系統傳導電信號,制動力直接由電機提供,系 統中不再存在制動液液壓信號。
系統裝置方面:行車制動系統中,電子控制的應用或將逐步取代真空泵、真空 助力器等機械裝置,EMB 系統中傳統的液壓迴路裝置將不復存在。EHB 系統使用控 制單元及電機取代了液壓制動系統中的真空泵及助力器,助力的方式由真空助力變 為電控助力,實現了智能控制,而執行端液壓裝置並沒有改變。EMB 系統則取消了 液壓迴路裝置,執行端的裝置較 EHB、液壓制動等變化較大。
公司在進一步夯實基礎制動器業務的基礎上,產品範圍向汽車電子輔助制動系 統拓展。傳統的基礎制動器業務市場規模相對較為穩定,公司憑藉技術、產品質量、 成本以及服務等競爭優勢穩居國內基礎制動市場龍頭,客戶範圍向外資/合資品牌拓 展,基礎制動器業務基本盤穩固。同時,公司積極開發電子輔助制動系統包括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ESC 汽車電子操縱穩定系統、EPB 電子駐車系統、two-box IBS +ESC 系統、one-box EHB 系統等。公司制動產品序列完善,梯次布局傳統液壓制動—— ABS/ESC——線控制動路線,成為國內少數專業研發生產整套汽車制動系統的一級 零部件供應商。
3.2、電控制動市場外資主導,國產替代進程可期
基礎制動市場,國內供應商已具備一定競爭實力,客戶逐漸向外資/合資車企突 破,而電控制動系統市場外資供應商仍佔據主導地位。汽車制動器作為執行端對於 不同的汽車制動系統技術路線而言(包括電控制動、線控制動系統)都是必不可少 的,市場規模相對穩定、增長趨緩,自主供應商相較於國外製動系統供應商已具備一 定競爭實力。汽車電控制動系統如 ESC、EPB 等滲透率處於較高水平,伴隨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預計電控制動市場增速或高於基礎制動器市場。電控制動系統市場, 博世、大陸、采埃孚天合等國際供應商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國內 EPB 市場,大陸、天合、愛德克斯份額領先。電子駐車制動行業集中度較 高,CR3 達 69%,大陸、采埃孚天合、愛德克斯為國內份額最高的前 3 名供應商, 2020 年三者份額分別為 28%/27%/14%。國內自主 EPB 供應商中,伯特利較早(2012 年)實現 EPB 系統的量產,市場份額較高;亞太股份 2016 年實現 EPB 量產,相較 於外資供應商以及伯特利起步時間較晚,EPB 市場份額較低。
近年來國內 ESC 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目前國內前裝市場滲透率水平約 90%。 ESC 車身穩定系統在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基礎上加入了方向盤轉角傳感器、慣性傳 感器(如橫擺角速度傳感器、縱向加速度傳感器、橫向加速度傳感器)、驅動力控制 系統等,防止汽車起動時打滑、轉向時轉彎過度或不足。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 2021 年國內 ESC 系統前裝市場搭載率約 90%。
博世、大陸等供應商在國內 ESC 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客戶群覆蓋主流的合資及 自主品牌車企,亞太股份 ESC 產品已逐步切入長城汽車、重慶長安等的供應體系。 博世、大陸等供應商在汽車制動系統領域積澱深厚,同外資車企保持長期合作,產品 口碑較好同時建立起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客戶群體覆蓋國內主流合資車企如上汽通 用、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等以及國內主流自主品牌如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亞太股 份較早進行汽車電控制動系統的開發,2000 年與清華大學合作的 ABS 產品開發成 功,成為國內率先自主研發生產汽車液壓 ABS 的供應商,之後公司以 ABS 系統為 基礎,開發出功能升級的 ESC 產品。目前,亞太股份已經實現多家主流自主品牌的 ESC 配套供貨,在自主供應商中較為領先。
亞太股份制動系統領域開發製造經驗豐富、自主研發及技術創新能力強、試驗 檢測體系完備。伴隨後續電控制動系統產能擴張以及客戶開拓的持續進行,公司電 控制動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加速國產替代。公司自 1979 年成立以來深耕汽車 制動領域超過 40年,基礎制動產品規模國內領先,和多家自主品牌主機廠長期合作, 逐步積累起產品口碑及品牌影響力,助力公司電控制動業務的市場開拓。對於制動 系統汽車安全件而言,產品質量、性能是供應商的核心競爭要素。公司具備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擁有電動汽車能量回饋制動與 ABS 集成技術、集成式汽車制動系統技 術、電磁製動器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此外公司建有 6000 平米實驗室及 黃山、黑河等路試基地,擁有先進的檢測設備及制動系統方面經驗豐富的檢測團隊, 具備制動系統從開發到生產全過程的試驗檢測能力。
3.3、線控制動市場前景廣闊,公司技術儲備豐富
相較於傳統液壓制動系統,線控制動的優勢主要在於以下三點:(1)響應速度 更快,線控制動響應時間一般在 120~150 毫秒之間,EMB 系統制動時間可縮短至 90 毫秒左右;(2)制動距離更短,EHB 制動系統較液壓制動制動距離可縮短 9 米以上; (3)能量回收效率更高,傳統的液壓制動系統,液壓制動力的大小與踏板力的大小 相關,在減速時,主要制動力的來源是液壓制動,電機回饋制動佔比較小,而線控制 動可採用解耦式能量回收技術,液壓制動力大小與踏板力大小不再線性相關,在制 動過程中儘可能多的利用電機回饋制動以提高制動能量回收效率。
線控制動包含多種技術路線,根據系統中是否包含液壓迴路裝置,線控制動可分 為 EHB 與 EMB 系統。目前來看,EMB 系統的產業化應用還面臨著制動力不足、永 磁電機磁性材料高溫下可能消磁的問題,EHB為線控制動的主流應用路線。根據EHB 系統控制單元中是否集成 ESC 功能,EHB 分為 two-box 和 one-box 兩種,早期線控 制動多採用 two-box 系統,如博世 iBooster、日立 E-ACT 等。近年來,大陸、博世等 多家供應商在 one-box 系統開發方面取得突破,one-box 系統逐步得到應用。
汽車智能化升級需求驅動,線控制動市場需求有望迎來高增長。汽車智能化發 展對於制動系統性能要求提高,線控制動由於制動性能優於傳統液壓制動系統,迎 合汽車智能化升級需求,未來滲透率有望快速提高。據華經產業研究院預計,2026 年 全球線控制動系統滲透率有望達到 30%,國內線控制動市場規模或將超過 200億元。
亞太股份布局 two-box、one-box 兩種路線,有望充分受益於線控制動系統的快 速發展。從目前 two-box 和 one-box 搭載的車型來看,two-box 路線技術更加成熟, 搭載車型也較多,one-box 量產時間較晚,產業化應用在推進之中。亞太股份目前線 控制動產品有 two-box 形式的 IBS+ESC,以及 one-box 形式的 IEHB,two-box 產品 2020 年已實現量產,配套供應奇瑞新能源、長城毫末智行無人物流車、紅旗無人小 巴等,IEHB 產品仍在開發之中,二代產品正在長安汽車樣車上進行測試。公司線控 制動技術儲備豐富,有望充分受益於線控制動市場需求的高增長。(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4、借力外部合作,前瞻性布局 ADAS 及輪轂電機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驅動系統為中央驅動,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輸出的動力需經 過變速器、離合器、傳動軸等機械傳動裝置傳遞至車輪,驅動車輛行駛。輪轂電機將 動力、傳動、制動裝置等都整合到輪轂內,省去了大量傳動裝置從而提高了動力系統 能量利用效率。輪邊電機與輪轂電機同屬於分佈式驅動,不同之處在於輪邊電機的 驅動電機位於車輪外部,其動力通過輪邊減速器傳遞至車輪。
輪轂電機的優勢主要在於傳動效率高、便於實現複雜的驅動方式,但是較高的 成本限制了產品的推廣。輪轂電機驅動省去了大量機械傳動裝置,既提高了傳動效 率,又節省了車內空間。由於可對每個驅動車輪進行獨立且精準的控制,應用輪轂電 機的車型可實現多種複雜的驅動方式,迎合汽車智能駕駛發展趨勢,也被視為新能 源汽車驅動系統的終極解決方案之一。
公司 2015 年參股全球乘用車領域領先的輪轂電機供應商 Elaphe,前瞻性布局 輪轂電機技術。Elaphe 公司是歐洲領先的電動和混合動力車輛分佈式輪內電機製造 商,自 2003 年開始研發輪轂電機,2006 年成功研製出首款輪轂電機產品,目前旗下 產品已搭載 10餘款車型。亞太股份 2015年通過增資方式獲得 Elaphe公司 20%股權, 2016 年雙方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杭州亞太依拉菲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引進 Elaphe 先進 技術推進國產化應用。2018 年公司首條自動化輪轂電機總成生產線正式投入運行。
據亞太股份官網新聞,搭載公司 M700 型號輪轂電機產品的達芬騎機車預計 2022 年 正式交付。 公司以制動系統開發經驗為基礎,切入 ADAS 智能駕駛業務。公司參股深圳前 向啟創數碼技術有限公司、鈦馬信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並與鈦馬信息合作設立浙 江網聯汽車主動安全系統有限公司,合作進行主動安全系統、自動駕駛等的技術開 發。2020 年公司自主研發的包含環境感知、駕駛決策、控制執行的 ADAS 方案已在 奇瑞 S61 車型上實現量產,目前有多個車型正在進行匹配試驗。
5、盈利預測與投資分析
關鍵假設
亞太股份為國內基礎制動龍頭企業,基礎制動產品布局廣泛,盤式制動器、鼓式 制動器等產品國內份額領先,近年來公司快速開拓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業務,前瞻性 布局 ADAS、輪轂電機等業務。綜合來看,公司基礎制動業務基本盤穩固,電子輔助 制動業務規模快速放量,線控制動及 ADAS、輪轂電機等帶來長期看點。
基礎制動業務:公司深耕汽車基礎制動領域數十年,產品製造經驗豐富,產品質量及 可靠性久經驗證,客戶包括長城、長安、吉利、上汽、一汽、廣汽等,近年來公司基 礎制動業務合資/外資客戶開拓取得較大進展,先後獲得通用 GEM 全球採購平台、 大眾集團 MLB 平台、日產、長安萬事得等的項目定點。伴隨公司客戶開拓的持續進 行、新配套項目的陸續供貨,公司基礎制動業務產能利用及毛利率有望迎來提升,預 計 2021-2023 年公司盤式制動器營收分別為 22.6/25.4/28.2 億元,毛利率分別為 13.6%/13.7%/13.9%,鼓式制動器營收為5.3/5.5/5.7億元,毛利率為13.0%/13.2%/13.5%。
電控制動業務:公司是國內首家成功開發出汽車液壓 ABS 防抱死系統的自主供應商, 近年來加速布局汽車電子輔助制動系統,相關業務營收佔比持續提升。2020 年來公 司拿到多家車企電子輔助制動系統產品定點,預計 2021-2023 年公司電控制動業務 營收分別為 4.6/10.4/15.5 億元,毛利率為 17.8%/18.0%/18.2%。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