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9月26日電 題:觸摸中國製造「新脈動」——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觀察
新華社記者馬姝瑞、胡銳、吳慧珺
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一系列國內外製造業領域的創新成果、權威信息、前沿動態密集發佈展示。透過世界製造業大會這扇窗口,中國製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脈動」愈發強勁有力,也為世界製造業分享了更多機遇。
「智」動,數字化轉型跑出「加速度」
薄如蟬翼的高精度銅箔、應用於新型顯示產業的高端材料、能提取纖維素的滌棉分離技術……走進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專精特新」展區,科技范兒十足。

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參展人員在操作一款用於氣體泄漏巡檢的聲學成像儀(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這是激光成分分析儀,主要用於分析工業物料成分。」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柳文翔說,在有色金屬冶煉的關鍵工序中,激光成分分析儀取代了人工取樣、制樣、分析等,既能快速檢測,還可以實時上傳、更新數據。
關鍵工序的數字化直接關係到製造業整體的數字化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5.3%和74.7%,比2012年分別提高30.7個和25.9個百分點。
在聯想集團展區,一個四足機械人靈活地走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互動。

觀眾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新能源汽車展廳內參觀體驗(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這是四足巡檢機械人,具備全場景、全地形自適應能力,可自由爬坡、跳躍,能勝任電力、石化等行業巡檢工作,大大提高巡檢效率。」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機械人、機械臂等智能產品是未來智能製造的重要「成員」。據工信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數字化車間或智能工廠在全國已建成700多個,煉化、印染、家電等領域智能製造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觀眾在中國中車展台前參觀(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本屆大會上,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與科大訊飛聯合打造的「共享型」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台——羚羊工業互聯網平台發佈了最新2.0版本,並公布「成績單」:羚羊平台已發佈科技成果和需求6.1萬餘條,6.2萬餘家企業實現「觸網登雲」。
「鏈」動,新興產業集聚增長「新動能」
踩下剎車就能讓車門自動閉合,開啟小憩模式海浪聲便在耳邊助你入眠,夜間行駛時會在車輛前方投射示寬光毯……世界製造業大會新能源汽車展區,一輛智能汽車引來了參觀者的驚嘆。
今年1月至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增長1.2倍和1.1倍,為製造業發揮穩定經濟大盤「壓艙石」作用做出重要貢獻。

參觀者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參觀展出的空中應急指揮機(9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全球新能源電池供應鏈主要集中在中國及其周邊國家,中國已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還是創新的夥伴。」本屆大會的2022皖德企業對接會上,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馬銘博說。
「新」,意味着持續的技術迭代、提質增效。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羅俊章說,新興產業培育、匯聚了大量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成為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重要保障。
截至今年6月,工信部已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4762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848家;單項冠軍企業、「小巨人」企業平均研發強度分別達5%、7%,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的5倍、7倍。
從「上天探海」的衛星,到元宇宙中的虛擬現實,再到被稱為人類科學「終極疆域」的腦科學、類腦技術……一系列前沿科技衍生出的未來產業亮相本屆大會,顯示出中國製造面向未來的增長新動能。
「我們正用小步快跑的方式,研製更容易批量生產的、外形像汽車底盤一樣的平板式衛星。」本屆大會的未來產業發展論壇上,銀河航天董事長兼CEO徐鳴說。

參觀者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拍攝展出的一款四足巡檢機械人(9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綠」動,合力實現綠色製造「新概念」
一台特殊的「集裝箱」,內置400個含有二氧化碳電催化劑的模塊,能夠將捕集的各種濃度二氧化碳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甲酸。
「這樣的『集裝箱』每年能轉化出100噸、價值約50萬元的甲酸,還能多台組合,解決企業實際應用碳轉化技術裝備效率低、收益少的痛點。」安徽伏碳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理紅說。
本屆大會上,將綠色製造「新概念」變成現實的新技術、新應用、新項目隨處可見,綠色低碳產品供給開始真正服務於能源生產、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領域。
在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展區,一塊150kW氫燃料電池電堆模塊吸引了參觀者駐足。
「雖然名叫電池,但它其實是一個發電機,通過添加氫燃料直接產生電力。」上海明天氫能公司總經理張健說,「在公交車、物流車、軌道交通、船舶等領域已經實現應用。」
據工信部統計,2012年以來,全國環保裝備製造業總產值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
綠色製造也為更多中外合作項目凝聚了共識,創造出更多協同合作的機會。
「大眾安徽MEB工廠將在投產伊始使用綠色電力,MEB工廠塗裝車間排放廢水已實現不含磷,這是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首次達到這一排放標準。」出席本屆大會並在中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發言的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CEO葛皖鏑說。

觀眾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新能源汽車展廳內參觀(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展出的航空發動機部件(9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