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2022年10月03日18:43:44 熱門 1827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北平說」開欄語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張北平主任醫師及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防治團隊將通過本專欄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養生保健及中西醫防治知識,為您的消化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李大哥曾經是一位肉食愛好者,每一餐都「無肉不歡」。半年前李大哥做了一次胃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多發息肉,當時進行了內鏡下腸息肉摘除術,醫生告訴他這和他一直以來的飲食習慣有一定的關係,建議他不要攝入過量紅肉,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回家之後李大哥就開始關注自己的胃腸道健康問題,着手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近段時間,李大哥又聽說大便可以反映腸道疾病,所以他開始每天關注自己的大便情況。但由於缺乏專業的醫學知識,網上的信息又太多太雜,再加上李大哥的過分關注,漸漸的為此產生了焦慮情緒,原本每天規律的排便習慣都變得不規律了,李大哥心想,完了,該不會結腸息肉這麼快又長回來了吧。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為此他專門來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門診諮詢自己的身體情況,待醫生詳細了解到李大哥的狀況後,囑咐他不必過分擔憂,繼續合理飲食,定期複查腸鏡就行。考慮到李大哥是痰濕體質,建議中藥調理一段時間,預防結腸息肉複發。聽完醫生的囑咐,李大哥終於放下了心頭大石。

所以怎樣是正常的便便,異常的便便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帶大家學習一下吧!

北平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一、正常的大便

· 顏色:黃色或褐色;

·次數:1周多於3次,1天內又少於3次;

·性狀:較軟、圓柱形、香蕉狀;

醫生為了更好的評估大便的性狀,制定了布里斯托糞便性狀量表,如果大便是圖中的第三、四、五型,那麼你的大便是正常的。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漫話消化道健康》原創漫畫

二、異常大便

1.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次數1周少於3次,同時伴有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等癥狀。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與飲水不足、膳食纖維(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攝入不足、未養成定時又及時的排便習慣、缺乏運動等方面有關。平時多飲水、多食蔬菜、多運動、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

關於便秘的那些事,可詳見往期推文《北平說 | 一文教你讀懂「便便」》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2.腹瀉

指一天內排便超過3次,同時伴有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的癥狀。出現該情況,應注意清淡飲食,盡量避免食用肥甘厚膩的食物,避免飲酒,減輕胃腸負擔,當腸胃適當休息時,輕度腹瀉可得到調節恢復,必要時需及時就醫,避免出現脫水。

當然,上述情況是指偶爾吃錯東西所致的腹瀉。小編知道,有相當一部分讀者是經常腹瀉的,那你可能是有腸易激綜合征哦!

腸易激綜合征是什麼?可詳見往期推文《北平說 | 一遇事肚子就「不給力」?可能得了這個病哦……》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很多朋友可能都有經歷過以下的情況,我們今天也來講解一下。

1) 肛門灼熱。

指排便時自覺肛門周圍有灼熱不適、瘙癢的感覺,可能是火辣辣的痛,也可能是想撓又不敢撓的癢。中醫認為,該情況多由大腸濕熱所致,此時應避免進食辛辣燥熱、刺激性強的食物,同時可以用木棉花火炭母薏苡仁祛濕中藥煲水代茶飲。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2) 排便不盡。

指大便出現拉不幹凈、沖不幹凈、擦不幹凈,即拉完還想拉、大便黏馬桶、擦屁屁怎麼都擦不幹凈。這種情況多提示體內濕邪較盛。日常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膩,即肥肉、甜、膩、油膩的食物,可適當進食健脾祛濕的食物,如:赤小豆白扁豆淮山、冬瓜等。

三、需立刻看醫生的大便

對於一些特殊的便便,小編希望大家能提起十二分精神,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儘快去看醫生!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1. 柏油樣便

當你看到這種黑色、稀薄、黏稠、發亮的糞便,形似柏油的大便,如果你近期沒有食用過含鐵的食物(動物血、肝)或活性炭、鉍劑的話,很可能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但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儘快去醫院完善各種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2.鮮血便

當在大便上看見鮮紅的血時,要冷靜分析。

第一,先仔細觀察判斷是不是血,想想近期是否吃過火龍果等紅色食物,其可造成紅色大便。

第二,判斷出血量,如果只有幾滴,則可能是痔瘡、肛裂等引起的,可以先觀察,但是如果連續幾天都是鮮血便,則需要去肛腸科門診就診;如果出血量較多,則很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如結腸憩室、缺血性腸病、直腸癌等疾病,需要馬上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3.黏液膿血便

當看到像鼻涕一樣的黏液,或者有膿血的大便,則提示下消化道有炎症,如痢疾、急慢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結直腸癌等。黏液、膿或血的多少,取決於炎症的類型及程度,此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4.水樣便

大便像水一樣傾瀉而下,這是由於腸蠕動亢進或腸黏膜分泌過多引起,見於各種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如急性胃腸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此時要及時就醫,水分大量流失會造成脫水狀態,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脫水性休克。

5.長期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改變

大部分腸癌患者初期的癥狀並不明顯,甚至沒有典型癥狀,當檢查出問題時,很多已經是中晚期,為時已晚。因此,若出現長期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有可能是因為腸道發生了器質性的變化,我們應給予高度重視,及時完善大便潛血試驗、腸鏡等檢查,排除腸癌的可能!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我們每天都會排便,卻很少人能真正懂便便。希望這期推文能帶大家重新認識糞便,時刻關注了解自己的胃腸道健康!

END

【專家簡介】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張北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吉良晨教授學術繼承人,日本北里大學病院研修醫,第六批國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養對象,廣東省首批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第二批優秀中醫人才,入選第8批第9批嶺南名醫錄,2017首批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保健協會脾胃健康分會主任委員;

擅長:胃腸、食管早期腫瘤及癌前病變、膽胰疾病的內鏡下診斷與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消化道梗阻的內鏡下治療;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中醫重點專科,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國家結直腸息肉管理項目分中心、國家膠囊內鏡研究中心臨床培訓基地、國家幽門螺桿菌分子診斷中心廣州分中心。牽頭成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嶺南中醫消化內鏡醫療聯盟及嶺南(華南)中西醫結合診治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病學術聯盟。

在學術帶頭人余紹源、羅雲堅及黃穗平三位教授指導下,在學科帶頭人、脾胃病暨消化內鏡中心大科副主任張北平引領下,大德路總院脾胃病科主任張海燕、二沙島醫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靜、芳村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陳延及大學城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添文帶領團隊,繼往開來,攜團隊銳意進取,始終堅持一手中醫,一手內鏡,醫鏡融合,致力於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轉化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結直腸腺瘤、炎症性腸病,膽胰疾病等,尤擅長消化內鏡下3E技術(ESD、ERCP、EUS)等各種手術治療及術後中醫藥促進康復,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深受患者歡迎。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

馬燕顏 陳立基

執行編輯:劉文婷

審核校對:庄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北平說 | 以「糞」為鏡,可以知健康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