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樓市主旋律,為房企紓困與繼續加碼個人按揭貸款

2022年10月03日16:54:16 熱門 1763

2022年8月1日,隨着人民銀行2022年下半年工作會議的召開,2022年樓市下半年的主旋律也塵埃落定了。

2022年下半年樓市主旋律是「為房企紓困」與「繼續加碼個人按揭貸款」

為房企紓困?

房企都在面臨什麼樣的困境?

2022年下半年樓市主旋律,為房企紓困與繼續加碼個人按揭貸款 - 天天要聞

1、樓市低迷,房子成交量未見明顯增量。

2、房企銷售金額與利潤低下,保交樓資金匱乏,工程建設及交房工作困難重重。

3、購房者購買力不足,置業信心不足。

從微觀角度分析,導致樓市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不是政策不給力,而是房企不給力。

購房給補貼、公積金貸款額度上調、人才購房利好疊加、放鬆購房政策...

持續了半年的利好暖風竟然換不來房企的銷量增長。

房企的房子賣不出去只能說明房企真心不給力。

該怎麼能讓房企給力起來呢?

只能先給房企紓困了

8月1號召開的人民銀行2022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明確提及了4個政策方向,也正是這4個政策方向給出了2022年樓市下半年的主旋律——為房企紓困與繼續加碼個人按揭貸款。

2022年下半年樓市主旋律,為房企紓困與繼續加碼個人按揭貸款 - 天天要聞

先來總結並回憶一下會議的核心內容。

核心內容一:穩妥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解讀: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其上下游產業鏈涉及到金融、建築、裝飾裝修、傢具家居、家電等數十個行業。

其中,重點領域非金融與建築領域莫屬。

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主要是指金融及房地產供應鏈。

先說金融領域的風險。

房地產行業是個重資產、資金密集型行業,一旦開發商的資金鏈出現問題,樓盤輕則停工重則爛尾。

而爛尾更是會引發購房者斷供,斷供後購房者的房屋會被法拍,最終,購房者虧本,銀行的不良資產不斷增加了,「斷尾-斷供-法拍-再爛尾-再斷供-再法拍」如此往複下去,一條惡性循環就此產生。

2022年下半年樓市主旋律,為房企紓困與繼續加碼個人按揭貸款 - 天天要聞

再說供應鏈領域風險。

房子賣不出去,開發商就無法回款、沒有利潤,樓盤的供應商相關款項也無法支付,實力強的供應商會扛,實力不濟的供應商往往會通過停工及訴訟保全財產的方式逼開發商付款。本就缺錢的開發商瞬間進入「無法支付供應商款項-樓盤停工-購房者催促復工-供應商欠款加大-樓盤繼續停工」的惡性循環中。

開發商只能一邊疲於應付官司,一邊焦頭爛額地解決購房者催促工程進度。

穩妥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就是為了破解並防止兩條惡性循環。

也正是「穩妥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決定了「先防範中小銀行風險」是基礎。

核心內容二:防範化解中小銀行風險

解讀:中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高是硬傷,「防範」二字已經非常明確地給出方向——嚴格控制個人按揭業務、開發商開發貸的規模和貸款發放資質審核。

預計很多中小銀行會逐漸降低個人購房貸款的業務比重。

2022年下半年樓市主旋律,為房企紓困與繼續加碼個人按揭貸款 - 天天要聞

核心內容三: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解讀:目前有100多個城市的公積金貸款總額在不斷提升,甚至有10多個城市的公積金貸款總額可以覆蓋總房款。

這就是面向優質購房者的住房信貸政策的具體體現。

預計短期內,還將有進一步寬鬆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出台。

核心內容四:保持房地產信貸、債券等融資渠道穩定,加快探索房地產新發展模式

解讀:房地產行業是個重資產、資金密集型行業,一旦「融資途徑」出了問題,輕則停工重則爛尾。除了讓房企的保交樓目標能夠順利實現以外,保護「融資途徑」還有另一個層面的目的——不給虎視眈眈的樓市及房企做空機構任何機會。

綜上所述:2022年下半年,政策的方向是,先用「繼續加碼個人按揭貸款」進一步提升購房者購買力,營造出有利於去庫存、房企實現銷量增長的政策環境;當購房者的置業信心恢復時,再用「金融工具」和為房企紓解保交樓資金來源困局。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