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募格課堂
編輯 | 學術君
最近,據解螺旋報道,在2020年被自己已畢業4年的研究生舉報的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他的一篇造假論文於上周五被主編撤稿。不過目前尚不知曉,這是否會成為其造假論文被撤稿的開端。
圖片來源:@扮虎
當年舉報事件發生不到一周,RSC Advance就宣布對張裕卿發表在其上的三篇被質疑論文啟動調查。如今已經步入2022年,時隔14個月這三篇論文仍好端端的掛在起官網上,並未被撤稿。
事件回顧
2020年11月19日,根據一份由天津大學化工專業一名研究生呂某實名舉報材料「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顯示, 該校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在2011年到2020年間所做的實驗、發表的論文多次造假,並多次幫助其女兒發表論文等。
這份由其門下這名研究生撰寫的長達123頁的舉報證據,仿照論文的格式,對導師涉嫌篡改/偽造/重複發表/不適當署名/違反利益衝突等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揭露,目錄條理明晰地整理了實質性證據。
圖源:呂同學123頁舉報信
據信中呂同學自述,他出身農村,本科畢業於普通一本院校,辛苦備考一年多後,於2014年被天大化工錄取為碩士。那時候的他與眾多化工學生一樣,懷揣着科研夢想。
然而,進入到張裕卿教授的課題組後,經過對實驗室的情況進一步了解,他很快發現了不對勁:
- 逼迫學生論文造假、一稿多投
寫期刊小論文時,張裕卿要求他們直接拿上屆的碩士畢業論文來用。在記錄實驗數據時,大家都在人為調整。
例如,實驗室從 2011 年到 2016 年基本不做表徵,也幾乎沒有預約過表徵,那實驗是如何完成的、論文都是怎麼寫的呢?就如下圖顯示:
圖源:呂同學123頁舉報信
他還列舉了張裕卿涉嫌一稿多投的論文,裏面用的套路也很簡單。比如一篇文章有ABCD四個章節。
那麼就用ABC組成第一篇文章,用BCD組成第二篇文章,用ACD組成第三篇文章。這樣一篇文章就可以寫成三篇,明顯涉嫌自我抄襲,一稿多投。
圖源:呂同學123頁舉報信
2011-2020年期間,張平均每年發表四篇SCI,據呂同學稱,每篇SCI成本不足500元。而張的履歷,也因此非常亮眼。
張裕卿簡歷
- 幫助其女論文造假
隨着該生的深入調查舉證,他又發現了張裕卿教授助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證據:
當時其女在河北工業大學讀本科 (2011-2015 年),而且從來沒有來過實驗室,大家也沒有見過她,但是卻在多篇由張裕卿教授擔任通訊作者的論文中,張絲萌不是一作就是三作這類靠前的署名位置。
圖源:呂同學123頁舉報信
- 項目造假
該生還指出,2016年5月天津市科技興海計劃(KJXH2014-05)中期考核時,張裕卿使用造假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用和這個項目無關的文章矇混考核人。
圖源:呂同學123頁舉報信
呂翔同時表示,這是讓他決定退學的「最後一根稻草」。
圖源:呂同學123頁舉報信
他表示,之所以長時間無人舉報,是因為張裕卿會在學生畢業時,逼他們簽一份聲明,聲明這些實驗數據都是真的,不然就讓學生無法順利畢業。呂某於2016年6月退學,並曾於2017年與張裕卿教授就造假問題溝通過一次,但得到的回復如下:
圖源:呂同學123頁舉報信
- 舉報人為何退學4年後才舉報?
根據舉報信中的表述,他是因為顧慮到 「我所有認識的和張裕卿有關的同學都畢業了,我也沒有任何可擔心的了,所以我決定舉報他。」最後也寄希望於學校可以處罰張裕卿做到以下幾點:
圖源:呂同學123頁舉報信
此事一經披露,天大化工院官方及時發佈情況通知,其中明確表示:
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
圖源: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官網截圖
同一天,新京報記者聯繫上了被舉報的張裕卿。張裕卿回應稱舉報材料中有很多事實被歪曲,但並未進一步說明。次日,張裕卿回復新京報記者短訊稱,上述舉報與女兒沒有關係,學校已經通過相關渠道去處理。
圖源:新京報
至此,即使在造假者本人承認造假的情況下,經過了13個多月「第一篇」撤稿才出現。
不過,因為拼音同名的研究者有數位,目前不能確保這就是原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在被舉報並承認學術造假後第一篇被撤稿的文章,但這也是解螺旋這麼久以來追蹤到的第一篇被撤稿的論文。此外,據了解此舉報中涉及的張教授的女兒在2021年仍有論文正常發表(已證實)。
已畢業的研究生,將面臨怎樣的後果?
2013 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佈《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提出,加大研究生考核與淘汰力度,對學位論文作假者取消學位申請資格或撤銷學位。
圖源:教育部
因此,那些已經畢業獲得學位的學生,若是存在如此嚴重的學術造假,不論是不是導師授意,其學位是否應該追回,或許也是校方應該考慮的問題。
本文來源:解螺旋、科研大匠、天津大學化工學院、Retraction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