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聞Knews記者 任美星 呂資文(實習)
2022-01-04 13:54
自疫情蔓延至全球以來,芯片由於供應鏈斷裂和生產停滯而爆發全球大面積短缺,而這「缺芯」危機與機遇共存。據裕利安宜(Euler Hermes)保險信用公司當地時間周一發佈的報告稱,芯片生產商成為疫情期間最大的獲利者之一,而半導體行業將在2022年持續走強。
裕利安宜的分析師表示:「自該行業從2019年最嚴重的衰退中復蘇以來,當前的半導體行業一直在全力以赴發展擴大。」
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最新報告預測,2021年世界半導體產業收入達到5529.6億美元,同比增長25.6%,而年初時預測增長率僅8.4%。裕利安宜分析師預測,半導體銷售額預計將在明年繼續增長9%,並在2022年首次超過6000億美元。

雖然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奮力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然而卻難以找到供需平衡點。長達數月的半導體短缺大範圍地影響了全球多種行業,包括自動駕駛汽車、遊戲機、5G、AI等。而現在全球經濟從疫情中恢復並反彈,前所未有的報復性消費增長讓企業生產難以跟上,抑制了該產業的發展。
台積電等全球主要晶圓代工企業紛紛選擇擴產,但是通常投入的產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釋放。全球代工巨頭台積電2330.TW掌握了尖端數字設備和武器的關鍵技術,引領最先進半導體製造業務。據業內人士估計,台積電佔全球芯片產量的90%以上。台積電在台灣上市的股票在大約兩年時間裏已經飆升了 80%以上。

目前,三個因素導致了芯片產業的爆髮式增長: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異常強勁」;由於供應緊張導致價格上漲;還有就是更高價格的新一代芯片推出,半導體的產品組合得到進一步改善。
展望2022年,分析師認為隨着需求增長正常化和新產能加速擴張和釋放,這三個導致半導體市場強勢增長的因素將會緩和。
「我認為芯片危機會在今年上半年明顯放緩。我們已經開始從供應鏈中看到這一點,這將明顯改善自動駕駛行業的主要供應問題,尤其是電動汽車。」 投行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說道,自動駕駛行業將會扭轉2021年的逆風形勢到下一年的順風順水局勢, 「我們認為未來十年綠色浪潮將花費5萬億美元,這是自1950年代以來汽車行業的最大變革。」

儘管自動駕駛行業飽受半導體短缺和全球供應鏈堵塞的困擾,特斯拉(TSLA)卻成為了該行業最大的贏家之一。分析師估計,馬斯克的電動汽車製造公司2021年的汽車產量比2020年增加約80%,是2018年以來最快的年產量增長率。 據IHS Markit數據,在供應鏈中斷的嚴重影響下而全球汽車產量較去年增長僅約1%,較2019年下降15%。
行業高管和顧問表示,由於公司內部的軟件工程專業能力,特斯拉在適應全球半導體短缺方面優於許多其他競爭對手。
然而該行業除了前景可觀之外,分析師認為也存在風險。一是硬件(電腦、電視機等產品)銷售和需求逐漸冷卻恢復正常化,可能會對產業發展帶來超過預想的打擊。二是供應鏈中斷問題和生產緩慢問題持續,而這將抑制該行業的增長。第三,美國可能會繼續限制半導體公司向中國出售關鍵科技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