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思親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製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陽光純凈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重陽節敬老活動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名「老人節」。今年的重陽節過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我們學校組織了三,四,五年級的中隊長和五(1)班的全體同學到東成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後提着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後,心花怒放,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後來,紅十字會的一位阿姨和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還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輪流上台演講。最受人歡迎的要數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沖沖忙忙地上台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就說「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說就暫告一段落。
我們非常醒目,立刻把禮物交給了公公婆婆,而且我還對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說了一段祝福的話:「祝老公公老當益壯,身體健康」呢!老公公聽了樂呵呵的好象十分開心。為了哄公公婆婆開心,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給她按摩,聽她講故事。雖然講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細一聽,故事裏蘊含著老婆婆的熱情和好客,使我百聽不厭。
快樂的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沒有了像剛才來老人院時的興奮,心裏好像有什麼想不通似的:我看見東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觸景生情,擔心我老了之後也會在那裡安家,沒有親人來看望,每天孤孤單單,生不如死。不過,經過一會兒思考我那個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現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已經改變了很多,對公公婆婆像對自己的父母一樣好,所以,我又恢復來時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陽,感恩之心一片海
農曆九月九日,感恩之心像滔滔不絕的江水,朝人們熱情澎湃地湧來;又似熱情怒放的花朵,競相開放;如和煦溫暖的輕風,拂過臉頰。人們靜如秋水的內心,像投進了一塊石頭,久久不能平靜。感恩的心是火,能融化千里冰峰;感恩的心是水,能滋潤萬畝荒漠。感恩的心,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陽光雨露。
感恩不需要太複雜的程序,太貴重的禮物。只要一句話、一件事、一個舉動,都能讓對方高興。只要是真心實意,無論多小的禮物,人們都不會介意。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的麵包師給三十個最窮的孩子每天發麵包,卻只有一個女孩親吻他的手表示感謝,而且每次都等別的孩子拿完了才拿。於是麵包師在最小的麵包里藏了幾個金幣,女孩發現了,還給麵包師,麵包師卻說:「這是獎勵給你的,因為你會謙讓,會感恩。」小女孩親吻麵包師的手表示感謝,這一個平常的舉動,卻讓彼此都很高興,感恩,有時是不用語言的,卻更能表達感情,無言勝似有言。
感恩很美好。不要以為你像別人表示感謝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相反,別人知道你會感恩,就會認為你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因此就越來越喜歡你。有時,不過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卻能救自己。這兒還有個故事:相傳,魯宣公在一次打獵中,給了一個異常飢餓的人一頓飽飯吃。後來,晉靈公想殺了宣子。沒想到,晉靈公的一個武士救了宣子一命。宣子問,他為什麼要救自己,那個人說,我就是森林中的餓漢。說完便走了。就因為一頓不起眼的飯菜,使宣子逃過一劫。雖然只是一頓飯菜,但卻救了那個人的性命,那個人後來又捨命相救。果然,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每每迴響在耳畔。我心裏就思潮起伏。我們一定要做個知恩圖報的人。重陽,感恩之心一片海!(公眾號:作文百寶箱)
感恩孝老情暖重陽
重陽節,又是老人節。尊老、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決定再次走進沙河怡老院,陪爺爺奶奶過一個有意義的重陽節。
走進熟悉的大門,院內顯得很冷清。長椅上三三兩兩坐着幾個爺爺奶奶,沒精打采曬着秋日的暖陽,偶爾睜開雙眼漠然地看看匆匆經過的路人。我們順梯而上,活動室空無一人。我將牛奶、香蕉、葡萄打開,這些都是我去超市精挑細選適合老人的食品。挨個房間,親切的喊着,卧床的王爺爺,耳背的熊奶奶……雙手遞上禮物,嘴裏介紹着自己,並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爺爺奶奶欣喜地接過禮物,笑着連聲誇獎我。張奶奶招呼我在她門前的椅子坐下,用她那乾枯的手拉着我的手,滿臉慈祥地看着我,問我的姓名、年齡、學校……我也問奶奶的身體怎樣?吃得怎樣?兒女經常來探望嗎?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離開時,張奶奶告訴我,以後不要帶禮物,來看看,來聊聊天,她們就心滿意足了,並鼓勵我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做個有用的人……
這時,院子里的爺爺奶奶陸陸續續的回來了,我主動給大家表演了我準備的節目,快板《兩頭忙》、《騙坐》,現場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詼諧的語言,誇張的動作,惹得爺爺奶奶哈哈大笑,他們鼓着掌,意猶未盡,像個孩子似的喊着:「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相聚是短暫的,很遠還能看到爺爺奶奶依依不捨的揮着手,滿眼的期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要把握現在,抽出時間孝敬長輩,他們最需要的是最簡單的陪伴!
九九重陽去賞菊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有登高賞秋,尊老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今年的重陽節,爸爸媽媽為了讓我有所感悟,帶着奶奶和我,一起來到了西山公園賞菊。一進公園大門,一朵巨大的菊花造型映入眼帘,造型下面圍繞的是形態各異的一盆盆菊花,在秋霜中熱烈綻放。
再向前走,只見各種顏色的菊花,層層疊疊,一簇簇堆在一起,卻又按照顏色分開排列,一排排,整整齊齊。看!它們一個個揚着腦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迎接着來觀賞的朋友們,絲毫不敢有一點兒怠慢。
我們不禁駐足細賞。瞧,那一盆金黃色的菊花昴首挺胸,花瓣緊緊簇擁在一起,花蕊黃得鮮亮,花瓣金燦燦的耀眼,開得那麼高貴;看,那一盆玫紅色的菊花嬌艷欲滴,分明是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好象把她的美姿盡數展現在我們眼前;哇,再看那一朵晶瑩欲滴的翠綠菊花,我還是頭一次見呢,花瓣濃綠,你會不會聯想到碧波仙子?奶奶也被這一簇簇菊花深深的吸引了,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順勢再望向遠處,鮮綠色的莖幹,翠綠色的葉子,搭配着各種顏色的菊花,公園似乎鋪成了一片菊花的海洋,讓人賞心悅目。我們看的目不暇接,奶奶看的入了神,似乎想起了過去的事情,我似乎看到了奶奶眼裡的老鄰居們正在說笑聊天的溫馨場面。
也許奶奶並不知道什麼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看着奶奶滿臉的滄桑,還在陷入深深的回憶,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孝敬老人竟是這麼簡單的事,只要你有心,總會找到帶給他們快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