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老人今天一大早就來到村口的大樹下,老人們笑容明顯比平時多了,因為家裡的親人都回來團聚了,看看村裡車子都堵路了,好久沒這麼熱鬧了,但是老人們還是習慣坐在一起看看天,聊聊農作物。
今天是九月初一,也是10月6號,很多農民工已經開始返城了。老人們還是在討論這個特殊日子的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老人們之所以關注天氣,因為九月初一農民們有「三怕」,這裡說的「三怕」指的是怕出現三種天氣,因為這三種天氣會對農業產生不利影響,老人們眼中九月初一的「三怕」是什麼呢?看看老祖宗們是怎麼預兆的:
一、怕打雷。
俗語「九月初一雷,三月倒春寒」,這句俗語說的就是在陰曆九月初一的時候,出現打雷的天氣,農民們是比較怕的,之所以怕,是因為九月初一出現打雷天氣,說明後期天氣暖和乾旱,這不利於秋播工作的進行。而秋播主要是油菜、小麥,這蟹農作物是能耐寒的,越是冬季冰天雨地越對小麥等農作物有利。這樣打雷天氣,預兆來年三月份有倒春寒天氣。
陰曆三月是油菜開花結莢,小麥拔節出穗的時候,這個時候需要天氣晴好,晴好天氣有利於開花結莢結穗。如果出現倒春寒,那麼油菜花掉落,麥穗被凍傷等,不利於夏收。
二、怕大風降溫
俗話說「九月初一涼颼颼,秋播搶種怕誤時」。陰曆九月份正是秋播的時候,如果出現大風降溫,那麼會遇到「拉尼娜」天氣,這樣大風降溫,會導致秋播下去的油菜或者小麥不能正常出芽,出芽率不高,就是有幸出現出芽,但是芽期並不能耐寒,過寒天氣會凍苗。
九月初一出現「涼颼颼」天氣,說明寒冷天氣要到來了,但是,今年本來秋播已經晚了,秋播還沒有進行,天氣寒冷對秋播不利,就是秋播搶種也會出現誤農時的情況,後期農作物生長就不好了,所以怕大風降溫天氣。
三、怕打霜
俗話說「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這句俗語就是說在九月初一的時候出現下霜的天氣。按理來說,九月初一正是進入深秋時節,還沒到寒露,而下霜要到霜降節氣,大概還有半個月之後,如果打霜天氣提前到來,會出現農作物生長不好,影響來年夏季收成。
這裡說「重陽無雨一冬晴」,說的是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時候,沒有出現下雨,而是大晴天,那麼預兆這個冬季就是以晴為主,是干冬暖冬了。
根據以上說明,老人們在九月初一的「三怕」就是以上說的,大家覺得有道理嗎?關係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