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世界裏,數字貨幣交易所身居幣圈生物鏈的頂端,永遠是最中心化的存在。
連日火爆的「交易挖礦模式」將一批新興的交易所推至風口浪尖,一時間成為數家投資者與項目方趨之若鶩的對象。這一模式有兩大特點:一、交易即挖礦,即將用戶交易所產生的手續費折算成等值平台幣,按極高比例返還給用戶。二、持幣分紅,即平台將用戶交易手續費收入的80%返還給平台幣持有者。
自FCoin讓「交易挖礦模式」一戰成名後的短短一周內,「交易即挖礦」的效仿者已躍升至50多家。7月4日,在多家媒體報道中,一家默默無聞的交易所Coineal一夜爆紅,號稱其BTC和ETH交易量超越幣安、火幣和同為挖礦交易模式的FCoin。這家交易所自6月30日上線平台幣NEAL並開啟「提供流動性即挖礦、持幣分紅」模式之後,僅5天實現了用戶量和交易量的暴增,甚至在部分第三方統計數據中,一度躍居BTC和ETH全球交易量首位。
就是這樣一個「冉冉升起」的交易挖礦平台,伴隨着平台幣價的劇烈震蕩下行,無法兌現高額分紅;僅時隔15天後,在「刷單」、「騙局」、甚至「傳銷」等傳言中,如流星一般,迅速結束了自己曾給予厚望的「交易挖礦」模式。
這15天內,究竟發生了什麼?【鏈得得深扒】欄目對此進行了獨家整理與調查。
一場離奇的砸盤事件
早在6月30日,Coineal平台交易挖礦上線當天,就出現了一次極端交易的回滾操作。當日中午12時,原定為上線平台幣和交易挖礦時間,午間公告突然聲稱平台因數據維護將上線時間推遲至13時。直至當晚19時43分,該項業務在首頁仍未見啟動,官方公告顯示挖礦的數量暫時無顯示,但是已經在正常運行中,有可挖礦圖標的交易幣對交易都可以挖礦,並且第一次挖礦釋放會在當晚24時如期而至。公告不斷推遲,平台幣價格卻一路攀升。當日Neal平台幣價從0.4元人民幣上漲至1.32元,漲幅超過230%。然而,在當夜24時之後,短短五分鐘內幣價大幅下跌至0.09元,跌幅為69.99%。
據當晚親歷者向鏈得得App描述,在Coineal官方微信群中,官方對此次幣價大跌給出的解釋是,操作失誤解鎖了全部的Neal。聲稱將在第二日回滾異常交易,並對私募投資人予以一定量的補償。這一輪造成大量投資者實際損失的異常交易,使用戶對平台原本的不信任與對資金安全的擔憂在幾日後集中爆發。

(Neal平台幣價格波動k線圖)
鏈得得App觀察,Coineal平台正式開啟交易挖礦幾天之後,市場上開始有大量文章傳播「黑馬交易所交易量躍升首位」的推廣內容,令不少投資人開始密切注意Coineal這家後起之秀。然而就在第二天,7月5日,Coineal平台幣NEAL便迎來了又一輪瘋狂的價格暴跌,跌幅超過69%。
對此,Coineal白皮書中「機構投資唯一指定的投行顧問機構」稜鏡資本,其創始人張璐在Coineal私募微信群中做出解釋:「此次Neal價格波動,系交易所為清除80多個大礦工而砸盤所致,此舉亦為保護散戶的利益。並且在官網未發佈公告的情況下,平台減少挖礦手續費和控制Neal解鎖速度,以此改變當前價格不合理的局面,更好地穩定幣價而後再重啟挖礦。」
此外,官方為穩定用戶情緒還表示,將要上線「自動挖礦託管服務」 以杜絕惡意刷單等行為,也就是Coineal在前期大肆宣傳時提到的「挖礦機械人」。

(7月5日稜鏡資本張璐Iris在微信群中對砸盤事件的解釋)
可蹊蹺的是,同樣對於7月5日本輪幣價暴跌原因的公開解釋,作為Coineal唯一指定投行顧問的稜鏡資本與Coineal官方在7月15日發佈的道歉信內容完全自相矛盾。
Coineal官方在這封《Coineal及稜鏡資本合伙人陳俊宏的公開道歉信》中指出,在7月4日開始的價格大跳水之前,Coineal出台了一系列規則來限制惡意刷單行為導致大礦工集體砸盤離場,儘管平台當時把之前所有利潤都用來進行接盤,希望能夠扛住跌勢,但是價格進入跌勢,加快產量增加,從而進一步導致交易量下降和價格下跌。
本次砸盤事件,究竟是「交易所主動砸盤」還是「大礦工主動砸盤」?對此首席顧問方和平台方各執一詞,越發迷離。由於「交易挖礦模式」天然容易吸引專業礦工進場套利,按照Coineal官方說法,交易所從自身利益訴求出發,為奪取控制權而利用砸盤的方式清理礦霸,此行為也將直接犧牲投資人和用戶利益。
陳傑是NEAL平台幣私募階段入場的投資人,也是NEAL破發之後眾多維權人中的一個。他告訴鏈得得App,平台為奪回自己對平台控制權而私自清理礦霸的行為,並非正義。並且當時承諾的由於清理礦霸而給用戶的補償並未到位,因此眾多維權群都流傳出稜鏡資本「攜款跑路」的傳聞。
針對眾多投資人對稜鏡資本跑路的指控,Coineal團隊向鏈得得App回應稱,「平台在正常運營,並未跑路,這只是二級市場的用戶因虧錢而謠傳的。」
一串上幣發行的資本利益鏈條
公開信息顯示,Coineal交易所的第一個上線幣種是MT(My Token),在MT今年4月同期上線的10家交易所中,初生的Coineal作為首發交易所,設計了一系列營銷活動,連續半個月狂送1688MT,用戶註冊、充值、登錄、交易都能獲贈MT及平台幣NEAL,此舉使MT的代幣流動性得到極大提升,並在三天之間上漲達300%。伴隨着MT的增值,Coineal交易平台也搭上了快速崛起的順風車,截至發稿前,上線MT的交易所已有17家,而Coineal的MT交易量依然是最大的。因此,在鏈得得App聯繫到的多名投資人均一致認為,Coineal與MyToken團隊有非常深厚的淵源。
作為MyToken的獨家發行機構,稜鏡資本也開始走入公眾的視野。根據其官網及此前媒體採訪公示信息顯示,稜鏡資本為陳俊宏和張璐共同創立。投資項目包括Mytoken、金色財經、比特派錢包、EOS引力社區等股權項目。其創始人陳俊宏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Coineal交易所是黑馬,目前為止MyToken與Coineal兩個項目並非出自同一個團隊。

(稜鏡資本兩位創始人的公開信息整理)
那麼稜鏡資本是否真的如他所說,與Coineal交易所只是單純合作關係呢?
Coineal創立於2018年,其官方宣傳聲稱該平台由中韓兩國資深區塊鏈從業者、數字貨幣投資人、技術極客打造,團隊曾主導和推進多個區塊鏈項目快速開拓中韓兩國市場。Coineal白皮書顯示,機構投資唯一投行顧問是Spectra (稜鏡資本),稜鏡資本是一家做服務區塊鏈項目的投行機構。根據Coineal維權投資人陳傑的爆料,稜鏡資本也作為Coineal平台幣NEAL私募階段的二級經銷商,公開主持了NEAL的代幣發行工作。

(Coineal白皮書中對稜鏡資本的說明)
在7月5日NEAL幣價大幅跳水之後,陳傑等早期投資人紛紛開始找稜鏡資本討要說法。與此同時,鏈得得App發現,稜鏡資本官網的創始團隊信息開始變模糊,創始人名字為英文,照片空缺。但依舊可以根據領英網和公開採訪等信息判斷,陳俊宏和張璐是該機構的創始人與主要負責人。這也可以解釋,為何Coineal7月15日的公開道歉信是由稜鏡資本合伙人陳俊宏發佈的。

(稜鏡資本官網中陳俊宏與張璐的公開信息)
在鏈得得App查詢的註冊工商信息顯示,陳俊宏與張璐於今年5月29日和5月31日分別在北京註冊了兩家科技公司,其中一家名為「柯因利爾科技有限公司」,與Coineal英文音譯同名。
「這樣的不謀而合,不禁使人想到Coineal平台實際由稜鏡資本的陳俊宏與張璐控制,而並非公告中所提到的『中韓兩國資深區塊鏈從業者』。」Coineal維權投資人陳傑說。
他進一步指出,在Coineal交易所出現重大操作失誤與關閉交易挖礦模式這兩件重大事件(如前文所示)時,皆由稜鏡資本的兩位合伙人第一時間出來解釋與致歉,Coineal和稜鏡資本團隊的關係遠沒有陳俊宏說的那麼簡單。

(稜鏡資本創始人陳俊宏與張璐的其他公司註冊信息)
短命的「挖礦交易」平台
鏈得得App梳理的公開資料顯示,從6月30日開啟「挖礦交易」到7月14日官宣關閉,Coineal的「挖礦交易」生命僅延續了15天便戛然而止。Coineal於今年4月開始運行,NEALToken (即NEAL)代表平台所有權益,總量100億個,採用「提供流動性即挖礦」模式,用戶在Coineal上提供流動性即可開採出NEAL。NEAL作為Coineal平台的生態權益憑證,持有NEAL可享受資產增值、平台收益分享、監督、投票等系列權益。
根據Coineal的白皮書信息顯示,主要的分紅方式如下:
A、提供流動性挖礦:為系統貢獻流動性即為挖礦,用戶每天挖礦的手續費將100%以等值NEAL返還給用戶。其中,58%的NEAL作為挖礦儲備,逐步分配給交易用戶,21%的NEAL通過預先發行的方式為生態基金會所有,將用於開發投資價值項目。剩餘21%的NEAL為團隊及私募投資者所持有,私募的平台幣會按照一定比例每日解鎖。
B、平台手續費分紅:平台每日手續費收入的80%分享給每個NEAL持有者,手續費分享多少根據用戶持有NEAL的比例。Coineal平台每小時會更新顯示交易和分紅情況,每12小時分紅一次,每天中午12點和午夜12點統一發放收益。
與當下「交易挖礦」最火熱的交易所FCoin相比,Coineal在規則設計上有兩大不同,一是將「交易挖礦」升級為「提供流動性挖礦」;二是提供限量礦機賬號,一級賬號挖礦回報率高達150%。
提供流動性挖礦,根據其官方介紹,優勢在於「在流動性挖礦這套體系里,Coineal初期會把挖礦利益留給真實的個人投資者,用戶用時間和勞動來獲取收入」。Coineal認為FCoin模式中的交易手續費100%返還和邀請註冊額外獎勵20%的機制,會吸引大量刷單者和礦工套利團隊,這可以讓平台交易量迅速爆發;然而一旦挖礦收益下降,用戶也會拋售平台幣並迅速撤離,導致平台交易量迅速下降,平台幣價格暴跌,最終整套體系就會崩塌。
提供限量礦機賬號,即用戶在交易所的賬號如同比特幣的礦機,根據不同用戶的交易量劃分賬號等級,如同不同型號的比特幣礦機。根據Coineal白皮書顯示,「交易所會給用戶最大讓利,挖礦回報率遠遠高於其他交易所。」根據不同賬號的等級,其「虛擬算力」有高低之分,挖礦回報率也會差很多,但是白皮書未提及限額和分紅額度。
然而,這兩個所謂的優勢並沒有使Coineal發展更穩更長遠,在實際交易情況的複雜性和持續的價格走低之下,7月14日,根據平台發佈了《關於停止產出NEAL和銷毀未出礦部分NEAL的公告》稱,自開通「提供流動性即挖礦」模式以來,NEAL流通盤每日以8~10%的速度迅速增大,導致價格劇烈波動,為避免投資者、礦工繼續面臨資產損失的風險,Coineal平台決定停止「提供流動性即挖礦」、「80%收入分紅」的模式,並將未出礦的NEAL代幣全部銷毀並公示。

(7月14日Coineal平台公告截圖)
至此,Coineal平台正式宣告結束了白皮書中提到的轟轟烈烈的「交易挖礦模式」和「持幣分紅」。
7月15日,在叫停挖礦交易模式的第二日,稜鏡資本合伙人陳俊宏發佈公開道歉信,公告中指出了Coineal交易挖礦模式失敗的最大原因,即對資金需求的增速遠大於資產價格的增速。在挖礦模式下,為獲得價格的上漲,同時又能給礦工補貼,需要大量的新資金湧入,新資金的湧入需求會遠超平台真實價值的增長速度,最後整個平台將淪為資金盤的遊戲。儘管Coineal平台曾試圖控制產量Neal,但已無法遏止Neal持續下跌的趨勢。截至7月15日,平台最終不堪重負暫停交易挖礦模式,Neal幣價已從開盤當日的1.65元,持續下跌至0.15元。

(7月15日Coineal平台公告截圖)
陳俊宏還在公告中回顧了NEAL幣價大幅下降的過程和原因,首次釋放當晚的幣價下跌是由於一行代碼寫錯,將所有投資人未釋放部分全部釋放,造成市場瞬間價格異常,於是平台緊急停服,回滾數據。
之後的幾日,頭部礦工通過前端按鍵,以大筆刷成交額的方式賺走了大量的利潤,中小礦工其實獲得的利潤很少,而頭部礦工加快了整個平台的挖礦釋放速度,按照當時的增速,不出半個月,整個礦就會被挖完。平台只能犧牲幣價,砸盤以清除礦霸,但是挖礦模式決定了幣價走勢是螺旋式的,一旦價格進入跌勢,平台幣產量持續增加,只會進一步導致價格下跌。
但為保證早期投資者未釋放部分的利益,在Coineal接下來的公告中表示,將拿出總數一億的NEAL,即基金會已解鎖部分NEAL和在過去兩周過程中20%平台收入不斷回購的NEAL,根據每位用戶賬戶的具體損失情況進行相應的補償。退還早期投資者未釋放部分比例按照「未釋放NEAL數量」/「最初ETH兌換比例」進行。
提供流動性挖礦,意味着用戶在交易所中所有貢獻通證流動性的操作,包括轉賬、交易、提現等,都可以產生平台幣。加之「最高配置挖礦機械人」的上線,只會加速NEAL的解鎖和平台幣數量的激增,更易幫助持幣量大的礦工快速完成出幣過程和財富積累,進一步拉低平台幣價格。因此,這一機制無法像平台介紹的那樣「杜絕大量刷單者和量化交易團隊」,反而為平台幣的大量出礦增加了更多可能性。短期之內,交易所的流動性與交易量會實現暴增,但是一旦掌握大量平台幣的礦工集中撤離,(即7月5日砸盤事件)並大量拋售平台幣,平台的交易量會迅速下降。
正如陳俊宏所說,Coineal平台交易挖礦模式的失敗在於新資金注入的緩慢,即真實的新用戶交易增速遠達不到平台運行的需求。真實的交易量遠不足以彌補大礦霸流失所造成的平台流動性空缺,新用戶投入的資金對於挖礦交易模式所需要礦霸支撐的交易量而言,只是杯水車薪。平台一開始依靠宣傳噱頭拉進一部分新投資者,但是後期缺乏吸引新投資者入場的動力,致使資金注入速度遠比預想的慢,漸漸支撐不了平台的運營。此外,回顧整個事件,平台砸盤這一操作造成了以下幾點危害:
首先,7月5日的砸盤事件系平台操控市場的鐵證,直接喪失了用戶對平台的信任。此舉不僅使平台失去了已有的大礦工,也同時失去了二級市場投資人的信任。平台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的砸盤,都會迎來喪失用戶的必然結局。
第二,因砸盤事件造成的NEAL幣價的急轉直下,加之平台分紅和挖礦進度等信息的不透明,加劇了投資人對資金盤的擔憂,更多的投資人急於將平台幣脫手套現,而加劇幣價的下跌。
第三,以上兩點造成大幅度的幣價下跌,也進一步使更多對平台持觀望態度的投資人和礦工徹底失去投資興趣,再無法吸引新用戶入場,而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造成了挖礦交易模式的覆滅。
殊途同歸的交易挖礦模式
在Coineal平台開啟挖礦交易模式的短短十幾日之中,單就挖礦模式啟動對NEAL平台幣的影響方面,模式啟動實際並未對幣價拉高做出太多貢獻,NEAL價格上揚的持續時間僅四天時間。
從交易量方面,起初交易量大增,伴隨價格的持續走低,同等資金交易將解鎖更大量的平台幣,直接導致了投資者收益的下降,嚴重挫傷持幣用戶的積極性,導致交易量的下降。
與目前交易挖礦模式嘗試最為成功的Fcoin相似,交易挖礦模式下平台幣幣價呈現明顯走勢:開盤時,近乎全網的廣告投放量與開始幾日的贈幣機制和極高分紅,依靠此種模式吸引大量用戶入駐交易,致使交易量迅速上升和幣價的急劇拉升。維持此段幣價上漲期的時長依靠平台資金實力決定。此後,交易所獎勵機制發生變化,挖礦收益下降,礦霸和投資人開始陸續撤離,拋售平台幣,導致平台交易量迅速下降,平台幣價格暴跌。隨着交易量的暴增暴減,平台幣價也將暴漲暴跌,這會導致平台真實的用戶交易量在大礦工撤走之後無法及時補入,而平台資金又輸出困難之際,幣價就將持續下跌,最終導致整套體系的崩潰。

(FCoin與Coineal平台幣價波動對比)
整體來看,在交易挖礦激勵模式下,平台幣價扮演了遊戲能否持續擴大並繼續玩下去的最核心要素。為了保證幣價的上漲及波動穩定可控,鏈得得編輯梳理目前市場上的經驗教訓,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運營方式。
1、保持交易信息的公開透明
在交易挖礦的模式下,挖礦受益和進度信息的公開,作為礦工掌握平台進展的唯一知情渠道,顯得尤為重要。Coineal僅在叫停交易挖礦模式之前,短暫公開了兩日的挖礦進度和每日平台幣分紅的額度等信息。而更多的消息發佈,如相關補償和分紅等信息,則選擇通過微信社群方式傳播。由於各類信息缺乏公開透明,礦工對平台信任降低,大量礦工集中在獲取平台幣後,急於拋售套現。這一趨勢在Coineal出現礦霸砸盤後更為明顯,幣價極速縮水造成用戶的集體恐慌,而加劇平台的惡性循環。

(陳傑質疑Coineal客服挖礦返傭金額的截圖)
2、礦工利益共生關係,保證平台幣價市場的相對穩定
在「交易挖礦+平台幣分紅」模式下,如果礦工沒有與平台建立一定程度的共生利益關係,將很難產生維護幣價穩定的條件。Coineal挖礦模式的短命主要原因之一是礦霸與交易平台在平台幣的控制權上產生了對立關係。而這一交易模式需要礦工與交易所共同保證平台幣價的發展可控,且以幣價造成的利益最大化為調控目標,讓平台幣在合理範圍區間波動。在這種情況下,幣價是可控的,這也能讓交易挖礦和返利政策有繼續參與下去的價值支撐基礎。
3、建立幣價調控的最後屏障
交易所完全的去中心化很容易造成市場極端現象的出現,在交易挖礦模式下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的領域,還需要通過市場及多中心化的方式進行調節。FCoin與Coineal同樣經歷過平台幣爆拉之後的砸盤,但FCoin在幣價穩定進行了突破性的嘗試。Coineal為穩定幣價,採取了打壓大礦工的砸盤,而這種幣價調控手段並不可取。FCoin則設立飽受爭議的平準基金,此舉的初衷是為平抑以上原因可能造成的幣價劇烈波動,這也是FCoin推出平準基金之後一直飽受詬病,卻依然堅持啟動這一機制穩定幣價的重要原因。以平準基金來干預市場,無論出發點如何,其結果就類似於以「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干預市場。(本文獨家首發鏈得得App,應受訪者要求,陳傑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