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讚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歡迎轉發
交戰中的烏克蘭子彈橫飛,人們在廢墟中掙扎。平民百姓哪怕是出門去找點吃的都會被一顆流彈殺死;美麗的敖德薩港口不再擁有黑海沿岸的風景,這裡只有兇險的水雷陣和陰森的軍艦在巡航。但是這些戰爭景象是誰造成的呢?答案是烏克蘭政界高官和民間寡頭,他們至少要為此負責一半。
(烏克蘭沒有了秀麗的風景,只有戰爭日常。那些政客和寡頭要為此負責)
烏克蘭的土豪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都崛起於蘇聯解體的時刻。我們就以之前說過的亞速鋼鐵廠的老闆為例,他是烏克蘭國內最大的經濟寡頭。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烏克蘭民族激進者和國家鬥爭的始作俑者。
(那些烏克蘭總統算什麼,這位阿赫梅托夫才是王中之王。總統走了幾位,他仍然是烏克蘭首富,而且掌握着國家大多數財產。儘管澤連斯基逼着他切割了媒體業,他還有相當不明數量的財富)
(SCM集團,阿赫梅托夫的勢力集團。從頓涅茨克的足球俱樂部到吃喝玩樂、國家重工集團、通訊能源都是他的家業)
亞速鋼鐵廠是烏克蘭獨立以後的私有化掠奪受害者。在獨立差不多20多年以後至今,烏克蘭經歷了多次政治和戰爭、經濟方面的動蕩,到現在為止都沒恢復到蘇聯解體前的水平。他的GDP在前年只有1554億美元,人均不過三千多美元。在歐洲那麼多國家裡,烏克蘭的經濟水平是倒數排名的。不過和國家經濟相比,烏克蘭的土豪們一點都不窮。他們不但擁有烏克蘭社會的主要財富還能影響烏克蘭的政權。根據福布斯的富豪榜調查資料顯示:亞速鋼鐵廠的老闆阿赫梅托夫個人資產就超過70億美元,但根據更多的資料披露,這些佔據富豪榜前面一百名的土豪們還有一些沒登記在案的資產,基本都超過了一千億美元。也就是說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二都是這些寡頭的。
德國的《明鏡》周刊揭發,類似的烏克蘭土豪財富都是來路不正。他們都是在烏克蘭剛獨立那會以低價收購國有資產暴富,而這些現象基本都和貪腐行為有聯繫。
在烏克蘭獨立10來年後,亞速鋼鐵廠被阿赫梅托夫盯上了。這個傢伙出身於頓涅茨克的礦工家庭,是一個草根階級。他有個資本管理集團(簡稱SCM),但大家都知道他屬於烏克蘭黑幫勢力。因為在烏克蘭剛開始私有化的時候,這個集團通過不正當手段積累了原始財富,進而準備掌握烏克蘭東部的工業經濟。SCM集團就通過持有亞速鋼鐵廠的股份,然後繼續增持股份,最後完全掌握了這個鋼廠(實際上通過黑幫勢力,毆打敲詐威脅原來的持股人,再低價收購)。
(維克多平丘克,前總統庫奇馬的女婿。他和那個寡頭一起謀劃好了低價收購案,國家財富就是這樣被貪污了)
和官方的層面聯繫從來沒有斷過,阿赫梅托夫在企圖完全控制鋼鐵廠的股份之前就和前總統庫奇馬的女婿維克多.平丘克勾搭上了。他打算以八億美元的代價收購克利沃羅格鋼鐵廠(烏克蘭中部地區另外一家大型鋼鐵廠)。這個消息被傳輸出去以後,很多人質疑交易的正當性:因為那家鋼鐵廠的身家不止這個價格!更糟糕的是,其他有權勢的人物開始對這筆交易看不順眼,他們也想分一份羹。
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那一年,尤先科登上了總統寶座,他把槍口對準了阿赫梅托夫和他的同夥。總統下令對阿赫梅托夫的公司開始審計和調查:那個寡頭的消息很靈通,他立刻出國去了摩洛哥度假(避免在烏克蘭被捕入獄)。總統當時借口反腐為名打擊這些寡頭的生意。第二年,在總統的支持下,那個女總理季莫申科主持了一場公開拍賣會,印度人以48億美元收購了克利沃羅格鋼鐵廠。這個其中的差價更是讓那個寡頭無法解釋當時的低價收購案。
(鋼鐵廠目前停產,只有一個高爐低速運轉。它差點和亞速工廠一樣被毀,這就是國家命運)
(季莫申科重新把那家克利沃羅格鋼鐵廠拍賣。印度人出價48億美元收購,此前寡頭才出價8億美元。當然,最後這些錢的去向都是一個謎團,因為女總理自己也貪腐坐牢了。但當時確實讓阿赫梅托夫難以解釋低價收購案)
你以為到這時候,這個老闆就此完蛋了?沒有,他又回來了。這種事情對阿赫梅托夫完全是小兒科的打擊,他知道這些政客都是什麼貨色:藉著反腐的名義打擊另一派政客,然後中飽私囊。鋼鐵廠收購案曝光以後半年,寡頭就選擇了和尤先科總統妥協合作。他跑去莫斯科當中間人,緩和了俄國人的危機(爭取到了廉價的天然氣合同)。然後他大搖大擺地回到了老家,賺足了面子。
接着亞科努維奇上台了,他打敗了那個腐敗的女總理。當時的美國大使認為亞科努維奇上台是和阿赫梅托夫有關係。因為親俄的總統選票來自東部親俄地區,那個寡頭肯定拿錢支持了新總統上台。作為回報,亞科努維奇政權容納了頓涅茨克地區親俄分子的活動。在亞科努維奇執政的三年中,阿赫梅托夫的SCM集團開始瘋狂擴張:他吃掉了東歐和烏克蘭地區的很多商業集團,其中有很多媒體和金融機構;旗下有一百多家企業,包括銀行保險、礦業、媒體、冶煉和能源、電信、房地產。寡頭的資產營業年收入超過一百多億美元,而資產價值超過兩百多億美元。亞速鋼鐵廠也是那時候完全落入他的腰包,克利沃羅格鋼鐵廠的失敗對這個土豪來說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亞速鋼鐵廠生產優質鋼產品,瓦良格船身的鋼材就是來自亞速鋼廠。隨着業務擴張,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從70%下降到20%。意識到從俄羅斯賺不了錢的時候,阿赫梅托夫打算從歐盟賺錢。西方提出烏克蘭必須和俄羅斯切割關係,於是利益決定了一切。這個寡頭通過自己影響力警告了亞科努維奇離開俄羅斯圈子)
隨着業務的發展,這個土豪越來越注重於政治影響力。最初鋼鐵廠的生意要靠俄羅斯才能過活。因為烏克蘭的商品進出口貿易有60%-70%和俄國人掛鈎,所以當時烏克蘭政府很多地方和俄國讓步,希望能獲得更多市場和俄國能源回報。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影響,慢慢地亞速鋼鐵廠的生意擴大到了歐盟和亞太地區,而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就慢慢下降了。阿赫梅托夫的鋼材生意開始轉向歐洲和亞太市場,他也必須和西方國家集團搞好關係。老闆甚至請了專門的公關公司和歐盟領導人搞關係。同時和俄羅斯的分歧也漸漸出現了(畢竟俄羅斯已經降低了他的市場佔有額,且沒什麼油水),西方集團國家也適當提醒這個老闆要和俄羅斯保持距離。
如果烏克蘭進入歐盟市場,那麼俄羅斯最近幾年的20%市場對烏克蘭來說幾乎可以無視。因此寡頭開始對自己的企業開始改革期望能符合歐盟標準,同時提醒自己的亞科努維奇老友不要繼續和俄國人走在一起。但就在亞速鋼鐵廠和歐盟自貿區談判的最後關頭,亞科努維奇接受了俄國人提供的十三億美元信貸和廉價天然氣合同。生意最後泡湯了,阿赫梅托夫這個寡頭惱羞成怒和總統翻臉了,他事先得到了情報警告(西方集團轉達給瑞士銀行界的警告)主動和總統劃清了界限。這個土豪完全在政治上倒向了西方集團,而那個不識時務的總統被通過一次政變趕下了台。
(亞科努維奇家的金馬桶,他隨後也因為親俄和腐敗被西方人通過廣場革命搞下台了)
(亞科努維奇和阿赫梅托夫。後來因為前者走親俄路線,寡頭意識到情況不對,就和他分道揚鑣了。因為寡頭需要國外資金投入,需要西方國家市場支持。這些都是俄羅斯不能給的。資本的力量可以左右烏克蘭政局)
從此以後,阿赫梅托夫就和俄羅斯勢不兩立。整個烏克蘭國家也陷入了動亂,因為他的鋼鐵廠剛好就在東部俄語區,很多民眾支持併入俄羅斯。假如併入了俄羅斯,這個土豪的業務經營肯定會受到俄國政府的完全控制,並且因為和俄國人站同一個隊伍就會受到西方集團的經濟制裁。阿赫梅托夫不願意和俄國人合作,亞速鋼鐵廠在後來的戰爭中也就被俄軍摧毀了。類似的寡頭故事還有很多,這也是烏克蘭國家為什麼動亂的原因之一。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局勢帝,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