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公益的方法,有一些更清晰的心得體會。做公益將近十年,確是在一次次激昂幾乎漫無目的態度去做的。改變還是在近兩三年的事情,走進志願服務彷彿踏上了不歸路,有事情沒有做完心裏就永遠不踏實!把公益群置頂、去領略做完活動的喜悅、時常學習會長發的學習鏈接;公益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暗自學習來自全國各兄弟團隊的經驗、瀏覽發達國家的同步措施,漫長的學習與實踐過程中也常常深有體會。儘管如此,學習過《公益的方法》,簡短的文章確帶給我們公益的模板。
公益不再是一場活動;活躍在一線的志願者們對一如常態的公益活動漸漸失去了熱情,他們需要引燃!負責人奮力前後跑幾天才能完成一場為活動而進行的活動,然而活動並不完全盡人意,更多鮮花的背後是敷衍。失去自己所想,漸漸他們也不再挑戰,他們需要思路!
書中說「公益難在哪裡?在資金嗎?在人才嗎?在 政策嗎?在認知嗎?我們更重要的着眼點應該是自己身體力行 的工作。因此,我理解公益的難點在於,如何 找到持續有效的應對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並 給社會帶來切實的改變。」這都是社會中長期存在、根深蒂固且極其難以解 決的問題,這一點即無法克服亦難以避免, 我們只能迎難而上。
以往,我們協會大多時間也是把 100% 的精力用於幹活,在設計、監測、 評估、反思、學習等方面花得時間少,大多公益項目對於自己為什麼發起項目,目標是什 么,路徑是什麼缺乏思考。 近年來,因協會領導人長期堅持學習,而學習是前進的基礎,通過九九公益、志願服務大賽,讓各機構負責人、 項目負責人進行不斷學習、深造、讓我們逐漸了解公益項目如何發起、設計、運行……
《公益的方法》無疑給出我們答案,如同標杆、尺度,讓我們知道從概念到執行再到反思的正個過程。知道了這個過程,相信我們各個項目會運行的更加恰當,更加能體會到自己項目的不足。也相信從這本書開始,在我們運行項目 方案的同時,按照書中所示能正確歸納整理自己項目就是最大的收穫。(文 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