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退役大校、曾任駐疆獨立單位副師職軍事主官,從軍二十餘年、國家部委工作數年,長期從事軍事戰略研究、宏觀政策研究。筆耕不輟是愛好、邏輯思維是習慣,希望愛好與習慣的結合,能夠為你送上最專業的解讀。
校尉出品,必屬精品!
友情提示:此為《 騎着毛驢的守陵人,如果共和黨能夠騎着民主黨給美帝守陵,也算出了一口惡氣
不過相比掘墓的精彩紛呈,守陵的活確實憋屈,何況還要等!
無奈形勢比人強!
對共和黨來說,黨外有民主黨當政,黨內有懂王當太上皇,只能眼睜睜看着美利堅大客車逐漸滑向深淵。
除了憋屈,憋屈的共和黨什麼都做不了。
而共和黨的憋屈,並非從今天開始,也絕不會在今天結束。
一、從輝煌到憋屈——共和黨極簡史
共和黨誕生於1854年,並且出道即巔峰。
共和黨的前身,有人認為是1834年成立的輝格黨,也有人認為是更早的國民共和黨。
扎卡里·泰勒與米勒德·菲爾莫爾,他倆分享了輝格黨第二個總統任期,但與黨派一樣,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多少印記
不過這都沒關係,反正自1854年以來,共和黨再沒改過名字,雖然他的政策主張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共和黨成立之初,是作為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反對黨出現的。
當時民主黨一家獨大,在共和黨首任總統林肯於1861年當選之前,民主黨長期執政,從1829年到1861年的32年間,民主黨執政24年,對手輝格黨則只有8年。
這也是輝格黨如此短命的主要原因。
輝格黨解散後,一些主要成員不甘失敗,又重新組建了共和黨。
共和黨誕生地:威斯康辛州里彭
歷史的客觀規律之一,就是在台上的既得利益群體,都表現得比較保守。
道理很簡單,既然是既得利益群體,自然要維護現有的統治秩序,抵制變革。
當時的民主黨也是如此。
美國兩黨現在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民主黨開明,共和黨保守。不過在十九世紀初,兩黨的人設正好相反,民主黨保守,共和黨開明。
當時的美國,依然是一個農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雖然已經萌芽,但力量相對弱小。
民主黨代表的,就是南方種植園主,所以極力維護南方的奴隸制度。
英國以紡織工業帶動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南方種植園幾乎全部改種棉花供應英國,所以民主黨還要求保持低關稅,以促進棉花出口。
棉花種植園的主人與黑奴
共和黨代表的,則是新興的北方工商資本家。為了保護脆弱落後的本國工業,共和黨一直試圖提高關稅。此外,為了爭奪廉價勞動力,共和黨也主張解放黑奴。
有人可能覺得奇怪,資本家缺少勞動力,為什麼不去買黑奴啊?
這是對歷史的誤解。
其一,當時美國真正的有錢人,不是資本家而是農場主。不客氣地說,後來牛逼哄哄的美國資本家,當時也就是剛剛有點積蓄的小作坊主罷了。
其二,黑奴很貴,非常非常貴,小作坊主根本買不起。
其三,國際民權運動方興未艾,自稱先進開明的資本家,也不好意思直接買黑奴。
在這件事情上,「北方佬」的精明體現得淋漓盡致:「打着人權的旗號解放南方的黑奴,一分錢不花就能得到廉價勞動力,還能掙個好名聲。」
紐約洋基隊,洋基二字,也即北方佬之意。
總之,代表歷史發展方向的共和黨,藉助十九世紀民權運動的東風,成功上台。
當選之後,作為共和黨首任總統,林肯甚至等不及宣誓就職,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要提高關稅。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南方蓄奴州一怒之下,憤然宣布獨立,後面就是廣為人知的美國南北內戰了。
再次強調,美國內戰的根本原因,是關稅之爭。
林肯曾經公開向南方各州喊話,只要放棄獨立,可以允許他們保留奴隸制度。只是美國南方人一向頭鐵,發誓跟狡猾的北方佬不共戴「國」。
因此,林肯在內戰的過程中籤署《解放黑奴宣言》,是為了打贏內戰,而不是為了解放黑奴。
這個因果關係,一定不要搞反了。
參見《 林肯宣布《解放黑奴宣言》,現場一個黑人都沒有,因為這是白人基於自身利益的決定,用不着黑人參加
內戰以北方勝利告終,共和黨出道即巔峰,開啟了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共和黨時代。
此後72年間,一直到1933年胡佛下台,民主黨只出了4任總統、總共執政20年,其餘52年,全部被共和黨霸佔。
不過1933年以後,共和黨的高光時刻一去不復返。
原因很簡單,長期執政的共和黨,逐漸褪變為既得利益的維護者,政策日趨保守。
而被逼到牆角的民主黨,決定另闢蹊徑,打着黑人平權的旗號,開發了原本被忽略的黑人票倉。
雖然林肯早在1863年就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黑人的公民權並沒有得到落實,這才讓民主黨有了操作的空間
即使拿到黑人的選票,短期之內,民主黨也未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此後幾十年間,民主、共和兩黨大體保持勢均力敵。
兩黨的政見差異也不是很大。套用《 美國中產佔比變化,橙黃色為中產,從美國社會矛盾的激化程度來看,這個統計數據可能有所美化
這也帶來了美國社會的兩大矛盾,一是種族矛盾,二是貧富差異。
尤其是種族矛盾,又涉及種族歧視、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文化衝突、語言衝突、社區割裂等諸多複雜的因素。在美國現行政治體制下,完全就是一道無解的難題。
民主黨的基本盤,主要為以白左為代表的白人精英階層(人數不多但影響巨大)、以黑人為主的少數族裔,以及LGBT等社會邊緣群體、少數群體。
共和黨的基本盤,則以保守的低收入白人為主,包括工人、農民以及收入銳減的白人中產階級。
可見,共和黨的基本盤,基本就是白人,而民主黨的基本盤則呈多元結構。
儘管截至目前,共和黨大體還能跟民主黨打成平手。
但是,隨着移民的湧入,隨着白人人口比例不斷下降,在兩黨競爭中,共和黨走下坡路是肯定的。
某機構預測的美國人口種族比例變化
既然是競爭,總有落下風的時候,這沒啥稀奇。
共和黨最憋屈的,是民主黨始終打着民主、自由、人權等政治正確的大旗,大肆拉攏少數族裔和社會少數群體,甚至不惜損害美國的根基,共和黨卻無法正面反擊。
政治正確的大帽子,再保守的共和黨人也戴不起,除了無知無畏的懂王!
也正是因為共和黨建制派精英對民主黨的步步緊逼一籌莫展毫無還手之力,才有懂王異軍突起的機會。
只是2016年懂王上台後,共和黨的日子反而過得更憋屈了。
懂王一出,萬馬齊喑
原來就算選不過民主黨,好歹大家都是建制派,有分贓的套路與默契,無非是台上的分得多些,台下的分得少些。
可懂王一上來,就好比大象跑進瓷器店,差點沒把建制派的鍋碗瓢盆全給砸了。
儘管懂王未必存心,但建制派擔心啊!
這個特沒譜的特朗普,天天嘴上跑火車,說話不過腦子,沒準哪天,就把華盛頓政壇精英的鍋底都給掀了。
鍋沒了,民主黨沒得吃,共和黨也沒得吃啊!
所以2020年的時候,民主黨建制派衝鋒在前,共和黨建制派配合在後,聯手把懂王搞了下去。
莉茲·切尼等共和黨大佬,為了謀取更大的政治利益,不惜跳到台前,公開支持民主黨彈劾懂王。
想不到的是,懂王雖然被搞得灰溜溜的,連任也失敗了,但經過衝擊國會山的戰火考驗後,懂王與白右、紅脖子卻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從此心連心、手拉手,永遠不分開。
懂王接見支持者,這場面,似曾相識啊
從此以後,共和黨的基本盤,就變成了懂王的基本盤,除了懂王,誰來都不好使!
於是手握七千萬張鐵票的懂王,從白宮搬出來後,一邊打着高爾夫享受生活,一邊當起了共和黨的太上皇。
當個只有權力沒有義務的太上皇,可比當總統爽多了。
比如今年中期選舉的黨內初選,懂王飛到切尼家族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懷俄明州,輕飄飄說了句「fire Liz」,2020年還以73%得票率連任該州唯一眾議員、長期擔任共和黨眾議院主席、堂堂共和黨第三號人物的莉茲·切尼,就以29%比66%的懸殊比分,慘敗於一個名不見經傳但卻得到了懂王支持的政治素人。
切尼父女,老切尼是小布殊的副手,號稱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副總統,這次押寶,可能連切尼家族的內褲都輸掉了
這退位之後依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風采,古今中外,大概也只有我們的乾隆皇帝能夠比擬了。
這眼神,堪比懂王啊
世上的事就是這樣,有人爽,就必然有人不爽。因為你的爽,往往建立在別人的憋屈之上。
懂王爽了,共和黨自然就憋屈了。
既然是憋屈,那麼再委屈,也只有硬憋着。
因此,最近一段時間,雖然民主黨一直試圖干倒懂王,什麼FBI查抄海湖莊園啊、什麼睡王親自出馬抨擊「MAGA共和黨人」啊,但共和黨高層除了保持沉默,或者派個人應景似的幫特朗普說幾乎好話,卻沒人敢再附和民主黨。
這園子,堪比皇宮,抄起來不容易
共和黨都要變成特朗普黨了,還跟懂王對着干,你當我是第二個莉茲·切尼啊!
喜歡的朋友敬請關注,順便點贊或轉發!
更多好文、雄文,盡在校尉講武堂
近期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