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之後,說好的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經歷了長達數月的疫情封控和宅家生活,許多人的消費慾望開始下降。一方面,大家意識到,當生活回到吃喝拉撒睡等最基本的活動時,原先好多消費行為是不必要的;另一方面,物價、房租以及失業率的飆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們的購買慾望。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節約適度、低碳健康的綠色消費行為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哪些屬於綠色消費,這樣做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綠色消費·服飾篇
衝動是魔鬼,尤其是買衣服的時候。如果你仔細審視衣櫥,會發現裏面有許多衝動消費的產物:有因為打折的誘惑而發生的「慘案」,有因為盲目追求潮流而添置的服裝,有些沒穿幾次就膩,還有些連標籤都沒摘,白白掛在衣櫥里佔用空間。
綠色消費者就沒有這方面的煩惱,他們倒也不是說完全不買衣服,而是按照實際需要合理、適度的買。通過生態標誌認證或中國環境標誌認證的產品,無論是從材質還是從質量來說,都更經得起考究。其中,無染色的天然纖維製品,對環境友好的同時,也更親膚舒適,是他們的首選。
時尚與美麗源於自信與內涵,而不是總是少一件衣服的衣櫥。通過合理搭配,同一件衣服可以穿出不同的風采,閑置的衣物也能通過轉贈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綠色消費·飲食篇
要說綠色飲食,首先要認清「舌尖上的浪費」。生活中,我們對糧食的浪費是無處不在的。餐桌上,一碟碟新鮮可口的菜肴原封不動地倒掉;疫情期間,頻繁露面的包菜和胡蘿蔔被打入冷宮。不僅是食物,一次性的餐具在使用一次後被扔掉也是一種浪費。
作為綠色消費者,自然要與這種浪費行為say no!雖然不至於天天吃蔬菜,但在食材的選擇上,盡量選購綠色、無公害和有機的農產品;就餐時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按需點餐,光盤行動,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都可以讓餐桌更健康。
餐桌不只是一個填飽肚子的地方,它更應該是一個滋潤靈魂、傳遞價值觀、讓愛升溫的地方。
綠色消費·住所篇
健康舒適的家居環境令人嚮往,而要營造這一環境,可以做的工作很多。比方說,在裝修時選擇可回收利用、對人體和環境無傷害的環保材料以及綠色家電,不僅能節約資源,也能讓家裡更溫馨。
除此之外,隨手關燈、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當這些微小的生活瑣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家是溫暖的港灣,是我們生活和成長的地方,永遠值得我們用最真摯的感情來維護,地球家園也是一樣。
綠色消費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單單是一種生活方式,同時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責任,以及對待未來的人生態度。你是如何理解綠色消費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來源:綠動未來環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