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消費「不停歇」,宅經濟能「宅」多久?

2022年10月02日17:25:17 熱門 1815

交匯點訊 近日,受新一波疫情影響,在家上課、居家辦公又成為大家生活的常態,「宅經濟」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根據頭豹研究院的數據,預計到2024年,「宅經濟」市場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相較疫情之初,「宅經濟」出現哪些新變化,催生出哪些新業態,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雲消費「不停歇」,宅經濟能「宅」多久? - 天天要聞

從緊張囤貨切換到淡定宅家

16日早上,南京工作的楊勤在等地鐵間隙收到了居家辦公的消息。「看到消息,我立刻就返回了,路上經過菜市場買了點菜,中午自己做飯吃。」她說,經歷過幾次居家辦公,家裡換了大書桌,添置了大屏顯示器、電腦升高架,總之可以「一鍵切換」宅家模式。

身處市場一線的大小商家最先覺察到變化。南京山姆會員商店負責人倪明輝表示,此次疫情發生後,山姆線上線下的客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線下的客流有所下降,山姆線上『次日達』和『一小時極速達』客流上升很快,增長約50%以上。」

相較於兩年前,「宅」在家中,消費者買買買的產品也發生了改變。「最開始疫情發生時,很多會員會囤米面油蔬菜肉,現在大家知道市場保供充足,基本上按需購買,此類商品疫情前後變化在10%以內,非常微弱的一個變化。」倪明輝說,最近雞蛋、休閑小零食和酒精衛生濕巾幾個品類增長很快。

叮咚買菜的數據顯示,從3月16日以來,南京區域訂單量增加了50%以上,部分站點訂單量增長超過100%,從客單價也看可有近50%左右增長。叮咚買菜華東地區負責人田飛介紹,目前已建成常溫、冷藏、冷凍多溫層的倉儲和運輸車隊的全程冷鏈系統。在騎士配送過程中,也會以保溫袋+冰袋或者冰塊的形式,確保冷鏈安全。「騎士這塊,其實一直有缺口。」田飛說,目前平台主要還是內部挖潛,另外臨時引進少部分眾包小哥和兼職小哥,我們嚴格按照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的措施要求進行,這也增加了相關招聘的難度。

「隨着疫情防控『常態化』,『宅經濟』逐漸滲透到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群,在家電領域,消費者對於健康除菌功能的重視程度持續升級。」博西家電相關負責人說,近幾年,博西家電陸續推出多款帶有健康除菌功能的創新產品,滿足家庭清潔、除菌的需求。例如,有效清除動物毛髮的電動吸塵器、除菌除蟎洗衣機、除菌凈味儀等。

全球開啟「宅家」模式,海外消費者對庭院、草坪的美化服務需求上漲,給外貿企業帶來了機遇。蘇州美林蓓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介洪說:「公司生產的睡蓮種球主要銷往歐美國家,因獲得了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認證(GlobalGAP)這塊『金字招牌』,國外客戶對出口產品更加認可,訂單一年比一年多。」據太倉海關數據統計,今年1-2月份,太倉地區出口水生植物如睡蓮、鳶尾、蒲草等共計184.27萬株,同比增長119.89%。

重現發現「周邊」與「遠方」

疫情之下,慢下來的城市「流動」在變緩,這也讓大家對物理空間重新「打量」。此前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曾一度出現「附近的消失」,消費者習慣於打開手機購買「千里之外」的產品,然而疫情又重新讓社區商業成為重點。

家住南京市建鄴區的蔡曉凱最近在網上下單了洗碗機專用的洗碗粉。「等了三四天,快遞絲毫沒有動靜,最後還是在家門口超市買到了,還有一些快遞想退被告知當地有疫情不能接收。」在他看來,每一輪疫情都會讓自己重新發現周邊。「你會關注到最近哪家醫院可以做核酸檢測,哪些商場超市可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家門口的菜場幾點開門和關門。」

記者採訪時,南京萊蒙·水榭春天社區團購群團長王慧正在挨個給業主打電話,身邊的包裹已堆成小山,時不時為取貨的業主翻找包裹。「以前哪有這麼多的訂單,都是在置物架上自行取貨。前幾天臨時找了一塊空地,要不然包裹沒地方放。」王慧說,現在很多業主一買就是一大包,最多一次訂單價超500元。

今年以來,不少商家持續布局小型化、近場化的門店。例如,作為盒馬鮮生大店補充的盒馬鄰里近日推出「送貨上門」服務。同時,美團表示今年對美團優選等業務會繼續聚焦資源配置和增長質量的提升。線下零售店持續發力,羅森2022年將在中國布局6000家便利店。

根據麥肯錫測算,線上消費每增加1個單位,61%為替代原有需求,39%為新增需求。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國有經濟研究院教授楊繼東認為,「宅經濟」發展層次不斷演變,從最初的消費需求,到工作需求、娛樂需求和更深層次的個性化需求。

不只是重現發現「周邊」,到不了的「遠方」也在線上呈現。雲辦公、雲健身、雲相親持續火熱。《中國在線婚戀交友行業分析2021》數據顯示,中國在線婚戀交友行業月度活躍用戶在2021年下半年顯著增長至1200萬以上,1至11月的複合增長率達2.02%。

「大齡單身」男青年宋鈺的朋友和同學陸續向他推薦線上交友平台。「線上交友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學會辨別『陷阱』,像我明確了一個底線——不轉賬、不匯款。翻看交友平台的留言和評論後,選擇了參加概率論心動小屋活動,報名費59.9元。」宋鈺說,活動一共七天,活動前一晚,心動小屋的房主將所有報名的同城玩家拉進群。活動期間,每天都設置了不同的主題日,房主每日發佈主題任務。「七天時間一晃而過,小屋設置的任務讓我之前焦慮的心情得到緩解,讓我更加安心、自信,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在活動中雖然沒有找到自己的CP,但認識了許多有相同喜好的小夥伴,大家想等疫情結束約出來線下聚會。」

暫時存在還是永久「宅」下去?

在「宅經濟」的作用下,家開始擁有「多重屬性」,隨時可以轉換為小型辦公室、健身場所等。越來越多人習慣於線上消費、線下近距離購買。消費者的習慣在發生改變,但誕生在疫情之下「宅經濟」的新業態卻有着不同的「命運」。

記者梳理髮現,曾經被「宅經濟」催熟的社區團購迎來了尾聲,今年年初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逐漸退出市場;京東旗下京喜拼拼在眾多城市撤退,僅剩下四省市業務;「十薈團」小程序在消費者的微信對話框中漸漸消失。在眾多商家看來,社區買菜的需求並未消退,單純的拼價格階段已經過時,需要的是更便利的服務、更優質的產品。

同樣誕生於「宅經濟」的預製菜這一賽道卻仍舊火熱。預製菜更切中消費者的即時性、便利性需求。盒馬南京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想要自己做飯,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買菜、洗菜、切菜、配菜,所以更願意嘗試已經搭配好的預製菜。此外,很多有孩子的家庭,更傾向於用預製菜解決沒時間給孩子做飯的問題。」據了解,此次疫情下,多家預製菜廠家全力生產保供,實現消費者居家也能吃上新鮮菜。

不僅新業態瞬息萬變,「宅經濟」下熱銷產品變換也很快,此前電腦、手機、家用電器、床上用品、遊戲產品以及健身用品都成為一時熱點,但隨着原有需求被滿足,新的消費需求又會隨即出現,這對商家即時把握市場的動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楊繼東看來,疫情過後,隨着經濟回到「正常」狀態,「宅經濟」增長速度不可避免地會放緩。然而居家消費不能完全替代戶外的消費需求,網絡社交也不能完全替代線下交流。之前受益於「宅經濟」的企業收入增長可能會降低,但「宅經濟」的發展並不會因此結束。「企業不僅要關注疫情帶來的短期影響,更要考慮在網絡時代,哪些消費行為和習慣發生了改變,提升服務質量,解決消費『痛點』,加快自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傳統行業數字化基礎薄弱、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度低等,這些因素制約了『宅經濟』新需求新模式的湧現。」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齊驥和陸梓欣兩位學者研究認為,要推動「宅經濟」在後疫情時代持續發展,需要建設完備的新型基礎設施才能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營造高效、高質、有活力的網絡場景,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為「宅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打下紮實基礎。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丁茜茜 田墨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