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僅0.5%!昔日「攬儲神器」量價齊跌,工行郵儲清空結構性存款

2022年10月02日15:36:31 熱門 1250
年化僅0.5%!昔日「攬儲神器」量價齊跌,工行郵儲清空結構性存款 - 天天要聞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

在嚴監管要求中,以及銀行優化負債結構的背景下,曾經的「攬儲利器」結構性存款風光不再。

近期,央行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5.56萬億元,環比5月末下降超過2000億元,相較於2020年頂峰時期的12.14萬億元,下降了56.42%。

8月2日,《華夏時報》記者走訪時發現,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大型銀行,北京地區已無在售結構性存款產品。與此同時,多位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類產品收益率下降,且今年多款產品到期只能達到最低收益率。

結構性存款優勢不再

自2018年「資管新規」發佈後,保本理財、剛性兌付漸次退出歷史舞台,兼顧收益與風險的結構性存款一度成為銀行攬儲的一柄利器。當時,預期收益率在4%以上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屢見不鮮。

但今年以來,受到疫情及國際因素等影響,A股出現震蕩,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市場風險明顯加劇。曾被認為是「保本保收益」理財替代品的結構性存款,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加。

「購買了銀行結構性存款,一年到期利率只有0.5%。」

「結構性存款買了半年,今天終於到期了,5萬本金利息只有123塊。」

8月2日,多名投資者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其購買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利率未達到預期。

結構性存款與銀行其他存款區別最大的地方在於,結構性存款中嵌入了金融衍生產品,通過與黃金、匯率、指數、股票等掛鈎,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率。

「這段時間情況特殊,由於市場出現比較大的變化,最近有幾期到期產品,客戶都取得的是最低收益。」招商銀行一名理財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往年來看,金價不會有太大波動,如果是三層產品,一般投資者能取得中間收益。但今年黃金價格波動增大,不管購買的產品是看漲還是看跌,都有客戶取得最低收益的情況。

《華夏時報》記者從招商銀行手機APP中查到,目前在售結構性存款產品中,與黃金掛鈎的有3款,其中兩層產品利率最低1.10%,三層產品最低1.65%。

除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外,銀行也在主動壓降結構性存款收益率。近期,交通銀行發佈公告稱,將於8月起陸續調整8隻「周周盈」、4隻「月月盈」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收益率區間。

其中,「周周盈」1號至6號、「周周盈」還貸寶、「周周盈」商戶寶尊享的產品收益率區間均調整為1.48%-2.8%;「月月盈」1號至4號產品收益率區間均調整為1.48%-2.98%。

可以看出,上述12隻產品,最低年化收益率未發生變化,最高年化收益率較此前下降了20個基點左右。以「周周盈」1號為例,此前該產品最高年化收益率為3%。根據交行官網公布,產品到期最終實現年收益率為3%。但本次調整後,其最高收益降至2.8%。

對於調整原因,交通銀行一位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以後會越來越低。」主要原因是市場利率下行,定期存款利率也一直下降,結構性存款利率會跟着調整。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數據統計,2022年6月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中間收益率為2.97%,環比下跌2BP;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58%,環比下跌1BP。

「下調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有利於緩解凈息差收窄壓力。」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認為,今年銀行普通存款利率整體走低,4月到5月全國性銀行、地方性銀行相繼下調普通定存、大額存單、特色存款利率,其中長期利率降幅明顯。

近年來,監管部門一直在引導銀行降低負債成本,限制部分銀行的高息攬儲行為。

今年4月,為了推進存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人民銀行指導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的調整機制。利率自律機製成員可根據自身情況,參考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一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自主合理確定其存款利率水平。

在2022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介紹,機制建立以來,各家銀行根據市場利率變化,主動調整了存款利率水平。據初步統計,今年6月,全國銀行新發生的存款加權平均利率大約是2.32%,和調整前的4月相比,下降了0.12個百分點。

同時,鄒瀾提出,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建立,明顯提升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定價能力,有利於維護存款市場良好競爭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可以看到,今年4月至5月,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曾相繼下調大額存單、定期存款利率,其成本更高的中長期存款利率降幅更為明顯。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提到,一些存款基礎較好的銀行可以降低高息負債的規模,以此來調節自身的負債結構,減小銀行凈息差收窄的壓力。

多家國有大行暫停發售結構性存款

「目前只有一款美元產品,人民幣結構性存款都沒有了。」8月2日,工商銀行一名理財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監管嚴格管控結構性存款,短期應該不會再發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了。

《華夏時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發現不少國有大行已下架或減少了結構性存款產品。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目前在售的僅有一款「個人外幣結構性存款」產品,利率為1.20%-1.60%,而人民幣產品已無蹤影。

與此同時,郵儲銀行目前也無相關產品在售。該行理財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沒有產品在認購期內,也暫時沒有接到發行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通知。」

而在郵儲銀行官網上查詢到的最近一款個人結構性存款產品,認購時間還停留在2019年10月12日-2019年10月21日。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建設銀行,該行在北京地區也無在售結構性存款。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最近認購的兩款「利得盈結構性存款」產品只在安徽、重慶等地銷售,且在7月31日就已完成認購。

在六大國有銀行中,中行、交行、農行仍有銷售,但產品種類較之前明顯減少。一名農業銀行理財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提到,目前僅有兩款結構性存款產品,且收益率都不高,賣的沒有存款產品」銀利多」系列好。

農業銀行手機APP顯示,該行兩款結構性存款產品為「匯利豐90天」和「匯利豐190天」,與歐元、美元匯率掛鈎,利率分別為1%-1.75%及1%-2%。

此外,一家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結構性存款在監管要求的整改範圍內,未來慢慢會取消。短期內,我們依舊會有,但未來可能在取消的範疇之內。」

作為曾經的「攬儲利器」,結構性存款規模在2020年4月末一度超過12萬億元。而如今,在嚴監管要求中,以及銀行優化負債結構的背景下,結構性存款風光不再。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5.56萬億元,環比5月末下降超過2000億元。相較於2020年,整體規模已大幅收縮。

其中,截至6月末,中資大型銀行人民幣結構性存款餘額為1.91萬億元,中資中小型銀行人民幣結構性存款餘額為3.65萬億元。

2019年10月18日,銀保監會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要求一年過渡期後,「假結構性存款」需整改完畢。

此後,監管機構窗口指導部分大中型銀行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隨着結構性存款市場的規範和整改,規模、收益率也逐漸呈現波動下降態勢。

除了監管要求外,銀行也在積極加強負債成本管理,主動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為《華夏時報》記者分析,首先在強化存款市場監管的大背景下,銀行主動調整負債結構,以降低綜合負債成本。另一方面,財政與貨幣政策持續發力,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較大程度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導致攬儲意願有所下降。此外,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收益率吸引力有所弱化。

「未來結構性存款收益率和規模均有一定下行空間,但降幅較為緩慢。」劉銀平則表示,結構性存款屬於高成本存款,銀行要降低攬儲成本,需要優化存款結構,下調高成本存款的量價水平。

周茂華也提到,年初以來,國內結構性存款規模整體穩中有降,但降幅較去年明顯放緩,預計後續下降幅度繼續趨緩。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