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mu丨文
我有個朋友,就叫他阿圓好了。阿圓是個老Dota玩家了,幾個朋友經常下班一起開黑OMG模式。
可惜的是,每天能玩多久不是他能決定的,不僅要看老婆臉色,還要看家裡小孩睡沒睡着。哄小孩睡覺這件事,簡直就像是在坐牢。
十一國慶假期好不容易忙裡偷閒,他提議,不如我們玩玩游廊里的RPG地圖吧……沒開多久,他又被老婆叫走了,留下幾個哥們大眼瞪小眼。
(新出的「選技兔羊」)
好吧,我們自己找圖玩去。結果不玩不知道,發現……幾年沒碰游廊,現在Dota2的自定義地圖好多都是「氪金變強」的那種。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Dota 12v12》,作者直接就不裝了,擺明了要恰爛錢。
從選英雄開始,就把玩家分為三六九等。
會員可以優先挑選喜歡的英雄,等54321倒數完畢後,普通玩家才可以選英雄。
游戲裏開局就可以選「特權」,相當於自帶天賦。
不充錢只能拿一些聊勝於無的垃圾基本特權,充錢了的會員特權一個比一個強。
(進遊戲後,地圖上方就有一個大大的充值提示)
比如選個萊恩,充錢特權選+80%負面效果,一個地刺暈5秒,一個羊要在原地蹦躂7、8秒。這要是潮汐獵人,可能打團中一次大招你就醒不過來了。
對應的白嫖版數值有多少呢?才10%,有跟沒有一樣。
(其它還有擊殺特效、英雄光環等等)
最樸實無華的特權還是開局給一筆錢。平民低級特權只多給200塊,有跟沒有一樣,高級特權出門卻可以直接裸點金。
然後你會看到雙方剛上兵線,從樹林里竄出個骷髏王點了個遠程兵,升到2級就跑野區鑽野了。留下一臉懵逼的你和3個隊友,還在為幾個補刀互相傷害。
有次我在12v12遇見個敵法師,開局就公屏打字:「兄弟們,我長么?」哦豁,原來特權選的增加攻擊範圍。
400多距離的「空氣斬」,對面人還沒摸着,藍量就被咻咻咻砍完了。還有像「100%物理吸血」之類的變態特權比比皆是。
那麼在游戲裏「花錢當爹」的代價是什麼呢?
一個月30美刀。
對,你沒看錯,單位是美金。
相當於半部首發原價的3A大作價格,只為了在Dota 12v12亂斗里獲得特權。就這,玩的人竟然還很多,基本都是進房秒開。
在這個玩家們唾棄遊戲中「收費道具影響平衡」的年代,如此扯淡的事情,卻發生在一款強調公平競技、就連英雄都全開放給你,不用花錢買的Dota2上?
無語、詫異之後,湧上心頭的,自然是一句「為什麼」。
儘管知道這只是Dota2的游廊地圖,控制權在作者手上,跟V社沒有關係,但我還是想問一句:「為什麼Dota2游廊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就連提示都很溫馨)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起凡的《群雄逐鹿》。
起凡的老總,以前是浩方對戰平台的創始人。浩方平台被盛大收購後,另起爐灶開發了一款三國題材的《三國爭霸》,可以說是國內最早一批RTS競技網遊。
當時起凡推出過一個10v10模式的《群雄逐鹿》。因為是20人的大亂斗,節奏爽快、亂戰激烈,相對於5v5的《三國爭霸》,在入門門檻上要降低不少,很快就引流了不少玩家。
就跟現在的《Dota 12v12》差不多。這游戲裏有一個錦囊系統,也就是「轉箱子」、「轉寶箱」。每個人開局都帶一個箱子,可以開出隨機道具。
雖然每個人都只有一個箱子,但有錢人可以花錢無限轉,轉到好的為止。平民玩家則是聽天由命,開到什麼算什麼。
聽起來很不公平,你會奇怪「氪金就能變強怎麼還有人玩?」,但起凡這麼做確實有底氣,這底氣來自玩家,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
後來起凡帶着做客戶端的經驗又去做了11對戰平台,現在的魔獸RPG也是各種充錢變強……
回到Dota2游廊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Dota最早是魔獸爭霸3的一張自定義地圖。這麼多年過去,Dota2都成DeadGame了,遊戲也早已經過了生命周期的巔峰,一直在走下坡路。
當然,其中有外部環境擠壓的原因,像跳傘吃雞之類的大逃殺遊戲流行,現在手機遊戲又是那麼方便,娛樂方式可太多了。
就遊戲本身,Dota2似乎喪失了一些競爭力。大概從2016年之後,Dota2一直沒有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吸引新鮮血液。
儘管官方推出教練OB系統,出新手模式推薦20多個初始英雄,民間也有各種開黑群、教學地圖等等……做過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
(想要玩網友做的游廊教練圖,先要完成30把匹配,於是死循環了)
Dota2的游廊功能算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也是回歸本心的嘗試。
去年難得出了個自走棋爆款,讓遊戲同時在線人數一度飆升到100W,但這些抱着休閑目的進入遊戲的玩家,顯然沒法轉化成匹配人數。
今年自走棋玩的人少了以後,又變成了半死不活的DeadGame模樣。好在管理方式相對自由的V社,對游廊功能也沒有多加限制。
現在的Dota2游廊地圖不僅能存檔,保留進度,甚至還能接入MMR系統,設置地圖的「天梯分」,算是對有意開發的地圖作者比較友好了。
V社對利用地圖盈利這件事也一直沒怎麼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本來RPG地圖能夠盈利也算是好事,但如果盈利方式是野蠻生長的,那就不一定是了。
隔壁魔獸RPG就是前車之鑒。
三五個培訓班出來的程序員,搞個小型工作室,流水線般推出氪金快餐地圖。等上線後再通過買量等方式,將地圖刷到排行榜榜一。
吸引真玩家進入後,用遊戲中的數值卡死玩家,逼迫大家不得不用購買VIP、加成道具的方式通關。
甚至一些Dota地圖的聯機對戰平台上,還有售賣各種飾品皮膚,添加晃瞎眼的特效。活生生把魔獸爭霸3玩成了頁游平台。
(隨便找個09平台的狼人皮膚圖吧……)
後來我找到幾個《Dota 12v12》對局的老哥談了談。據他們說以前充錢特權其實就是出門多雙鞋子,不像現在這麼離譜。
不過他們對充錢變強這事看的很開,畢竟氪金的還是少數,放在一局20多個人里沒那麼影響體驗,倒是他們對「濫用投票踢人」這件事更加深惡痛絕。
以前游廊里經常有惡意進房不準備的機械人。可能是商業對手、其它地圖作者買的BOT,又或是抱着惡作劇心態搞壞別人遊戲體驗的……通常叫他們「拒絕者」。
如果一張地圖沒有接入匹配懲罰機制的話,可能半個小時都不一定能進去玩一局,「準備就緒→回到房間→準備就緒」無限循環,被搞黃的游廊地圖有不少。
當初游廊里有另一張10v10的免費地圖(Ti5表演賽閃的特別遊戲)很火爆,結果因為機械人退房間沒有懲罰,再加上沒有更新新英雄,漸漸沒人玩了。
現在很多地圖都接入了秒退懲罰機制。跟「拒絕官方匹配後5分鐘、30分鐘懲罰往遞加」的規則還不太一樣,你要是退出遊廊地圖,直接就給你關上1個小時。
結果這個秒退懲罰機制被會員特權濫用。
特別是一些組團開黑12v12的,晚上在線高峰期還經常能碰到開黑公會、充錢公會,打個RPG還在那上綱上線的。動不動就6人黑,隨便投票踢人。
投票踢人後,被踢的就沒法再連進遊戲,只能等這局遊戲結束,強行斷開的後果就是被禁1個小時,最後連匹配都沒法玩。
(被踢了,就連普通匹配都不能玩)
最絕的是,會員充錢後可以防止投票被踢,就算在家裡掛機也拿它沒辦法。所以還有人利用特權,開黑在對面掛機報點的,約等於是花錢開圖。
CF會員都沒有這麼離譜。
我翻了翻12v12地圖的這個作者「Dota2 Unofficial」。
他做的其它地圖像《技斗英雄》、非官方的《亂斗先鋒》等等,都是先有一個爆火的模式,然後它再抄個一模一樣的氪金變強版本出來,最後劣幣驅除良幣。
(Dota官方的亂戰先鋒地圖)
(12v12抄的亂戰先鋒地圖)
(一樣有氪金元素)
反正人家也不在乎遊戲能活多長時間,只在乎多少錢進口袋。
為了對抗12v12的割韭菜行為,後來還有人做了張「12v12 Reborn重生版」,刪除了所有付費影響平衡性的內容,可惜一直沒什麼人玩。
我不知道Dota2的游廊最後變成什麼樣。我也明白,任何人都有權利在遊戲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樂趣,氪金也是樂趣的一種,本來無可厚非。
但這些習慣了氪金的玩家們,並沒有意識到,正是他們在金錢上對影響遊戲平衡道具的支持,讓工作室們在割韭菜上愈加肆無忌憚。
好在這只是遊戲一場,大不了不玩就是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