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2022年10月02日12:52:36 熱門 1881

01

受訪者在打開手機通訊錄之前

被要求「猜一下自己手機通訊錄里的人數」

他們猜的很保守

有人說兩三百個

有人說很多個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然而

通訊錄里的真實人數

比他們猜想的人數多得多

受訪者自己也很驚訝

原來自己通訊錄里有一千多人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02

緊接着

受訪者被要求

「刪除不會主動聯繫的人」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於是

有人刪掉了那些很少聯繫

互相幫不上忙的人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但有人出於工作考慮

覺得很多應酬的人雖然也不經常聯繫

但不可能刪掉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03

緊接着

提出了第三個問題

「如果不用考慮工作和應酬呢?」

通訊錄里還剩多少人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到這裡

有受訪者的通訊錄里只剩下二三十人了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04

「除了家人,你能說真心話的人還剩幾個?」

第四個問題問完

受訪者們彷彿一下子都變得沉默安靜了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最後

到了揭曉答案的時刻

5個受訪者都很唏噓

一千多個好友的通訊錄

最終剩下的只有兩三人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05

最後一個問題

「最後留下的人

你們上一次聯繫是什麼時候?」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問完這個問題

受訪者紛紛哽咽沉默了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因為即便是這樣珍貴的人

也很久沒有聯繫了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最後

給很久不聯繫的人打個電話吧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一個受訪者和很久沒聯繫的好友

非常默契地聊着節目和近況

就像從未分開過一樣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但也有人

滿懷期待打出去電話後

對方直接掛掉了

看着他難過的樣子真的很揪心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視頻看到最後,心口澀澀的,彷彿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寫照。

果然啊,除了電影里,沒人會等你兩三年,說白了,感情就是不聯繫就沒有的東西。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幾天前,閑來無事翻看手機通訊錄,竟發現:

好多人,連模樣都想不起來了;

好多人,連當初是怎麼認識的都忘記了;

還有一些人,過往歷歷在目,但也很久很久不聯繫了;

曾說要陪一輩子的朋友,現在連逢年過節的群發祝福都沒了;

……

不知不覺,大家聊着聊着就斷了,走着走着就散了,愛着愛着就淡了,猛一回頭才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了......

手機里的通訊錄好友越來越多,彼此的感情卻越來越脆弱。

太多的故事從「可以加個好友嗎」開始,由「對方開啟好友驗證結束」,中間隔着萬千曾經,一刪微信便是永別。

高中時候的閨蜜、大學時代的死黨、一起工作過的同事……不管在一起的時候感情多麼好,一旦分開就很難再見面,隨着生活軌跡的變化,最終都會與你漸行漸遠,就像視頻中那個兩年沒聯繫的發小掛掉了電話。

很奇怪,小的時候鬧彆扭或者遠離一個人時,會哭鬧着說「我不跟你玩了!」而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並不是爭吵和崩潰,而是一種默不作聲的疏離。

我們,到底是如何走散的呢?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前兩天,阿圓和交往5年的男友分手了,沒有劈腿沒有爭吵。

阿圓只是淡淡地說:「話說得越來越少,哪怕並排躺在一起,中間也隔着的巨大沉默。大概到了分開的時候吧。」

不管友情還是愛情,當兩個人都懶得再去主動,懶得再去了解對方的世界,也就是一段關係變淡的開始。

一個不問,一個不說;一個問得尷尬,一個答得敷衍;

一個不退,一個不讓;一個斤斤計較,一個故作矯情。

時間久了,彼此之間只剩無話可說。傾訴與傾聽的慾望都化為烏有,感情也就走到了盡頭。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人和人走散的原因里,還有一種最無力,也最讓人感傷:我們的分離沒有理由,不過是歲月在變遷,彼此在成長。

我有個從小長大的閨蜜。幼兒園、小學、初中,她目睹了我15歲之前所有的開心與悲傷。後來我們考上不同高中,但每月至少通信一次,她的暗戀,她的苦悶我都了如指掌。

再後來,我們上了不同的大學,去了不同的城市,進入不同的行業,聯繫漸漸變少,可心裏還是親近的。

直到她遠嫁北京,我去參加婚禮時,發現她的伴娘不是我,新郎我不了解,朋友更是見都未見。那一刻,才突然明白,她的圈子和我已無法重合,我們早就失掉彼此了。

誰都沒有錯,只是在人生的無數個岔路口,不同的選擇讓彼此越岔越遠,成長的步調也越來越不一樣。你忘記等我,我也不願追你了。

兩個人距離越來越大,再也無法互相慰藉了。曾經的我們抱團取暖,如今只剩禮貌地寒暄。

還記得張學友的那首歌詞么?

「只因人在風中,聚散不由你我。」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隨着年紀漸長,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

我們一生會認識幾萬人,名義上的朋友會越來越多,但真正在意的圈子卻越來越小。

不管白天工作應酬多麼熱鬧,夜晚一個人回到家你會發現,真正關心在乎你的朋友也就那麼一兩個,遇到問題和麻煩時,你最先想到的也是那麼一兩個人;有好玩開心的事,你也只想分享給那麼一兩個人……

到了一定年紀,人的精力和時間真的太有限了,「圈子不同,不再強融」,懶得去取悅任何人,只想和讓自己舒服的人在一起。

作者之歌曾在文章《千萬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一文里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女兒正在為朋友要轉學傷心不已。母親安慰到:「不要太傷心了,你還會遇到新朋友的。」

女兒說:「可是我失去了一個朋友,好難過……」

母親語重心長道:「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手中的沙子。」

接着,她讓疑惑的女兒抓起一把沙子在掌心。

小女孩抓起沙子,握緊在手裡。但一些沙子很快就從握緊的指縫裡流走了。

這時,母親讓女兒把手攤開,在攤開的手掌上,沙子卻不再流走,而是像個小山丘一樣,在手心牢牢地堆着。

母親解釋到: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你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手中的沙子。

你抓得越緊,消逝得越快。但你攤開掌心,手掌中間的沙子永遠都會在那裡。」

是你的,不會走;不是你的,留不住。

迎來送往本來就是人生的常態,不必強求、不必在意,更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與其相見,不如懷念,與其攀緣,不如隨緣。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 天天要聞

據說

人一生會遇到過8263563人

會打招呼的是39778人

會和3619人熟悉

會和275人親近

但最終都會失散在人海

其實,人這一生就是一個留真去偽的過程,就像視頻里從一千多個好友中刪掉不聯繫的,最後只剩兩三個人。

人這一輩子,真正在乎你、並能自始至終陪伴你的人,少之又少,也就那麼幾個。

不要為留下的人越來越少難過,要知道,是那些留下來的人越來越重要。

深情不及久伴,厚愛無需多言,人這一生,能有三兩好友從始至終地陪伴,是多麼難得而珍貴的幸福。

真正的感情,就是歷久彌新,就像視頻最後說的那樣,時間會留下最值得的人

對於那些已經走散的人:很感謝你能來,不遺憾你離開;

對於這些一直留在身邊的人:長久的陪伴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經常聯繫。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