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
門口貼的一左一右兩位門神是誰?
「元宵」曾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
以前中國人是遵循節氣、看着日曆過日子的,每一個習俗都有它的意義。
現在的中國孩子,了解傳統節日,也很有必要。
這套《中國傳統節日故事》,把16個古老的民間故事,按照中國傳統節日、節氣的順序,編撰成冊
孩子們看完,就會發現,原來中國故事這麼好看!
一套共8冊書,每一冊都有兩個故事:
春節:《年獸阿儺》、《將軍站門》
元宵:《元宵姑娘》、《天燈照平安》
清明:《媽祖林默娘》、《寒食與清明》
端午:《鍾馗捉鬼》、《白蛇傳奇》
七夕:《巧姑娘的鵲橋》、《牛郎織女》
中元:《目連救母》、《小鎮的搶孤手》
中秋:《月餅里的秘密》、《吳剛砍桂樹》
冬至:《火頭僧阿二》、《糯米山果子》
有些故事是不是連你也沒聽過?
大人們和孩子一起看,也能增長知識,感受傳統之美。
兒童文學作家林良
書里的故事,由一票台灣兒童文學的名家:林良、馬景賢、管家琪、陳木城等,根據民間傳說改寫而成。
林良生於1924 年,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習慣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林良」本名為小讀者寫作,是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2005 年以《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退休,退休後繼續從事寫作。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志,為兒童寫作長達五十多年,其中以「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又以《小太陽》一書廣獲讀者共鳴。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等殊榮。他是台灣兒童文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創作、翻譯兒童文學多達200冊,被台灣兒童文學界稱為「大家長」。
管家琪 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1991 年5 月底辭掉台灣《民生報》記者工作後,在家專職寫作至今,努力耕耘於少年兒童文學領域,著作甚豐。目前在台灣已發表創作、翻譯、改寫作品三百餘冊,在大陸、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地也有一百多冊作品出版。曾多次得獎,比如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台灣中華兒童文學獎、金鼎獎等。
洪義男 1944年生於台北市大龍峒孔廟邊,曾獲漫畫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金鼎獎、中華幼兒金書獎等。作品有《西遊記》《雅美族的飛魚季》《水筆仔》《女兒泉》《西遊記》等數十本之多,成績斐然,四十年來未曾停下創作之筆。2011年逝,終生優遊在漫畫和插畫之中。
曹俊彥 1941 年出生於台北大稻埕。歷任中華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美術編輯、信誼基金會總編輯、自由創作者等。從事兒童文學美術五十年,不但是創作量多樣豐碩的創作者、經驗豐富的資深編輯,也是教育推廣者,被譽為台灣兒童文學界的點子王,書、寫、編、說、教的台灣兒童書界全能達人。目前已出版兩百多本圖畫書和插畫書。
請點擊此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畫風!13位插畫師,為故事配上了生動的畫面,慢慢翻看,就像看電影一樣。
每一頁的文字量都很適宜孩子閱讀,還不認字的孩子可以只看插圖。
◎內容很豐富,既有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也有台灣本土特色的故事。
◎所選的故事,都包含着友愛、正直、感恩……的品德教育,但沒有任何說教意味,可以讓孩子自己領悟。
◎文字很美,很質樸,卻有畫面感、想像力,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文字。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里的故事,風格個個不同:
請點擊此《年獸阿儺(nuó)》處輸入圖片描述
傳說里,「年」是愛吃人的怪物;繪本里,卻把年獸畫得很可愛,還和人交換了姓名,做起了朋友。
插畫:葉慧君,她把這個故事畫得熱鬧、多彩,又柔和溫馨。
《將軍站門》
龍王為什麼每晚都去找皇帝?起因是龍王和算命的打了個賭?
插畫:黃淑華,這一系列的插畫都是蠟筆畫,小朋友也能照着畫。
《鍾馗捉鬼》
鍾馗大戰「厚臉皮」大王,猜猜對付厚臉皮,什麼最有效?
插畫:洪義男,曾獲得漫畫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金鼎獎、中華幼兒金書獎等,他的畫活靈活現,每個表情都很生動。
《媽祖林默娘》
東南沿海,有很多的媽祖廟,人們還叫她「天上聖母」。據說,媽祖一出生就很特別,直到滿月都沒哭,13歲就精通法術、醫術……
插畫:葉慧君。
《巧姑娘的鵲橋》
這一年的七夕,喜鵲沒有來,巧姑娘繡的喜鵲,卻飛起來,幫牛郎和織女搭了橋。織女因此送了巧姑娘一件寶貝……
插畫:吳嘉鴻。
16個故事,質樸的文字、精緻的畫風,
讓我們在看故事的同時,感受到作品裏的各種情緒:
期待、溫暖、悲傷、感恩……
書里乾貨也不少,每冊書開頭,都有一篇節日、民俗介紹,由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李豐楙撰寫
每本書的最後,都附有24節氣的解釋、介紹。
讀完這套書,能明白節日、習俗、食物、氣候之間的聯繫,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
當然,不用多想,只是單純地享受閱讀也很好。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一套內含8冊書,每冊都有兩個故事,共16個故事。
隨書附送的,還有兩張門神年畫,快過年了,這樣的門神貼在門上,看着就招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