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160健康研究所(WX:ZX91160)編輯部原創
大家好,我是所長。
最近氣溫變化大,所里不少小夥伴紛紛中槍,被感冒俘虜。首當其衝的是小助理,發熱、咳嗽、流鼻涕,齊活了。
更要命的是,她甚至說不出話。小助理以為是感冒,連吃了好幾天感冒藥,可情況越來越嚴重,嗓子腫痛、吞咽困難,連喝水都疼。
張嘴一看,果不其然,扁桃體發炎,趕緊上醫院。趁熱打鐵,今天的「趣談百病」,我們就來談談這一神似「感冒」的病——扁桃體發炎。
扁桃體是什麼?
我們概念里的扁桃體,就是——感冒發熱時醫生叫你張開嘴「啊」一聲、用手電筒照着看的那個東西。
實際上,扁桃體可是個大家族,包括咽扁桃體(腺樣體)、齶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和舌扁桃體。今天我們主要講「齶扁桃體」,也就是手電筒能看到的那個。
扁桃體,顧名思義,長得像扁圓的桃核。它長在我們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會處,粘膜內含有大量淋巴組織,會對抗原作出局部免疫反應,屬於免疫器官。
說白了,扁桃體算是地勤,負責進出食道和氣管的局部安檢工作。每當有危害人體的細菌、病毒想要矇混過關時,扁桃體就會出手,把它們摘出來過濾和消滅掉。
扁桃體為什麼會發炎?
有人可能會問:「扁桃體不是免疫器官嗎?怎麼會發炎?」
之前我在寫抗生素的文章中介紹過,炎症反應是免疫系統在對抗病毒處於下風時人體產生的自然反應
由於口咽部環境比較複雜,扁桃體要接觸大量的食物和氣體,扁桃體窩處就像牙齒的凹槽,容易藏污納垢。
一旦我們處於疲勞、着涼、亞健康狀態時,身體抵抗力相對減弱,扁桃體的防禦功能也會大打折扣。當大量細菌和病毒侵入時,扁桃體自然就首當其衝,被入侵者攻陷。
扁桃體發炎,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嗓子疼。
要說有多疼?或許一句歌詞能表達:
扁桃體發炎是會呼吸的痛,它藏在我身體每個角落,說話說不出會痛,吃東西會痛,連咽口水都痛!
對,就像兩隻做了美甲的手指用指尖擰你的喉嚨,感受一下。這還不是最難受的,扁桃體發炎通常伴隨着頭疼、發燒和畏寒(就是怕冷)的癥狀。這也是很難和感冒區別的地方。
扁桃體炎按病原體可以分為——病毒性扁桃體炎和細菌性扁桃體炎。
兩者如何區分呢?
主要靠癥狀。病毒性有感冒癥狀,一般是中低熱,常常伴隨着拉肚子、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
而細菌性會發高燒,同時引發頭痛、咽痛、腹痛和噁心嘔吐。
前者比較常見,沒有高發季節,這意味着每個季節都是高發季節,傳染性和病原體有關,強弱程度不等。而後者多發於冬春季節,傳染性很強,通過空氣就能傳染。
綜上所述,無論是哪種扁桃體炎,都是會傳染的。不過,病毒性扁桃體炎屬於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就能自愈。而細菌性扁桃體炎一般難以自愈,不會隨着身體抵抗力的恢復而消失。
因此,一旦出現咽痛高熱的癥狀,建議立即就醫,服用抗生素藥物之後,10天左右就能痊癒。
除了發炎,扁桃體還能幹啥?
除了發炎,扁桃體當然還有別的作用——影響顏值。
談到影響顏值的因素,很多人會想到牙齒、咬肌和顴骨。但實際上,扁桃體的形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長相。(這裡說的「扁桃體」指咽扁桃體和齶扁桃體。)
上面說了,扁桃體把控着來往的食物和氣體,它所處的位置非常關鍵。正常情況下,扁桃體不會影響我們的呼吸,我們自然而然地通過鼻子進行人體所需的氣體交換。
可是,但扁桃體一旦感染了細菌、病毒,它就會發炎,變得腫脹肥大。這時候,原本接收氣體的通道就相應變窄了,為了生存,人體會自動調動口腔這條路線,來補充需要的氧氣。說白了,就是從鼻呼吸變成口呼吸。
口呼吸有什麼影響?
- 影響外貌 :鼻翼萎縮、嘴唇肥厚外翻、齙牙、下巴後縮、牙列不齊
- 影響口腔功能:牙弓改變,咀嚼功能下降,口腔粘膜失水多,易得口腔潰瘍等疾病
- 影響呼吸功能:肺泡組織受損,呼吸功能降低,空氣未經過鼻腔,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
臨床上,由扁桃體(腺樣體、齶扁桃體)肥大所導致的面型特徵,被稱之為腺樣體肥大症面容。
如果孩子睡覺打呼嚕、習慣性張嘴、睡眠不安、多汗,可能是口呼吸引起的,需要早日到耳鼻喉科就診。如果平時沒有特別的癥狀,也可以適當引導正常呼吸。
除此之外,扁桃體肥大會影響下頜骨的發育。
有些孩子從小長成了地包天,媽媽會覺得是自己餵奶的時候姿勢不對。
其實不然。扁桃體肥大引起的口咽部呼吸道狹窄,迫使下頜骨前伸來改善通氣,這樣會導致下頜過度生長,形成骨性地包天。
什麼情況下扁桃體會肥大呢?
發育或發炎的時候。
出生後,嬰幼兒的扁桃體會隨着年齡逐漸發育長大,兒童時期可能出現生理性扁桃體肥大。齶扁桃體會在1歲時逐漸增大,4~10歲發育達高峰,14~15歲時逐漸退化。
發炎時,扁桃體會紅腫變大;痊癒後,扁桃體也會恢復正常。但如果病原體沒有被徹底清除,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它就很容易演變成慢性扁桃炎。
和慢性咽炎一樣,你是沒有明顯的感覺的。可一直腫大的扁桃體,卻會永遠干擾你的生活,直到完全惡化而切除。
為什麼小孩子容易扁桃體發炎?
扁桃體雖然是免疫器官,但只是個「九品芝麻官」。
它從我們出生就一直存在,年紀越小,抵禦能力越強。這並不是說扁桃體的免疫能力有多強,只是因為免疫系統里的其他器官並未發育完全,扁桃體對小孩來說很重要。
也就是說,扁桃體的免疫功能主要是針對小孩。我們在6-8歲之後,身體里其他免疫系統的發育逐步完善了,扁桃體的免疫功能也會被取代。
扁桃體的重要程度和發炎的程度呈正比。
對成年人來說,就算沒有扁桃體,免疫系統中的其他器官也可以補足它的功能,抵禦細菌和病毒。
而對孩子來說,他們抵抗力較弱,扁桃體這個小小的器官,要對付的敵人太多了。小孩子又難免遇到流感、風寒等情況,這時候,扁桃體就更忙不過來了,只能歇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扁桃體炎反覆發作,一年發作4次以上,就有發展成慢性扁桃體炎的風險。
慢性扁桃體炎不僅會引起鄰近器官的感染,導致中耳炎、鼻竇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等;還會因為扁桃體窩容易藏污納垢的特點,細菌毒素經腺窩周圍的血管網傳播到全身,產生「超級細菌」,到遠離扁桃體的其它器官,如心臟、腎臟、關節。
因而,扁桃體也是不少全身性疾病如風濕熱、心肌炎、腎炎等的病灶。
當孩子出現扁桃體發炎的癥狀,不要盲目吃藥,一定要弄清楚病因,徹底清除抗原。藥物復用只會導致病情加重,非但無法趕走炎症,還會形成「病灶」,引發一系列後遺症。
有什麼辦法可以根治扁桃體炎?
切掉。
扁桃體切除手術是耳鼻喉科的常見手術,就像摘除闌尾和盲腸一樣。成年人切掉扁桃體對身體並無大礙,但也不是所有扁桃體炎都需要切除,畢竟有總比沒有好。
什麼情況下建議切除扁桃體呢?
一是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1年內發病頻次達3-5次,甚至更多。為了避免惡化成慢性扁桃體炎,從而引發一系列併發症,醫生一般會建議切除。
二是扁桃體過度肥大,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影響睡眠和吞咽。
三是扁桃體的良惡性腫瘤。沒錯,扁桃體反覆發炎的不良預後,就是扁桃體癌。它包括乳頭狀瘤、角化症和淋巴瘤等。
既然扁桃體炎四季都多發,那有方法可以預防嗎?
勤洗手,多通風
打噴嚏,捂口鼻
多蔬果,少零食
愛運動,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