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集里有幾個典故: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退避三舍;秦晉之好;問鼎中原。
百度或谷歌一下上面的幾個詞語,你會看到很多精彩的故事和人物,有些比小說和電影還要動人心魄!
春秋五霸里,最不成氣候的就要數宋襄公了, —— 自以為強大,還要會盟諸侯,結果竟被楚國生擒;真正宋楚交戰了,明顯敵強我弱,又不知道揚長避短,沒來由的販賣「仁義」,兵敗泓水,霸業未成,飲恨而亡。
蘇軾寫過一篇《宋襄公論》,建議你一定要讀一讀。
泓水之戰
這個人陰謀、陽謀都玩不轉,在五霸里幾乎可以說是笑話一樣的存在,但是,我以為,從他的經歷中,還是能總結出一些道理,給後人警醒的!
首先是「實力證明一切」。
國與國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乃至個人,皆是如此!
1919年一戰結束,當政的北洋政府雖然作為戰勝國參加巴黎和會,但是被戰敗國德國佔領的山東半島,最後竟然劃給了日本,當時帶隊的外交官叫陸征祥哀嘆:弱國無外交!1919年至今,100年過去了,看看二戰時期的波蘭,二戰後的以色列,現在的伊拉克、敘利亞,當下的烏克蘭……弱肉強食的動物邏輯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改觀!
太大的議題和個人遙遠了些,但是做人一定要足夠的強悍,這個才是重點,不管你身處哪裡,能力就是實力,是你最終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們從不欺辱別人,但務必強大到足以自保,不被別人欺辱,這是底線!中國有句成語是「人微言輕」,它的反義詞有「一言千金」,都是人說出來的話,為何會有不同?說話的人實力不同罷了!
其次是「正義不是肯定就會有好結果」。
現實生活中,好的東西往往也會敗給壞的東西,劣幣時常也會驅逐良幣!
守法的企業一定比不守法投機的企業經營成本更高;投機的小人往往更容易獲利,老實人往往會吃虧;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
生氣嗎?氣死你也沒有辦法,這個世界原本就是這樣的,有好的肯定也有壞的,是一個永恆的矛盾體,看得懂就行,不值得生氣,更不要心理不平衡,能區分對錯和善惡,守得住自己的本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