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再創紀錄,劍指加息75BP?
4月29日周五,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3月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6.6%,略低於預期值6.7%,前值為6.4%,續刷198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為美聯儲2%目標的3倍多。華爾街見聞提及,自2002年起,該指標被美聯儲採納為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
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5.2%,預期值5.3%,前值5.4%,同樣保持在近40年最高水平,但較2月前值略微放緩。

美國的收入水平數據也在同一時間發佈。美國3月個人名義收入環比增長0.5%,但個人名義消費支出(PCE)環比增幅達到了1.1%,幾乎是預期值0.6%的兩倍。隨着支出增速連續三個月超過收入增速,儲蓄率已下滑至2013年12月來最低水平。

在工資方面,3月私營部門工資同比增長12.8%,為去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政府工資同比增長5.4%,低於前值5.5%。

數據發佈後,美元指數短線小幅走高,現報103.26%。現貨黃金短線小幅走低,現報1911.82美元/盎司。美國2年期、3年期國債收益率漲幅小幅擴大,現漲逾11個基點。

通脹居高不下,經濟超預期萎縮,該如何抉擇?
美國商務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美國GDP年化季環比初值萎縮了1.4%,為2020年上半年疫情封鎖衰退以來首次下滑,而且這發生在美聯儲才剛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不久。
再結合3月份美國PCE續刷40年紀錄……這似乎就是滯脹的「癥狀」。經濟or通脹,鮑威爾將如何抉擇?
中金公司分析師劉政寧等分析稱:
從分項數據看,美國一季度經濟並沒有GDP看上去那麼差。美國經濟主要依靠內需,也就是消費和投資,而一季度這兩項表現是比較強的。出口雖然超預期走弱,但美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度並不高,影響相對有限。
鑒於此,我們預計美聯儲不會改變貨幣緊縮的想法,但隨着美聯儲貨幣緊縮深化,美國經濟的內生動能也會逐步減退。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本屆白宮尚未能根據不斷變化的經濟和政治現實調整其國內議程,如果拜登不改變路線,那麼若明年沮喪的選民將民主黨人趕下國會,他將別無選擇。
以史為鑒,1970年代的一個教訓是,當經濟從衰退或接近衰退的狀態中反彈時,通脹仍然過高,在反通脹鬥爭中不堅持到底將導致滯脹,然後美聯儲不得不再次收緊貨幣政策,這樣的循環就會反覆。所以,對於通脹最好「快刀斬亂麻」。然而,依照保羅沃爾克時代「瘋狂管控通脹」的經驗,若快速、大幅加息美國經濟將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的「陣痛」。
那麼問題來了,鮑威爾是沃爾克嗎?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