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安撫:孩子遭遇意外,嚇得大哭的一瞬間,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2022年10月01日19:40:13 熱門 1105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媽媽們心事重總是有道理的,孩子年紀小,時時刻刻都要牽掛着。

擔心他們是不是吃飽穿暖,在學校乖不乖,在所有的擔憂中,最讓媽媽放心不下的就是安全問題

儘管媽媽大部分時間都會陪着孩子,但總有疏忽的時候,有時候意外很難避免。也不能因為擔心,一直把孩子拴在身邊,那樣孩子太不自由。

孩子每天面臨的狀況千變萬化,媽媽覺得自己一定得是超人,才能保護好孩子。

公園散步,不想女兒遭遇「意外」

上周,小悅帶着6歲的女兒去公園玩,本來只想在公園散散步、晒晒太陽。可孩子閑不住,看到其他小孩都在玩,就不想和小悅待着。

公園裏面有很多遊樂設施,不過大部分孩子不能玩,只有旋轉木馬、蹦床、碰碰車這些可以嘗試一下。

小悅帶着女兒玩碰碰車,一開始她還有點害怕,要小悅陪着,後來看到其他小朋友自己也能開得好,她也想試一下。

失去小悅的保護後,女兒開得很穩,轉彎、倒車流暢。小悅見狀也在一邊開心地喊着「女兒真棒」。

不想話音剛落,女兒就遭遇了意外,車子突然失控加速,撞上旁邊的護欄後又反彈回來,撞到了其他車。

恐懼安撫:孩子遭遇意外,嚇得大哭的一瞬間,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女兒被嚇得根本就沒想到要控制車,小悅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沖了上去拉住了車。女兒一開始只是被嚇呆了,看到小悅之後,立馬抱住她大哭

哭了許久後,總算有些緩和的跡象,小悅本想用冰激凌安撫她,沒想到孩子根本沒心情吃。

小悅只好帶着女兒回家,晚上睡覺時,好像仍未從白天的恐懼中回過神來,女兒睡前一直拉着小悅不肯放手,睡着後也緊皺着眉頭。

恐懼過後,仍可能「十年怕井繩」

這種恐懼遠未結束,往往存在着更多後遺症,以後只要提到坐車,女兒就哭鬧着不肯上車,就算勉強讓她坐爸爸的車,也緊張得一動不動。

更有段時間,女兒就連幼兒園的校車都不願意坐,小悅只能騎車單車送她上學。

小悅覺得有些擔憂,女兒難道對車的恐懼就不能解除嗎?畢竟,不可能一輩子不坐車,可女兒現在看到車的玩具,都會繞道走,要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

其實,像小悅女兒遇到的情況,很多孩子也碰到過。當孩子碰到意外時,當下會受到很大驚嚇,他們又不會像大人一樣自我調節,很可能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恐懼安撫:孩子遭遇意外,嚇得大哭的一瞬間,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孩子遭遇意外驚嚇後,容易陷入噩夢和緊張情緒的困擾,如果表現得很嚴重,就要考慮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可能性了,一般容易出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

孩子嚇得大哭的瞬間,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既然孩子沒辦法獨立解決問題,父母就要想辦法幫助他們。孩子遇到意外,第一反應是恐懼。

在事情剛發生的時候,父母如果能夠及時扭轉孩子恐懼的心理,進行恐懼安撫,孩子受意外影響就很小

比如女兒在遇到撞車事件後受到驚嚇的瞬間,小悅不應該讓孩子沉浸在悲痛里,給孩子想「碰碰車太可怕了,我再也不要玩了」的時間,而是要及時止損。

應該做的是先讓孩子緩和情緒,比如帶孩子去觀看有趣的活動,公園裡有大人蹦極,讓孩子觀看並感受到這種冒險的刺激。

冰激凌這種溫和的撫慰不能引起孩子注意,那就只能試着用比較強烈的情緒來代替恐懼。最重要的是,孩子如果躲在恐懼里不肯出來,父母就算花大力氣也要將她拉出來。

像小悅一樣,讓孩子由着性子來,當然只會覺得害怕,畢竟人的天性就是容易沉淪。懶惰也好恐懼也罷,都容易越陷越深

人的美好天性勇敢,代表着突破的精神,面對恐懼不要害怕,要用勇氣去戰勝它。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孩子成為勇敢的人。

若孩子已經「創傷後應激障礙」,有兩大方法

一、進行心理暗示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研究:他們讓一群孩子試着走鐵索橋。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件比較有挑戰的事。

為了證明心理暗示的作用,在出發之前,心理學家對其中一半孩子說:「你們是最棒的,要相信自己能通過去」,而另一半孩子則沒有受到這種鼓勵。

當孩子們正式走鐵索橋時,那一半被鼓勵的孩子,大部分都穿過了鐵索橋,而另一半沒被鼓勵的孩子大部分都沒有通過,可見積極暗示對人的影響非常大

  • 先轉移孩子的恐懼注意力

當孩子已經被恐懼支配,父母可以試着將恐懼轉移,改變孩子的想法。

比如一位家長在網上發文說,自家孩子要參加體育測驗,必須考跳繩,可孩子以前因為跳繩被絆倒過。後來只要看到繩就覺得害怕,覺得自己一定不行。可是體育測驗是逃不開的,那要怎麼辦呢?

  • 在孩子的一旁鼓勵

這時父母可以在旁邊幫助一把,多鼓勵孩子跳繩,讓孩子相信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恐懼安撫:孩子遭遇意外,嚇得大哭的一瞬間,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只要孩子試着跳了,媽媽可以說:「真棒啊,明明就很會跳繩啊,平常幹嘛不跳?」語氣誇張點沒關係,最重要是哄得孩子高興。

如果正好碰上失誤,不要讓孩子陷入焦急情緒,可以開玩笑地說:「你是故意表演給我看的嗎?」之類轉移焦點的話,孩子會隨着媽媽的話想,也就不會糾結於摔跤的事了。

對這位家長來說,幫助孩子戰勝跳繩的恐懼,需要做的是多鼓勵孩子跳繩,創造輕鬆的氛圍,不計較結果,才可能讓孩子重新接受

二、幫助孩子重新經歷一次

很多孩子經歷意外後,會表現出心神不安、緊張等情緒不穩的狀態。其中一部分孩子長時間受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大部分孩子在碰到意外後,情況不會嚴重到這個程度。但若是真碰上「創傷後應激障礙」,父母想讓孩子不再恐懼,可以讓他們重新經歷一次意外。

對有自控力的大人來說,通常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可孩子不一樣,他們碰到意外,受到的驚嚇感受是成年人的數倍。

因此,孩子抗拒意外發生時的一切,看似是在抵制恐懼,實際上內心的恐懼正在肆意蔓延

要趕走恐懼,首先得面對恐懼,越害怕什麼就越要衝破心理障礙,戰勝它。

恐懼安撫:孩子遭遇意外,嚇得大哭的一瞬間,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 天天要聞

當孩子練習騎單車,踩到上坡時因為力氣不夠重重摔了一跤後,對騎單車一事,就閉口不提。

要讓孩子不怕騎單車,父母可以帶着他們重新沖一遍上坡,父母可以先扶着點,孩子覺得不再害怕後,再放手讓孩子自己騎。

很多意外造成的創傷其實都可以彌補,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找對方法,不要任由孩子陷入恐懼。如果總是束手無策,這樣孩子長大後想要從恐懼中解脫,只會難上加難。

更重要的是及早預防,盡量避免讓孩子受到驚嚇

學會戰勝恐懼重要,加強安全教育意識也很重要。如果只是每次等待意外發生,再花大量時間精力去面對,這樣的成長成本實在太高。

家長要盡量做到,讓孩子在事情發生之時,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應對意外的能力,實在覺得應付不來,再通過事後彌補。

父母培養孩子安全意識,也可以為自身減輕壓力。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要操心的孩子,但有聰明的孩子和勇敢的孩子。在他們感到恐懼時,請父母多給予關心吧。

參考資料: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B%E4%BC%A4%E5%90%8E%E5%BA%94%E6%BF%80%E9%9A%9C%E7%A2%8D/5445960?fr=aladdin

2.https://baike.pcbaby.com.cn/long/75089.html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育兒團隊,在懷孕或是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問題和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在這裡得到滿意的答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