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火火,周二的A股不一般,四大股指全紅收盤。
滬指漲1.19%,報3186.43點,
深成指漲1.92%,報11527.62點,
創業板指漲2.33%,報2405.08點,
科創50指數漲3.37%,報1035.32點,
1.19%+1.92%+2.33%+3.37%=8.71%,這是A股交出的優異成績單。

今日A股開盤漲跌不一高開,盤初市場震蕩,創業板指一度跌超1%,隨後股指企穩震蕩上行,深成指、創業板指漲超1%;午後A股漲幅進一步擴大,滬指漲超1%,創業板指漲逾2.5%,科創50指數更是大漲3%。
MSCI中國指數等多隻指數調整結果盤後正式生效,北向資金集合競價加速凈流入,中國神華、圓通速遞、君實生物、廣汽集團、揚農化工等多股尾盤拉升。




以每日額度餘額口徑,北向資金收盤凈流入近197億元,尾盤一度凈流入350億元;以買賣成交額口徑,北向資金凈買入近139億元。

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9362.2億元;17股跌停,近3400股上漲。

行業板塊方面,風電設備、半導體、光學光電子、食品飲料、消費電子等漲幅居前,汽車整車、教育、煤炭行業、工程建設、工程諮詢服務跌幅靠前;


題材方面,3D攝像頭、轉基因、乳業、無線耳機、蘋果、MLCC、OLED、PCB等概念活躍。

國企改革概念維持熱度,冠豪高新、粵傳媒、深賽格、廣州浪奇、東方電信、東風汽車、中遠海科、中光學、五礦發展、力合科創、中成股份、數源科技、瑞泰科技、保變電氣、國電南自、寶塔實業、高鐵電氣、錢江水利、英力特、永安林業、大慶華科等漲停;

消費電子板塊升溫,水晶光電、長盈精密、興瑞科技、歌爾股份、和勝股份、東山精密、五方光電、科瑞技術、國光電器、英集芯、鵬鼎控股漲停;

突發!新冠大牛股工廠爆炸 股價閃崩
31日早盤,新冠大牛股美諾華盤中閃崩跌停。不過,臨近午盤,美諾華打開跌停板,截至收盤報40.16元/股,下跌5.75%。

今天早上,網上多個視頻發佈,疑似浙江美諾化藥物化學有限公司出現火情,現場濃煙滾滾,且出現明火,並伴有爆炸聲。

據紹興消防發佈,2022年5月31日9時23分,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十三路的浙江美諾華藥物化學有限公司起火。接警後,紹興市消防救援支隊立刻調派救援力量前往處置。目前,滅火救援工作正在進行中,無人員傷亡。

中通客車尾盤漲停實現13連板
中通客車尾盤再度漲停,實現13連板,股價報15.02元/股,區間漲幅超過246.1%,區間成交額高達100.72億元。

從5月份以來,中通客車在官方多次發佈消息表示,公司研發製造的核酸檢測車一次性交付了18台核酸檢測車,包括12米和13米兩款核酸檢測車型,其中13米車型為中通客車首次交付的最新產品。
9日,中通客車在深交所互動易回復中表示,目前銷售的產品有12米、13米兩款核酸檢測車,全部達到P2+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搭載醫療專用空氣調節系統,配備高效新風過濾系統、醫療給排水系統,全自動PCR分析系統,5G信號傳輸等,具備隨采、隨檢、隨上報的功能。
在常態化核酸檢測的前提下,中通客車已成功落地的核酸檢測車項目引燃了資本炒作熱情,根據東吳證券估計,若未來國內全部大城市均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其設計人口將超5億人,每月檢測費用上限將達到1212億,對應支出將達1.45萬億/年。
重磅消息落地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常態化
A股今日紅火的表現,也與之前重磅消息的落地有關。
5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要確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實施完成,國務院常務會確定的穩經濟一攬子政策5月底前都要出台實施細則。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包括了六個方面33項具體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
其中直接涉及A股市場的政策包括,要科學合理把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IPO)和再融資常態化。支持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規推進符合條件的平台企業赴境外上市。督促指導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各基礎設施全面梳理收費項目,對民營企業債券融資交易費用能免盡免,進一步釋放支持民營企業的信號。
其他重要政策包括:
財政政策方面,文件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範圍,明確兩個時間節點。要求加快今年已下達的3.45萬億元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并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
貨幣政策方面,文件提出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繼續新增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將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的資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即由人民銀行按相關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增量(包括通過延期還本付息形成的普惠小微貸款)的2%提供資金支持。
在平台經濟方面,文件提出,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出台支持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前提下設立「紅綠燈」,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以公平競爭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平台經濟的穩就業作用,穩定平台企業及其共生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預期,以平台企業發展帶動中小微企業紓困。
穩崗就業方面,文件提出,優化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進一步提高返還比例,將大型企業穩崗返還比例由30%提至50%。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並參加失業保險的,可按每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具體補助標準由各省份確定,與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不重複享受,政策執行期限至今年底。
文件還提出,優化企業復工達產政策。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要建立完善運行保障企業、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連續生產運行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重點外貿外資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重點企業復工達產「白名單」制度,及時總結推廣「點對點」運輸、不見面交接、綠色通道等經驗做法,細化實化服務「白名單」企業措施。
文件還提出,抓緊推動實施一批能源項目、加大對物流樞紐和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加民航應急貸款額度1500億元,支持航空業發行2000億元債券、加快推進一批論證成熟的水利工程項目、研究今年內對一定排量以下乘用車減徵車輛購置稅的支持政策。
券商員工討薪郵件廣為傳播
5月30日,一封針對年終獎的討薪郵件截圖在證券業廣為傳播。
發信人自稱滬上某券商的普通員工,其在郵件中表示:目前已行至2022年中,2021年各部門的考核早已完成,但2021年年終獎遲遲未發,員工亦不清楚何時發放。「面對高昂的房貸、車貸、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的剛性支出,全家時常夜不能寐,持續加大的貸款斷供的擔憂如噩夢一般揮之不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郵件刷屏之際,另一封員工郵件也在業內廣為流傳。該郵件稱:「今天相信各位領導也看到了員工發送的郵件,實在是代表了廣大群眾的心聲!這幾年,年終獎越發越晚,並且從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發放,我們普通員工本身就拿着微薄的月薪,每年等待着年終獎來解決全年的大額資金需求。」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家大型券商遲發年終獎,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現在年終獎額度核算越來越複雜。與許多考核指標相關聯,意味着很多係數加加減減的博弈。另一方面,一些公司本身的獎金額度,還需要股東方來核定。這裏面需要不少的會議和決議,再加上數據的堆積計算,時間自然就拉長了。」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