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微信公眾號「一號哨位」

當杜富國走進機場安檢通道的時候,他半轉身揮了一下胳膊。
其實他揮別的並不是我們目送的方向。
他看不見,卻知道那是一個告別的時刻。
他在盡最大的可能「照顧」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如他所說,「我就是一個正常人,只不過換了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從機場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憶這些天和富國的相處。當我想起他的時候,我想起的不是一個英雄,而是同一個隊列里的戰友,一個讓人時常惦念的朋友,一個兄弟。


杜富國負傷前的照片
一
中國人民大學邀請杜富國給2022級新生分享他的故事。9月9日晚上,學校派我和十多位有過參軍經歷的老師同學去首都機場迎接富國。
剛見到他的時候,大家都有些沉默,我們不知道第一句招呼該怎麼打,甚至忘記了來前準備好的鮮花。
當面對面見到他的時候,才真正意識到四年前的那場重創如此真切地作用在了一個年輕人的身上。心裏有一種突然降臨的悲傷。
同時失去雙眼和雙手,我無法想像一個年輕人該如何承受如此大的絕望。
2018年10月11日,那時他還不到27歲,剛剛完婚,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年紀,他還沒來得及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去經營人生。
「富國班長,人民大學歡迎你啊,學校讓我們這些從部隊退役的老師和同學來機場接你。」
富國不停地說著「謝謝,謝謝你們……」


或許他已經經歷過多次這樣的場合,他能感受到對方的不知所措,他努力着讓氛圍回歸日常,回歸到老朋友見面,或者是網友見面。
在回來的車上,我試着幾次緊閉雙眼體會富國所經歷的傷痛片段。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一切想像出的絕望都瞬間消失,我想像不出一個人將如何面對這漫漫長夜。
富國這次在人民大學分享的主題是「浴火重生」,不是他一個人講故事,而是一個集體,有他的父母,他的戰友,他的老師,還有受他影響參軍的學生,從外地趕來。

我想這應該是支撐他「重生」的「必要條件」吧,在漫漫長夜裡他並不是單兵掘進的孤勇者,有一束束光照在了他的身上。
他說:「你們就是我的眼,你們就是我的手。」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中國人民大學2022級新生
二
他的戰友跟我說過一個細節,讓我找到了富國「重生」的起點。
那是在杜富國負傷後的第38天,醫生和部隊領導決定告訴他全部的傷情,不再迴避他永遠失去雙眼的事實。
當時還靠在床頭有說有笑的杜富國瞬間沉默了,沒有人敢打破病房裡的安靜,甚至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幾套「方案」,心理醫生已經等候在門口。
許久之後,杜富國緩緩地說出一句話:「我知道了,請大家給我一點兒時間。」
我想那一刻,他人生的「雷場」才算真正鋪開。
我無法想像那種無邊的絕望,那之後會有多少個不眠之夜。
半個月後,富國作了一個自問自答。
——「一個戰士在戰場上倒下去,他還活着,應該怎麼對待他?」
—— 「不要管他,也不要扶他,讓他自己站起來!」
他排掉了人生「雷場」上那顆最險惡的雷。
有一個新入學的同學說:「我們剛剛走進大學,被稱為新生,看到今天站起來的杜富國,我才理解什麼是『新生』,像他那樣浴火重生,一個倒下的戰士重新站起來,才是真正的『新生』!」


三
有人說,「所有的堅強都是溫柔生的繭」,我在富國身上理解了這句話。
軍人的堅強除了來自他身份賦予的使命,還有他對自己所守護的人的溫柔。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挺過病房裡那一個個獨自度過的夜晚,我想他一定在想爸爸媽媽,在想他的愛人,在想他的弟弟妹妹,在想他的戰友,還有遠方無數惦念他的人,他一定在想如何讓自己不辜負。
他或許想到了一個答案:不辜負,就是最好的溫柔。
這些天在和富國聊天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聰明、謙遜、善解人意,他還很幽默,和戰友、家人視頻聊天的時候,他還時常開點小玩笑。和他講起一些網絡段子和熱梗,他也會跟你一起笑。
他真的是一個特別特別好的人。
一個值得交的朋友,一個靠譜的兄弟,一個可託付的戰友,一個堅強又溫柔的人。

9月14日晚,一位從人民大學畢業的學生(退役大學生士兵)趕到富國所住的賓館看望他,他說他代表家人給富國送一束花。
四
有一個網友發問:讓經歷過重創的他把傷痛再講一遍,這難道不是對他的殘忍嗎?
讓富國不再講述那段經歷,在我看來,這似乎是一種把海水魚放生到淡水湖的「善良」。
如果多了解一些他的故事,或者離他更近一些,可能不會這麼問。
我們可以試着想像一下同時失去雙眼和雙手的孤獨與絕望。所有的聲音,無論是充滿掌聲鮮花的歌頌還是安靜地和他說幾句話,都是對他的善良。
他從絕望與劇痛中點燃了火種,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身邊很多人,這火種必須傳遞、分享下去。
其實,這是我們彼此給予的善良啊,我們在和他一起彼此治癒。
我們是他的雙手和雙眼,他也是我們疲憊生活的一束光。

五
學校聘請富國作為「榮譽輔導員」,我們在製作聘書的時候犯難了。
我們設計做了幾版,子強老師說總覺得缺點什麼,還不夠走心。
後來他說,我們做一個可以「聽得見」的聘書吧。
讓人民大學的學生把聘書的內容錄成音頻,永久保存在學校的服務器上,讓富國可以聽見。



在送富國上飛機前,我們把這本可以聽得見的聘書交給了他。
我想,這也是我們彼此之間的點亮吧。
謝謝富國的堅強,也謝謝富國的溫柔。
未來的路還很長,願我們成為照亮彼此的那盞燈。
來源: 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