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蔓延
當前仍處疫情特殊時期
目前香港已累計確診病例973例
對此香港和內地均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最近也看到不少小夥伴在問
現在能去香港辦事或買東西嗎?
有哪些口岸是開放的?
內地入境香港需要隔離嗎?……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
窗妹從官方渠道為大家梳理了最新相關情況
一起來看看
入境香港的最新防控措施
各口岸開通情況
這些人員不能入境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規定,以下情況不能入境:
1.身份證為湖北居民,或抵港14天內去過湖北的非香港居民;
2.從韓國入境香港的非香港居民,或抵港前14天曾經去過韓國的非香港居民;
3.抵港時所持簽證有效期不足14天的。
持這些簽注的可入境香港
1.持有探親簽、就學逗留、其他特別簽注(涉及治病、探望危重病人等赴港理由)
2.簽注有效期14天以上的即可入境香港。
提醒:入境香港後,需接受14天強制隔離。
也就是說內地居民的
港澳通行證自由行簽注、商務簽注
及中國護照在港逗留期限是不足14天的
即這不滿足入境香港隔離14天的要求
在口岸入境香港時這將會被直接拒絕入境
此外從防疫初期到現在
香港始終採取了從嚴的入境政策
入境香港的檢疫隔離措施
1.實行健康申報
從內地入境香港的人士,需要在口岸填寫健康申報表和強制檢疫令。
圖片源自香港衛生署
2.根據入境香港人員類型實行不同的檢疫隔離
概括來說
目前不管是香港居民、內地人士還是外國籍遊客
從內地入境香港,都必須接受強制隔離14天
另外疫情期間,當你有相關問題時
可致電以下香港相關部門進行諮詢
入境香港相關諮詢電話
諮詢電話
香港機場:+852 21818888
香港機場入境機場管制站:+852 21831281
香港入境事務處:+852 28246111
香港衛生署查詢電話:+852 29618989
了解完
香港方面目前出入境和防控政策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
內地方面的相關通行政策
即從入境香港後再返回深圳
具體都有哪些舉措
入境深圳的最新防控措施
口岸開通情況
從3月27日6時起
深圳進一步加強防控措施
從深圳口岸入境人員一律集中隔離
入境深圳的檢疫隔離措施
1.實行健康申報
- 目前,深圳全面啟動健康申報制度,所有入境深圳人員都要填寫健康申明卡。
2.全部入境人員都要做核酸檢測
3.全部集中隔離14天
4.未參保患者醫療費原則上自理
也就是說
不管是港澳台居民,還是持港澳通行證的人員
或是持護照在深圳口岸中轉的旅客
在深圳口岸入境一律集中隔離和需接受檢疫
入境深圳的相關諮詢電話
廣東省24小時中英雙語熱線電話:1258088
深圳市政務服務熱線電話:0755-12345
當前處於疫情特殊時期
內地入境香港會面臨14天的隔離
同時返深後也需要進行隔離
所以建議大家盡量避免前往
疫情期間,出入境還有這些要知道
旅行簽注目前暫停辦理
目前,廣東全省出入境部門暫停辦理以下業務:
1.暫停受理、審批、簽發內地居民赴港澳旅遊簽注(含團隊旅遊、個人旅遊、深圳「一周一行」)。
2.同步關停自助機、網上服務平台等受理渠道,恢復時間另行發佈。
持旅行簽注現在不能入境香港
1.我們大多數人平時辦理內地去香港的簽注,一般為旅遊簽注,只有7天有效期,這不滿足當前的入境香港要求,會在口岸被直接拒絕入境。
2.只有持探親簽、就學逗留、其他特別簽注,且有效期為14天的簽注才能入境香港。
當前出入境政策調整頻繁
當前,為應對和防控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入境政策調整頻繁,要密切保持留意相關信息。
如果你確需近期需要前往香港
這裡要告訴你們的是
目前深圳推出了特申通道赴港簽注
只有符合以下這些條件的人才能申請
深圳推出「特申通道」赴港簽注
「據深圳公安消息,從2020年2月17日起,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推出了疫情防控期間特別申請通道。
其中符合條件的人員
可通過特申通道預約辦理赴港簽注
特申通道的申請範圍
1.申請探親簽注
探望在香港定居、長期居住、就學或者就業的以下6類親屬:
- 配偶
- 父母或者配偶的父母
- 子女或子女的配偶
- 兄弟姐妹
- (外)祖父母
- (外)孫子女
註:僅限持有效往來港澳通行證在深圳市再次申請探望在香港定居、長期居住、就學或者就業的同一親屬。
2.申請逗留簽註:
具有以下6類情形之一併經香港有關部門批准的人員,可申請:
赴港就學、就業、居留、培訓、隨任或以受養人身份赴港依親。
操作指引
第一步:
點擊申請入口,並選擇【出入境業務】 -【赴香港探親/逗留(特申通道雙向速遞)】標籤頁入口,如圖:
第二步:
查看申請協議書並填寫申請信息,如下圖:
第三步
點擊【確認提交】彈出信息預覽頁面,確認信息無誤後,點擊【提交】。提交成功後,準備好相關材料,等待郵遞員上門收取就可以了。
深圳「特申通道」諮詢電話
諮詢熱線電話:0755-84465490
以上內容已儘力確保為最新消息
當期出入境政策調整頻繁
如有與現場或實際不一致的
大家請以現場實際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