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2022年09月30日16:12:22 熱門 1534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左六起陳時與鄒昌熾、嚴士佳、魯濟恆,左一起胡競存、方宗漢、劉紹書等中華大學名師合影


  「陳校長在武漢辦了一個中華大學,並設有大、中、小學三部。像這樣完善的學校,中國確實罕見。我們知道陳校長熱心教育的精神與慘淡經營的情況,特別佩服!」這是在華中師範大學與武漢市黃陂區在二程書院首發《中華大學校長陳時》時,筆者重溫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話語。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華中師大與黃陂專家齊聚二程書院首發《陳時》_20220513_

  毀家興學

  說到陳時的辦學源頭,可追溯到書院教育家、程朱理學奠基人程顥程頤(世稱二程)。因二程生長於黃陂、學於斯,自宋代起這裡相繼建有雙鳳亭與二程書院等。而二程書院既曾與濂溪、南嶽、嶽麓等書院齊名,又是陳宣愷(1847-1917)陳時(1891-1953)父子早年讀書的故址。1891年4月23日陳時生於湖北黃陂望族,本名作毅,號叔澄;其父陳宣愷為清末舉人,人稱「陳員外」,歷任蘄州學正、湖北參議會議員等。陳時的15個堂兄弟中,三人留學日本,其十哥陳仇九則致力於實業興邦,投資修建了黃陂第一條鐵路與公路。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中華大學首任校長陳宣愷訂立的《私立武昌中華大學章程》首頁

  留日加入同盟會時,孫中山告誡陳時:「革命的基礎在於高深的學問,學問為立國之本。」陳時認為,只有大學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高深學問的人才。所以,他取名「映寰」明志,將為國育才、振興中華作為人生目標。1910年,經陳時建議,其父仿效日本私校學制在武昌創辦了中華學堂,校名取自「振興中華」。

  學成回國後,陳時不忘初心,參加了武昌首義,出任湖北軍政府財務秘書。而民國副總統、湖北軍政府大都督黎元洪又是陳家姻親。在常人看來,陳時完全可以憑藉其背景與家族財力,在政商界大顯身手。

  「社會事業,在今日非常緊要。」這是孫中山1912年4月訪問武漢演講的要旨。陳叔澄心領神會,認為民初最要緊的社會事業,就是「以教育為陶冶共和國民要圖」。於是,他又取名「陳時」,意在表達「教育強國、正逢其時」的決心。並說服其父陳宣愷昆仲一不依賴官府、二不依賴洋人,先後變賣田產三百石(約1800畝),趁辛亥鼎革之機,於1912年5月13日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本科大學——私立武昌中華大學。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裴高才收藏的陳時肖像(原載中華大學校刊-1976年藏)

  同時,陳時還響應孫中山號召,與湖北同志一道投身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競選,以制衡北洋軍閥。並於1913年春,他在湖北選區高票當選為第一屆國會眾議院眾議員。

  篳路藍縷

  民初的「首義之區」,是南方革命黨與北方袁世凱集團的角斗場,暗流洶湧。對於陳時父子教育興邦,有人卻嘲諷陳宣愷純屬「嘩眾取寵」;譏諷陳時「自不量力,志在做官」。他們甚至在陳時更名上大做文章。

  事情是這樣的。陳家按照族規,將陳叔澄留日期間之「陳映寰」改為「陳時」,並載入續修《陳氏宗譜》中;而重新續修宗譜需要一筆資金,陳宣愷捐資萬元理所當然。同時,議員競選期間,陳時父子依慣例在中華大學競選總部以「流水席」款待選民三天。於是,那些人便羅織「續修宗譜更名,賄賂省議會與選民」的罪名控告陳時。迫使審判廳裁決:陳時「當選無效」。陳時據實上訴,而在纏訟過程中,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當選不久竟然取締國會,導致此案不了了之。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蔡濟民珍藏、現捐獻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九角十八星旗原件

  無獨有偶,業已分化的革命陣營內部,有人無端指責陳時身為同盟會會員,是章太炎「革命軍起,革命黨消」的代理人;有人甚至懷疑陳時投入到與黨人漸行漸遠的黎元洪懷抱。

  「任爾東南西北風,咬住青山不放鬆。」面對來自不同陣營的明槍暗箭,陳時父子雖然感到苦惱與憤怒,但他們心底無私天地寬,苦心經營「中華」,用辦學業績說話。

  當時的湖北是國立、私立與教會大學三分天下。國立大學由國家撥款、教會大會有洋人資助,只有中華大學,僅靠陳家捐資維繫,杯水車薪,舉步維艱。為此,陳時初遷武昌時,以租房偏居一隅。黃陂樓房變賣辦學後,一大家人遷居武昌,才在學校所在地曇華林買了一棟舊房。為節省開支,家裡的地板腐爛了也不更換,只在上面加一塊木板將就着用,被人戲稱為「橡皮地板」。

  同時,陳時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集思廣益,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襄助中華大學。他採納華僑校友梁紹文的建議,兩度跨洋過海,為學校籌措到第一筆海外捐資;每年大年三十除夕夜,人們大都在家「守歲」,他卻提着禮品,前往那些全力支持學校發展的教職員工、社會賢達與資助辦學的人士家裡拜年。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私立武昌中華大學校門(舊址位於今武昌文華中學)

  為了讓名師的實際收入不低於外校,陳時特許名師適度在外兼職。在他的感召下,創校元老、國學大師與教育家劉鳳章、李式金鼎力相助,延攬了魯濟恆、鄒昌熾等名師來校任教,教學相長。1916年底,教育部派專家對中華大學的辦學質量進行了全面視察與評估,其考察報告云:「視察時,大學商科授英文、商業史,教員稽岑孫,講解尚明了。……預科三年級生授國文,教員方彥恂講述文體源流,頗有條理。……綜觀該校編製,教授尚無不合。」

  次年6月,教育部首次舉行全國公私立大學選拔留學生統考,中華大學有5名績優生被錄取,一舉奪得了全國高校的團體亞軍。有感於陳時的辦學興邦,武昌鄉紳安俊卿特地向中華大學捐贈了東山(俗稱小龜山)全部地皮,作為大學的建築用地。

  名師治校

  校訓是一個學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辦學之初,陳時結合中國書院教育與日本私校的特點,制定了中西合璧、德才兼備的「成德達材,獨立進取」的校訓,教授治校、培植學問報國的校風學風。為陳時的真誠所動,海歸名師鄒昌熾、嚴士佳等均甘願追隨陳時左右同鑄「中華」豐碑。嚴士佳如是說:「我到中華大學來,確實排除了一切外來的誘惑,願與陳時校長共甘苦而不去。我想,換一個位置可能錢多一些,可是『袁大頭不會對我發笑。而我的學生在街上碰到我,老遠就笑眯眯打招呼:嚴老師,我陪您老人家干一杯吧! 每想到此,我感到其樂融融!」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陳時親筆題中華大學校訓1943

  弟子余家菊在鄒昌熾調教下、憑藉英文功底考取了官費留學英國,走上教育興國之路。余家菊回憶道:「鄒先生是宜昌人,我的英文知識完全歸功於他。我21歲便翻譯英國羅素所著《社會改造原理》,這本書很受國人注意。」王亞南在陳時與嚴士佳的啟迪下,勤工儉學,後來成為著名經濟學家與教育家。

  自1916年5月起,陳時開設中華大學「名家大講堂」,對各類學派兼容並包,出現了國學、馬克思主義、國家主義等百位中外名家在這裡「爭鳴」。形成了「華蔡孑民,軍蔣百里,政顧維鈞,杜威哲學,康梁史經,一時鴻博,靡不蒞臨」的盛況。其中,有兩位身份獨特的學者聯袂開講:一位是身穿袈裟的佛教大師月霞法師,另一位是聲噪中外的國學大師黃侃。「和尚登上了大學講壇」頓時引起了轟動,甚至非議。

而陳時認為,佛學是中國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特在中華大學中國哲學門新增課程宗教學,並聘請在佛教界與學術界已負盛名的月霞法師和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黃侃來校講佛論教。即,由月霞法師主講、黃侃教授助講,如此黃金搭檔產生良好的講學效果,終使「請和尚上課」的鼓噪銷聲沉寂。

  1920年11月,陳時與余家菊又促成美國名哲約翰·杜威(John Dewey)博士到校演說。杜威所講「實業教育」論,至今仍具現實意義。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小說月報》泰戈爾號封面(第十四卷第十號)1923.10


1923年盛夏,陳時作為中國代表在舊金山出席「萬國教育會議」期間,又因交誼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著名教育家泰戈爾,促成1924年5月25日泰翁應邀來漢演講。陳時設宴款待時,泰翁介紹了在京過生日梅蘭芳主演《洛神》助興,梁啟超為其賜中文名「竺震旦」。「竺」即指「天竺」印度;「震旦」是印度對中國的舊稱! 次日,學貫東西的泰戈爾與辜鴻銘聯袂走進中華大學講堂。

陳時介紹,泰翁讓東方神韻響徹西方雲霄,問鼎諾獎的《吉檀迦利》,曾被譽為「精神生活的燈塔」。泰氏的激情演說,由徐志摩現場翻譯,要意是:我看着你們年輕的面目,閃爍着聰明與誠懇的志趣!此次我來中國不是傳教,唯有從精神文明實地修養來宣傳一番!

在互動環節,哲學系學子問辜鴻銘是怎樣評價泰戈爾及其哲學思想?「怪傑」辜鴻銘則說,泰氏的學術觀點「過於華麗多彩」,大家「仍應堅信偉大的哲人孔子」。繼而,他又話題一轉,讚歎了泰氏的東方神韻融入西方文學之中。1924年6月出版的《小說月報》第15卷第6號,闢為「泰戈爾」專號。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右起彭南生與裴高才於華中師範大學拜謁陳時漢白玉塑像

  烽火弦歌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陳時率師生作捍衛國土宣誓時,結合史詩《長恨歌》《石壕吏》即席吟誦七絕一首抒懷,詩云:「莫誦當年長恨歌,人間到處有銀河。石壕村內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1932年春,李頓率國際聯盟調查團來華調查「九一八」事變實況。調查團抵漢,陳時在主旨發言中,以自己的留日背景,介紹了中日兩國人民共同反對日軍的侵略行徑概況,以及中華大學師生公開通電《本校致外交部轉國聯調查團電文》,望調查團傾聽中國人民的正義呼聲,制裁日本侵略者擾亂東亞和平、蔑視國際權威之暴行。經鄒昌熾翻譯後,李頓聽後回應說:

「我們此次到武漢來,及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觀察,了解到了中國社會各界強烈要求維護國權的呼聲……」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中華周刊》報頭之孫中山像與「總理遺訓」1930.3.29

  武漢成為中國抗戰臨時中心期間,陳時一方面組織師生投身抗戰宣傳,同時邀請蔡元培、馮玉祥陳立夫、范長江、王亞南等來校演講,還籌組抗戰教育會,籌備西遷辦學。

  當時,國民政府無暇顧及私立大學搬遷,中華大學的搬遷與重建只能自行解決。其間,陳時收到了日本外交官重光葵的親筆信,他以老朋友的身份要求陳時留在武漢辦學、共建「東亞共榮圈」。而負責攻略武漢地區的岡村寧次,青年時和留日的陳時有過詩詞唱和,也通過相關渠道拉攏陳時「合作」。


一身正氣的陳時認為,這些「朋友」是對他人格的侮辱! 更與自己投身辛亥革命與做人的原則相悖,更對不起「中華大學」四個字! 於是,他引經據典地電復重光葵。云: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決不會以個人的私交叛國投敵,我與我的同胞會團結一心抗戰到底,直到收復失地!」

  同時,陳時用黃陂方言告誡家人與弟子:「丟醜賣國」的事決不能做! 而應牢記文天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的千古名言,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中華大學校友、《黃河大合唱》詞作者張光年為先師陳時百年華誕題

  弟子張光年正是早年在中華大學受反帝抗戰教育熏陶,武漢淪陷後率抗敵演劇隊又目睹黃河船夫號子所感染,便激情創作了朗誦詩《黃河吟》;冼星海聽後倍受感動,抱病為此詩譜曲,即引起轟動效應的《黃河大合唱》。如此珠聯璧合,鑄就了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

  西遷巴渝,一波三折。陳時先將學校遷往路途較近的宜昌後坪小溪塔。哪知,僅復校三周,日機對鄂西宜昌一帶狂轟濫炸,無法在此繼續上課。陳時只好安排員工再把這些東西裝箱用木划子分批往長江上游運,快到重慶時,木船上不去,只有用人來拉縴,師生員工有的坐木船,有時下來步行,輾轉來到重慶。

  中華大學遷重慶廟堂辦學,仍常遭日機轟炸,死亡時刻威脅着師生。於是,陳時組織師生自己動手在校園旁的塗山石壁處,開闢了一個容納三百人的馬蹄形防空洞,每當防空警報響起,師生員工就近進洞躲避,初步緩解了驚慌心理。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流寓重慶禹王廟的中華大學校門

  「糧道街缺糧,米市街乏米。」頗有諷刺意味的是,中華大學武昌校區位於糧道街,重慶校區又是米市街道,但陳時常常為學校無米下鍋發愁。在重慶完全陌生的環境里,經濟拮据,借貸無門,困窘幾乎使陳時無法承受。他曾回憶:

「我辦中華大學,好比佛教建寺,開頭我是大護法,大施主,同時當上了方丈。不久就遠出化緣,抗戰時等於掛單,沿門托缽!」

為了讓貧困學生生活有着落,陳時就發動學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所以,學生大都按自己的專業或在中小學代課,或當家教,或在銀行、企業兼做會計等。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裴高才、陳齊著《中華大學校長陳時》書影,華中師大出版社2022.1

  流寓巴渝七年間,陳時堅持五育並舉方針,始終將愛國教育列入首位。學校成立了京劇團、話劇團與大地合唱團等,寓教於樂。他還親自執筆為中華大學創作了意境深邃,氣勢磅礴的校歌歌詞。歌詞云:

「江漢湯湯,大別蒼蒼,武昌首義放出五千年歷史的光芒。中華大學隨中華民國同年誕降,達材成德,三民大同,與河山俱永,與國族人類以無疆。」

難怪周恩來曾握着陳時的手說:「我從你的學生那裡知道,你是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清苦教育家」。

  行為世范

  著名教育家張伯苓曾說:「我在北方,經常想到陳時校長,中華大學有惲代英,南開大學有周恩來,這都是傑出的人才。」是的。早在1915年初,陳時斥巨資創辦校刊《光華學報》時,就發現高足惲代英的才氣與能力。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陳宣愷題名、陳時為發行人的《光華學報》創刊號,武昌中華大學1915年5月1日

所以,在《光華》出版第三期後,就交給惲代英一試身手。惲代英小試牛刀後,進一步激發了他為母校爭光的責任感與獻身社會的使命感,通過學報尋求救國救民道路,宣傳新文化、新思潮。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旗手對其大加讚許。換言之,陳時創辦、惲代英改版的《光華》是武漢新文化運動的標誌。

  1918年秋,陳時將哲學系首屆畢業績優生惲代英、余家菊、冼震(百言)等,分別聘為中華大學中學部主任、學監與教員。1919年3月,陳時資助惲代英與林育南、胡業裕等創辦了學生進步校報《新聲》公開出版發行。

  五四運動爆發後,湖北當局於1919年5月7日頒佈了臨時戒嚴令。陳時決定於「五七」國恥紀念日在校內召開一個特別的全校運動會。他在講話中,要求師生勿忘國恥,振揚國雄精神。體育部書記惲代英則率領振臂高呼「不忘國恥」「振揚國雄」響徹雲霄!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惲代英烈士肖像

  接着,又是陳時支持,惲代英將中華大學作為武漢五四運動的總部;5月29日,在五四運動中誕生的一份學生刊物、惲代英主編的武漢學生聯合會機關報《學生周刊》,也在中華大學創刊。繼而,惲代英率先參加由李大釗、王光祈等醞釀發起「少年中國學會」,創辦利群書社……

因陳時在五四運動中暗中保護惲代英、林育南等愛國師生,他因而被列入當局的黑名單。有人擔心陳時人身安全,勸其暫時迴避。陳時則入情入理地回答:「我的學生被軍警逮捕了,身為校長豈能置身事外? 至於我個人,是從辛亥革命炮火走過來的,更不會怕這些事的。」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左起向正坤接受華中師大出版社周揮輝、廖衛鵬向二程書院贈《中華大學校長陳時》

  經過在中華大學的歷練,後來惲代英與施洋、林育南、胡業裕、蕭鴻舉等接受了馬列主義思想,成為一名革命家。

  四十年間,中華大學的萬名及門弟子遍天下,尤其是培育了政治家劉仁靜、陳潭秋、惲代英、林育南、陳昌浩、萬國權,哲學家馮友蘭,教育家余家菊、王亞南、陳啟天,外交家塗允檀、文學家張光年、書法家王遐舉等名人俊彥,光耀中華。

  「師道永繼」

  新中國成立前夕,蔣介石與張群等大員曾力邀陳時赴台辦學,但陳時不為所動,堅決留下來投身新政,歷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土改委員等。並將中華大學完整地交給國家,受到國家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的高度讚賞。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黃陂區委常委何文娟與華中師大副校長彭南生一行在華師洽談區校共建二程書院與《陳時》首發

  舉師範旗幟,鑄教育品牌。陳時父子創辦的中華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所不靠政府和外國人而獨立創辦的私立大學,將中國古代興辦私學的教育傳統和近代西方大學體制相結合,開創出符合近現代中國國情的高等教育模式。華中師大副校長彭南生如是說:「傳承中華大學精氣神,是華中師大的既有傳統。近年來,華中師大社出版了《惲代英全集》《中華大學在重慶》《陳時與中華大學》等文史著作,與此次推出的長篇傳記文學《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以文史交融的方式,追懷先驅光風。」

  末了,中華大學校友萬國權先生追懷陳時校長的銘文彷彿在耳邊迴響。詩云:

  「毀家興學,淡泊名利;作育英才,鞠躬盡瘁;一代斯人,爽也不昧;高風亮節,師道永繼。」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裴高才:行為世范,百年弦歌-追懷陳時校長_中華讀書報-人物2022.6.22

裴高才:行為世范 百年弦歌—《陳時》追懷中國私立大學開山陳叔澄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