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運概述
海運(Ocean Freight),廣義定義為一切與海有關的經營活動。但發展到目前,我們所提起的海運,一般意義為海上的交通運輸,如散雜貨運輸、集裝箱運輸等港到港的海上運輸。
二、海運行業現狀
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運大國之一。全球有19%的大宗海運貨物運往中國,有20%的集裝箱運輸來自中國;而新增的大宗貨物海洋運輸之中,有60%至70%是運往中國的。中國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集裝箱吞吐量前5大港口中,中國佔了3 個。
海運業上游是造(修)船、港口碼頭等基礎供應產業,下游是服務鋼鐵、房地產等國民經濟基礎行業。海運業根據運輸貨物的不同,主要劃分為干散貨運輸、油品運輸和集裝箱運輸等。海運產業鏈的傳導作用自下而上,即下游的運輸需求會拉動海運的繁榮興衰,上游造船業供應的較長周期,會加大行業供需錯配的矛盾,引起周期的較為劇烈波動。
2021年隨着全球經濟逐漸復蘇,集裝箱海運市場發展較快。2020年全球海運集裝箱貿易總量達到19.59億噸,佔全球海運貿易市場總量的17%左右,比2020年提升了1個百分點。從貿易量增速來看,2021年,集裝箱運輸是整個海運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增幅達到5.8%,高于海運市場整體增速2.2個百分點。
近期,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2072.04點,較上期(上周)下跌10.4%。據波羅的海海運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至美國西海岸航線40英尺集裝箱的價格約1萬美元,8月價格約為4000美元,暴跌60%,相較於去年最高點的2萬美元均價,跌幅超過80%。
隨着運價的下跌,各大航司也調整了運輸節奏。深圳某國際物流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鈦媒體APP,目前海外需求低迷,航運價格持續走低,航司只能通過減少班次來穩定價格下滑的速度。
三、海運行業的發展前景
海運是全球貿易的動脈,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具備成本低、覆蓋廣、運量大等許多優勢。新冠疫情的爆發一方面導致全球海運運力嚴重缺乏,另一方面,隨着經濟的逐漸復蘇,海運需求逐漸恢復,雙重因素作用下導致海運市場供需不平衡日益嚴重,國際海運價格瘋漲。數據顯示,2019-2020年,中國海運進出口量從32.3億噸成長至34.6億噸,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7%。當前,我國已然成為全球海運大國,在全球疫情爆發,國際間貿易次序混亂的時候,我國成為了全球貿易的主要參與者,海運行業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際航運市場受到美國持續加息、歐洲能源偏短缺及國內「穩增長」三條國內外宏觀主線影響,整體運行呈現「運價走勢分化、貿易格局重構、供給低速增長、港口擁堵緩解和內河影響遠洋」等特徵。 從四大市場來看,集裝箱和干散貨運費同比環比顯著回落,而油輪和氣體船市場運費上升,市場景氣度顯著提升。
此外,據環境保護基金會(EDF)資料顯示,海運業承擔了大約90%的世界貿易運輸服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排放總量的3%,海運業在全球碳排放問題方面影響較大。隨着行業限硫令的實施、碳排放規定的嚴苛,國際社會對航運業的環保要求進一步提高,海運行業朝向綠色、節能、可持續性的發展趨勢成為必然。
關注頭條號「中研網」,回復「免費報告」,即可獲取一份免費報告節選,速速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