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對於很多果粉來說都是相當幸福的一天,因為他們陸陸續續地收到了等待已久的AirPods 3,但高興勁還沒過,很多用戶就發現了問題:此次的AirPods 3分為中國生產以及越南生產兩個版本。而首批AirPods 3大部分來自於越南,質量參差不齊,出現了耳機有毛邊、膠水溢出、佩戴時有電流聲、充電倉蓋子晃動、戴着劃耳朵等問題。
這要放到五年前,可能很多用戶都不會相信,畢竟蘋果是全球電子工業的頂端品牌,代表着最高的技術水平要求。但在近幾年我們對蘋果產品翻車的新聞都早已見怪不怪,甚至有不少果粉表示就算要買新品也得買第二批,第一批很有可能會出現質量方面的問題。
當然這些言論也不無道理,從去年iPhone 12大規模綠屏、麥克風失效再到今年iPad mini 6果凍屏、iPhone 13 Pro邊框可插A4紙等現象都能說明這一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感到蘋果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多,這到底是因為網絡環境發達所造成的假象還是蘋果自身的問題?
中國版和越南版有何區別?
首先我們要知道如何分辨自己手中的AirPods 3到底是來自何方?根據網友的分享的圖片可知,在AirPods 3的包裝盒上會詳細列出該產品的產地,如果是Made in China即為中國產,Made in Vietnam即為越南生產。
圖源網絡
小雷也在這裡簡單回答一下大家的問題:國內生產的AirPods 3和越南生產的到底有沒有區別?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不管是以前的手機還是鞋子包包,越南代工廠的質量確實要比國產差上一些,但這隻能代表以往的情況,蘋果在質檢方面不大可能因為越南的人工成本低就放低要求。因此越南所生產的AirPods 3可能與國產有一點差距,完美主義者建議選擇國產。
至於網友們提到的毛刺以及接縫等問題,小雷建議如果你的AirPods 3隻出現了一點點的高低差,並不影響佩戴的話屬於正常現象,拼接組裝不可能做到完全無縫隙,如果你有強迫症的話也可以去找官方售後申請換貨。但是如果出現耳機部分大面積溢膠甚至毛刺,戴上去可能會傷到耳朵的話,一定要去售後處理,畢竟1399元的耳機也不便宜。
雖說這些AirPods 3都符合蘋果14天無理由退換的要求,但以小雷個人的角度而言,如果一次換貨就能換到滿意的話,還稍微可以諒解一下,如果連續兩次甚至三次拿到的都是瑕疵品,那麼小雷會毅然決然地選擇退貨,並且不再考慮這款產品。
從微博中的網友反饋來看,很多用戶表示如果買到了越南版的AirPods 3就馬上退貨,直到買到「Made in China」為止,也有部分網友和小雷一樣如果多次換貨都不滿意的話就考慮其他家的產品。
為什麼蘋果要給越南生產權?
既然大家都比較抵制越南生產的AirPods 3,而且從目前的言論來看,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越南版的AirPods 3依舊無法解決質量問題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蘋果自身的口碑。這對於蘋果來說自然是不划算的,那麼蘋果為何選擇將部分AirPods的訂單轉交給越南代工廠呢?
相信大部分讀者都知道,在早期AirPods主要是中國大陸的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英業達以及鴻海旗下的鴻准代工。其中立訊精密是最大的供應商,該公司也因為給蘋果代工AirPods而實現了營收的暴漲。立訊精密2019年實現營收625.2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歸母凈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73%。
作為AirPods第二大代工供應商的歌爾股份也受益匪淺,憑藉著AirPods的出貨,旗下的歌爾智能聲學整機2019年營收同比暴漲117.58%,佔總營收比例升至42.17%。隨着這兩家代工廠的日益強大,蘋果又開始擔心一個新問題,那就是萬一自己以後的訂單被這兩家企業壟斷,壟斷的後果就是生產成本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因此蘋果開始嘗試與立訊精密溝通在越南地區建立新工廠,目的也很明顯,畢竟當地的勞動力遠比中國便宜。
根據《日經經濟評論》的報道,2020年第一季度,蘋果開始首次在越南大規模生產AirPods,首個季度就產出了大約300萬到400萬個,這個數量非常龐大,畢竟AirPods在2019年總銷量也就只有6000萬個。
除了中國和越南以外,蘋果還考慮將在泰國、印度、非洲等地建立新的蘋果產品生產線。理由相信大家也能猜到,與中國相比,這些較為落後的國家能夠提供更加廉價的勞動力,能夠大大降低蘋果的生產成本,對於蘋果而言利大於弊。
AirPods不再是神話了
一個新的問題,既然AirPods 3出現了大規模的品控問題,甚至影響實際體驗,那麼會影響到它的銷量嗎?
對於iPhone用戶來說,在選購無線耳機時都會優先考慮AirPods而並非其他品牌的耳機。當然也不是說其他品牌的耳機比不上AirPods,只是在連接和使用體驗上,為蘋果產品量身定製的AirPods優勢更大一些,這也是為何AirPods能夠長期處於藍牙耳機市場巔峰的原因。不過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AirPods或許要慢慢走下神壇了。
先不談質量問題,蘋果此次推出的AirPods 3的升級幅度並不算大,它可能很好用,也更適合那些不喜歡佩戴入耳式耳機的用戶,但它1399元的定價無法讓小雷狠下心來買單。畢竟這個價位,小雷已經能在第三方電商平台上買到定位更高並且擁有降噪功能的AirPods pro了。
根據Counterpoint提供的2021年Q1 TWS市場調查報告,2021第一季度全球TWS耳機銷量同比增長44%,其中蘋果雖然繼續佔據主導地位,但由於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所佔份額有所下滑。小米、三星和華為等品牌正在逐步拉近與蘋果產品的差距,這些廠商預計將在2021年展開激烈競爭。
也許在真無線耳機領域,AirPods起點真的很高,以至於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較長的瓶頸期,但這並不是AirPods不個性的理由,也是小雷不願意為其買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