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二號管道項目可謂是命途多舛。
就在今年三月份,波蘭海軍直接出動軍艦,對正在波羅的海上作業的俄羅斯工程船進行干擾和碰撞,後來俄方同樣呼叫軍艦支援波蘭方面才作罷。
澡盆海軍也就欺負欺負工程船
烏克蘭總統,喜劇演員澤連斯基也曾多次發聲,批評該工程並要求其暫停施工。
喜劇演員當總統,也是國際趣聞了
美國自不必說,早在今年三月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在接受新聞媒體的採訪中說,華盛頓方面反對北溪二號工程,並聲稱該工程對歐洲能源自給是很大的影響。
北溪二號究竟是什麼,又為何牽動了這麼多國家的博弈呢?
北溪二號是俄羅斯的德國之間原有的北溪一號管道的複線,從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出發一路經由海底到達德國,是俄德兩國乃至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能源輸送大動脈,對兩邊來說意義重大,如今已經於九月十日正式完工!
這條海底輸氣管道對於俄羅斯來說可以說是好處大大的:原本俄羅斯和歐洲之間就有六條陸地輸氣管,但是陸地輸氣管不可避免地要經過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捷克等國家,這些國家中除了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關係還不錯之外,其餘國家都存在着很多變數,平日里要收取高額的費用不說,一旦出現什麼意外,這些國家隨時有可能影響到俄羅斯的輸氣管道,這當然是俄羅斯方面所無法接受的。
烏克蘭對俄並不友好
於是,在2011年,俄羅斯就修建了跨越波羅的海的海底輸氣管道北溪一號,開始越過中間國家直接向德國和西歐供氣。
而如今歐洲和德國對俄羅斯廉價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比進口美國的要便宜百分之四十)一條北溪顯然不夠用了,於是就有了剛剛修通的北溪二號。
北溪二號修通後,不僅能為俄羅斯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成為俄羅斯經濟重要的支持,而且還能增加西歐國家對於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為其在被美國壓制下的外交活動尋求空間的可能。
這條管道對俄羅斯來說是大好事,(當然,對德國也是一樣,後面會講)但是對烏克蘭和波蘭以及美國來說就並非是好消息了。
直接的損失來源於經濟利益,據烏克蘭管道運輸運營商稱,北溪二號完工後,僅僅烏克蘭每年就將損失高達七億美元的油氣過境收入。而美國如今也是能源出口大國,現在你們西歐購買俄羅斯的能源必然會導致對美國能源進口的減弱。
而波蘭對該工程的反對就不僅僅是經濟原因了,華沙對於上次莫斯科和柏林互相牽手還記憶猶新。
波蘭就怕這個
儘管頂着這麼多的反對,這條管道還是如期完工了,德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因為這條管道如今已經比德國和東歐小夥伴的關係甚至是德美關係都要重要得多。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如今的德國是全球僅有的同時宣布放棄He能和煤發電的國家,估計未來百年內不會有下一個。
我們先來說一下H能,H能在德國的運用十分成熟,早在1969年德國就開始了H的民用,直到2011年整個德國三分之一的供電量都由其國內的十七座H電站進行供應。
但2011的事件,讓全世界都對H的可靠性產生了嚴重的懷疑,在德國也是一樣,於是當時的默克爾頂不住壓力,當年就宣布關閉德國17座電站中的八座,並將在2022年前關閉所有電站。
而更糟糕的是,作為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國,德國很早就作出了要在2038年前放棄大部分傳統煤炭發電的承諾,將在那時候將德國的碳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百分之九十。
德國的煤炭發電歷史悠久,圖為德國魯爾工業區
而由於德國先天條件的不足,新能源在德國國內的發展十分緩慢。首先德國處於波德平原,全國地勢平坦,水能資源幾乎為零;另外由於德升國全國屬於海洋性氣候,因此常年以陰雨天氣為主,太陽能的發展也無從談起。
剩餘有可能發展的是風力發電,但是眾所周知,風力發電十分不穩定,基本上屬於靠天吃飯的狀態,要支撐德國這個經濟大國的發展無疑是十分困難的。
因此,北溪二號對於俄羅斯來說是錦上添花,對於德國來說真的可謂是雪中送炭了!
而如今該項目已經正式完工,預計今年年底就能開始輸氣,德國減小了能源壓力而俄羅斯緩和了經濟壓力,兩國如今合作進一步深化,這當然是美國所不願意看到的。
這兩人合作相比不會用美元
但是如今的美國剛得罪了法國,又要得罪德國,跨大西洋體系已經問題重重,後面的戲一定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