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北溪二號管道總算建成了,其中中國還幫了他們不少忙。剛開始北溪是由瑞士的一個管道公司修建的,之後因為美國制裁這家瑞士公司,就停了一年。於是俄羅斯乾脆自己來,投資了兩艘中國破管船開干。那麼現在北溪二號建成了,就有很多網友說,你看俄羅斯天然氣的銷售端又多了一個渠道,可以賣給歐洲了,那麼對於中國這個大買家來說,是不是以後得到的天然氣份額就會更少了?而且你看現在中國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已經很貴了,以後會不會更貴?
我想說羅斯賣給歐洲或者賣給其他國家是無關的。很多人總喜歡拿中俄4000億美元的合同總價說事兒,就說俄羅斯會給中國天然氣漲價,這樣的話中國會吃大虧。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我們先了解下中俄兩國修建天然氣管道的歷史,看完之後你就會發現血虧的可能是普京。中國有2/3的天然氣來自外國進口。其中進口方式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海上的液化LNG天然氣船,第二個就是陸地上的天然氣管道運輸。
咱們通過海運得來的天然氣主要是來自產於澳大利亞、卡塔爾、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19年之前,澳大利亞的LNG液化天然氣佔中國總進口量的31%,是咱們的供應大國。但後來因為莫里森政府不斷的站邊美國故意抹黑中國,所以我們也限制了從澳大利亞的進口,而且澳大利亞還被美國反捅了一刀,被美國搶佔了原本屬於澳方的天然氣市場。今年的1月份,美國成了中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給,把澳大利亞給取代了!而且美國還給咱大降價呢。據預測,今年中國將從美國進口2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液化天然氣運輸其實有點麻煩,首先得把天然氣在零下162℃的低溫下給液化,然後再密封裝進罐子里,再通過LNG船運到進口國。等使用的時候還要把液化天然氣給氣化,這樣來回操作就非常的麻煩也費錢。相比之下用路上管道運輸天然氣就方便很多了。
在2020年之前,我們主要依賴於中亞天然氣管道進口陸上天然氣。從陸上運輸天的然氣理論上講每年可以達到510億立方米,可以穩定供氣300億立方米。咱最大的供應商是土庫曼斯坦。
在過去中國跟俄羅斯之間還沒有天然氣管道,因為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主要在內陸地區。想海運的話得走北冰洋,全都是海冰,運輸非常困難,等破冰船慢慢開冰黃瓜菜都涼了!陸運的話中間隔了一個蒙古國,這就要牽扯上第三方利益了。
在1994年的時候,中俄其實就開始考慮要修一條陸上的天然氣管道了,而且兩國簽署管道的建設協議。但是後來光選址就變了22次,直到2014年才把這個合同正式簽了。可見其中有多麼大的困難,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進行過無數次談判交流,這可是一個世紀大工程。
90年代蘇聯剛解體,當時很多的俄羅斯寡頭和私營企業想壟斷天然氣。當時中國也想參與俄羅斯油氣田上游的開發,但是普京上台後就說這些資源跟基礎設施都應該歸俄羅斯國家所有,這是俄羅斯的戰略資源,不允許外資介入。去親自開發是不可能的了,不過想用的話但是可以花錢買。
那個時候德國就給俄羅斯提了一個方案,就說你看俄羅斯不是已經有現成的管道在給歐洲輸氣嗎?要不再拉出一條支線直接通到中國新疆。但後中國給拒絕了,因為中國的經濟大省幾乎都是在東部沿海地區,東部才是用氣的主要地區。而新疆離東部比較遠,我們國內還需要一個更長途的運輸把天然氣再從新疆運到東部沿海,這個成本就更高了。而且還要考慮安全因素的問題,天然氣是易燃易爆的,長途運輸 安全成本也很高。而且如果遇到冬天,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都會激增,那時只靠一根主管線怎麼分配中國和歐洲的供應量呢?
後來俄羅斯又提出一個想法,說可以從東邊拉一個天然氣管道到中國東北。但是這一條線路也被咱們給拒絕了。因為俄羅斯為了省錢,說希望通過貝加爾湖和蒙古修一條管道到中國,路線非常近,可以節約成本。當然中方是堅決反對的。因為這條線路要經過別的國家,而中國需要的是一條輸氣專線,不能給別人分享。俄羅斯當年就是為了省錢,把天然氣管道直接從烏克蘭境內修到歐盟國家,結果現在烏克蘭被美國忽悠的反水了,後期給北新二號工程帶來了不少的阻撓。那麼同樣的,俄羅斯現在修一條穿過蒙古國的天然氣管道,途經了他的國家的領土,這不給了別人卡我們脖子的機會?後來中俄關於修建管道的談判也是暫時地擱置了一段時間。不過那時候俄羅斯也不急,因為它有歐洲、日本和韓國這三大天然氣買家,而且價格都是最高的,俄羅斯能賺很多錢。那麼中國也開始另想辦法,不斷的拓展天然氣的進口渠道,盡量實現多元化,避免過於依賴中亞天然氣管道。
好在最後俄羅斯同意把管道繞過蒙古,而且管道繞彎的費用由俄羅斯需要支付,維修費也是他們自己出。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總共投資了550億美元用於這個項目的建設。在2014年,中俄簽署了一項30年的中俄東線天然氣協議,總價4000億美元,但俄羅斯在開工後就發現變化很大,因為14年下半年的國際油氣價格暴跌,2015年的時候天然氣價格已經低於咱們簽的合同訂單了。但是俄羅斯的天然氣公司都已經測試一半了,可以說市場耗盡了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所有的運營資金,也打擊了俄方企業修建東線項目的熱情。
俄企本想從中國賺走一大筆錢,結果卻成了虧損買賣。當時很多人認為如果俄企繼續修的話,很可能就破產。但是這條天然氣管道可是中俄兩國都在緊跟的戰略項目,而且中國都已經付了預付款。所以說俄企進退兩難,最後沒辦法只能硬着頭皮慢慢地維持下去。好在後來中國天然氣突然短缺,價格也回升了,他們的建設才開始加快。本來定於18年完工的管道被推遲到了19年底,並在2020年才正式投入運營。前5年的購銷量是300億立方米,第6年起每年是480億立方米。
俄羅斯修這一條管道可花了不少錢,你說它們會不會把成本都攤在天然氣價格上呢?俄羅斯天然氣價格會不會很貴呢?那得看跟誰比了,和中亞天然氣比肯定是要便宜的,而且這條東線距離我們東部沿海發達城市近,運輸成本就會降低。可以說中俄東線天然氣價格是比較實惠的,最主要的是俄方已經同意了以後用人民幣結算的份額會逐年增加。當然普京費了這麼大勁,僅僅一條東線肯定滿足不了他的野心。
前段時間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又表示說,他們想重新在中俄的西部建一條天然氣專線,也是繞過蒙古進入中國新疆。這樣看來的話,等到2035年,俄羅斯將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天然氣供應國了。而且在今年中國也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購買國,預計三年後中國的天然氣購買量將達到4000億立方米。所以你看,中國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所以說中國跟俄羅斯未來在天然氣領域還會有更大的合作空間的。
不過在價格問題上,俄羅斯也不能太貴了。因為中國現在的天然氣的進口國有22個,咱不光指着俄羅斯一個國家進口,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這樣做也是為了不容易被別人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