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這一份保單,就為我們節約了流動資金6000萬元,受疫情影響,企業資金壓力大,多虧了海關的支持,現在用保單進行稅款擔保,我們就可以先通關後繳稅。」東營聯合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的王經理興奮地說,海關這一政策對企業來說是個很大的福利。原來,該企業進口的10萬噸進口原油產品,憑藉太平洋產險開具《關稅保證保險保單》,在東營海關秒放通關。
關稅保證保險就是進出口企業無需銀行擔保,憑藉保險公司出具的保險單即可辦理海關稅收擔保手續,企業憑藉「一張保單」即可先提離貨物,享受「先放後稅」政策紅利。東營海關綜合業務一科科長陳建平向記者介紹,目前,進口企業支付現金保證金的平均年化融資成本約為8-10%,銀行保函的年化手續費率約為2-3%,且需佔用企業在銀行的授信額度,「與之相比,關稅保證保險的平均年化承保費率約為1%,在疫情期間,各保險公司紛紛出台費用支持政策,可大幅降低企業的資金負擔。」
針對轄內企業多為進口原油、銅礦等稅值相對較高的特點,東營海關認真梳理企業經營狀況,加大政策宣講和解讀力度,積極推廣關稅保證保險業務。此外對於因疫情影響,符合政策的納稅企業,採取了臨時延長稅款繳款期限,減免相關滯納金的措施,確保疫情期間企業進出口貿易業務不打樣,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據統計,今年以來,東營海關共為轄區企業備案關稅保證保險70票,擔保額度19.6億元,釋放資金19.4億元,為3家企業備案保單延期29票,涉稅金額7.5億元。利用保險優勢,第一時間打出優化稅收征管的組合拳,為企業排憂解難,送上「真金白銀」,幫助企業共同戰「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王璨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