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我,晶晶你說,像安倍晉三這樣特殊的政治人物,突然死了,日本該怎麼給他送葬啊,什麼規格合適?
我們先看,安倍家屬的意願,他們首選的是小規模的私人葬禮。而且安倍並不是現任首相,這種小範圍的葬禮應該才是最適合的。所以,7月12日這天,安倍家屬和日本政府,已經按照原定方案給安倍舉行了小規模葬禮。
但據晶晶了解,現在,日本政府卻對此反悔了,說要在今年秋天給安倍舉行「國葬」。
這不就是說,安倍還要被再「送」走一次啊,死了也不讓安生。
到底什麼才算「國葬」?
我先找資料,查了下到底什麼才算「國葬」?
所謂國葬,是以國家的名義為有特殊功勛的人舉行的葬禮,代表的是一個主權國家對逝者高度的崇敬之情。
所以從「貢獻」這點來說,安倍的確符合日本「國葬」的標準。在1926年,日本也曾推出一個《國葬令》,其中規定,除天皇夫婦等核心皇室成員外,對國家做出極大貢獻的非皇室成員也能享受國葬待遇,而並非只有現任首相專屬,比如東鄉平八郎這種改變過日本國運的著名將領也能享受國葬。
但問題在於,這份《國葬令》在二戰後就被廢除了,所以直到今天,國葬這個事情,在日本其實一直處於不明不白沒有規章制度可循的狀態。願不願意舉辦,完全看當值的日本政府有沒有那個決心。
而且,這下決心背後涉及到的各方考慮就多了去了。
所以其實在安倍遇刺身亡後一天,岸田文雄政府就考慮過是否要為安倍舉行國葬的問題,但再三思索後選擇放棄。
晶晶認為,這主要就是因為日本戰後享受過國葬待遇的僅有5人,均是對日本做出過無可爭議巨大貢獻的,但安倍這個人,外界對其在任期間的評價實在是太過兩極化。
所以一旦岸田舉行了國葬,其實就等於是在為安倍蓋棺定論:安倍在任期間的這些政策都是好的,是為日本做出貢獻的。
但若有人對此表示不滿,那岸田文雄就必然是那個替安倍背鍋的。想來想去,在這個國際形勢愈發緊張,日本國內也是各種矛盾叢生的時代,岸田文雄顯然不願冒這個險。
然而就在安倍私人葬禮已經舉辦完畢,所有人都開始準備遺忘安倍的時候,當地時間14日,岸田政府卻又突然宣布,決定在今年秋季為其舉行國葬。
岸田政府突然要「國葬」安倍的表面原因與深層原因
根據岸田政府自己的說法,我們大概可以看到三方面原因:
第一,安倍在內政外交上功勛卓著。
無論是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後的日本經濟復興,還是鞏固以美日同盟為中心的日本最高國家戰略,亦或推出「俯瞰地球儀外交」、「積極和平主義」、「自由開放的印太」等扭轉日本外交頹勢的新外交思維,安倍在過去這十多年來,確實為日本內政外交各方面立下諸多功績,值得以國葬待之。
第二,安倍是目前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根據統計,安倍分別在2006年和2012年兩度拜相,截止2020年9月16日正式卸任,合計在任時間長達3208天,超過20世紀初的首相桂太郎,成為日本有史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
雖然因為在位時間最長就能獲得國葬,這乍聽上去有些滑稽,但在首相幾乎一年一換的日本,如此之長的在任時間,其背後代表的是社會民眾和國會政客的廣泛認同,是一種難得的政治穩定局面。以一場國葬懷念這一穩定時代的逝去,也確實值得。
第三,以此表達捍衛民主,不向暴力低頭的思想。
大家都注意到,安倍這堂堂日本政界一號大佬,是在街頭搞政治演講時被殺害的。而在日本,這種政客親自跑到街頭巷尾舉行政治演講是從大正時代就開始的傳統,被日本人視為是日式民主和日本和平的最大象徵。
在歷史上,日本高級政客遇刺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在街頭演講中遇刺,安倍這次卻是破天荒頭一遭。所以如果日本政府不對此有所「表示」,怕是要令日本國民對日本今後還是否能有政治選舉自由,日本街頭還是否安全這類問題產生質疑。
不知道大家對以上這三點原因有什麼看法,晶晶聽完,當時就覺得明擺着是一種「表面說辭」嘛。
晶晶幾乎可以認定,岸田文雄這突如其來的反悔,其實就是因為他打算趁機奪權了。
岸田文雄成功上位與他的政治野心
我之所以這麼認為,先跟大家科普兩個基本背景。
其一,安倍晉三在日本政界如今是什麼地位?
安倍雖然的確是在2020年8月辭去了首相之位,但安倍依然保留了自民黨黨員身份,並依舊是國會眾議院議員。到2021年11月11日,安倍甚至重新加入自民黨內最大派系細田派擔任會長,細田派也隨之改名為安倍派。
也就是說,死前的安倍,其實已經是日本頭號政治大佬,地位和影響力遠遠超過首相岸田文雄。
其二,岸田文雄是如何上台的?
大家都知道,安倍辭職是因為所謂胃病,但一個區區胃病,至於讓安倍如此輕易地放棄首相寶座么?
說白了,安倍其實是在霸佔首相之位那麼長時間後,以退為進,以自己的退位換取黨內其他大佬對自己修憲一事的支持。
但問題就在於,安倍要爭取的黨內派系不是一個而是好幾個,在安倍讓出首相之位後,誰來坐這個位置就成為一個大問題。
所以想來想去,大家就想出了一個折中辦法:你安倍不是要推進修憲嗎?那好,我們這幾年就先別去爭這個首相之位,讓一個有點能力但又相對弱勢的第三方派系來坐這個位置,先把修憲的事情搞妥。在那之後,各位大佬們再去競爭這個首相之位也不遲。
而這個在各路大佬彼此妥協下被挑中的「幸運兒」,就是長期擔任技事務性官僚,在自民黨內基本處於孤兒地位的岸田文雄。
但毫無疑問,有資格坐上首相寶座的人,那多少都是有點政治野心的,在以「安倍傀儡」的身份坐上首相寶座後,要說岸田文雄不想掙脫安倍的束縛,成為真正的「萬人之上」,那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晶晶注意到,按照原計劃,岸田文雄將在8月底到9月初對自己的內閣進行一次大換血。很多日本政治分析家就猜測,岸田這次會把安倍的親弟弟兼心腹岸信夫從防衛大臣的寶座上踢下來,高市早苗這個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兼安倍死忠粉也可能被撤換。
但現在安倍這一死,問題就變得異常複雜了。
因為第一,黨內其它大佬肯定要準備奪權了。
前面說過,岸田文雄的上台就是安倍與各路大佬妥協的產物,現在安倍這一死,協議已經不再生效,那各路大佬當然要靠本事去奪取首相寶座了;
第二,安倍派系從此群龍無首。
安倍在黨內政治上的最大遺憾,就是一直未能培養起一個堪當重任的接班人,現在自己意外身亡,群龍無首之下,安倍派分崩離析已經是註定的事;
第三,岸信夫爭取到了美國的支持。
就在7月9日,美國防長奧斯汀特意給防相岸信夫打去電話,大吹安倍晉三把美日同盟關係推向新高度,留下一個更安全、穩定和繁榮地區的遺產。而岸信夫則趁機非常雞賊的宣布,他會繼承兄長遺志,加強日美同盟。
美國之所以打這通電話,顯然是擔心安倍的死會令日本無心繼續為美國在反華等核心事務上出力,但對岸信夫而言,這顯然就是自己向美國表忠心,從而爭取到美國的政治支持的大好機會。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岸田文雄還要做徹底踢開安倍派系的打算嗎?
晶晶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此時的岸田文雄必須反過來與安倍派系互相擁抱,利用群龍無首的安倍派系和美國的力量來對抗黨內其它大佬,而如果能趁機成為安倍派系的新領袖,那更是再好不過。
這麼一想,岸田親自披麻戴孝,給安倍來一場「風光大葬」,不僅合情合理,更是非常必要了。
然而在這堆一心只想利用安倍的政客中,有沒有人是在真心為安倍的死而傷心落淚的呢?晶晶認為,還真有,那就是菅義偉。
安倍的心腹——菅義偉成了最傷心的人
說起菅義偉,國人首先想到的莫過於那個手舉「令和」牌子的乾瘦老頭,除此之外再無過多印象。但菅義偉在日本,可是一位家喻戶曉的老牌政客。
菅義偉於1948年出生於日本秋田縣。與安倍這個政治世家子弟不同,菅義偉的父親只是一位種草莓的農民,菅義偉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考上日本法政大學法學部。
大學畢業後,毫無背景的菅義偉只能進廠當了一名配線工,直到1975年在大學老師的引薦下,被時任國會眾議院議員小此木彥三郎相中為自己的秘書,由此才幸運的敲開日本政界的大門。
但至於為何會相中菅義偉,小此木議員後來的回答是,「看此人非常本分老實」。
是的,這就是菅義偉之後能在日本政界一步步通天的秘訣:老實、守規矩、值得大人物們放心。
而這種定位,對安倍晉三這種野心家來說,再適合不過。菅義偉就像是一個比安倍年長6歲的大哥,可以勤勤懇懇地輔佐小弟成就夢想,而根本不用擔心被其在背後捅刀子。
於是在2007年第一次組閣時,安倍晉三就相中菅義偉擔任自己的總務大臣。2012年安倍第二次出相,又邀請菅義偉當自己的內閣官房長官,也就是內閣大總管。
這還沒完。前面晶晶已經說過,安倍於2020年9月辭職,是與黨內大佬相互妥協的結果,但自民黨大選,要等到2021年9月才舉行。因此在這短短一年之內,必須有人替安倍站好這最後一班崗。
毫無疑問,菅義偉,正是那個最讓安倍晉三放心的人選。
所以這就是晶晶最感慨的地方,我們或許可以說,政客之間都是相互利用,不會存在任何政治之外的情感,但一個農民的兒子,能一路坐上日本首相的寶座,菅義偉對安倍,肯定還是會有真正的感激之情的。
就在近日,菅義偉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稱,在聽聞事發後,他立即取消了前往沖繩助選的行程,改往安倍所在的奈良醫科大學醫院,可惜當他趕赴現場時,安倍已經與世長辭,無緣得見安倍最後一面。
在訪談期間,菅義偉更是直言,「只怕有個萬一,我想和他呼吸同樣的空氣」,隨後表情哀戚,數度哽咽,令主持人也忍不住落淚。
那麼菅義偉這是在為自己將來的政治命運而哭泣嗎?其實大可不必這麼想。因為菅義偉如今已經74歲高齡,無論安倍在與不在,也無論今後岸田文雄如何與黨內各路大佬搏殺,他都已經註定要退出政治舞台。
晶晶認為,這樣一個已然了無政治利益牽掛的人,其言其行,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無論世人如何評論安倍的功過,能遇到這樣一位真心好友,安倍也算是三生有幸。
安倍之死,台獨分子醜態百出
安倍這一死,帶出日本政客眾生百態,而在日本南邊的台灣島,台獨分子們當然更要趁此機會向「乾爹」一表孝心。但搞笑的是,這場發生在11日的孝心展,卻儼然變成了一場台獨分子醜態百出的「百鬼行」。
這裡晶晶要先介紹一個國人頗為陌生的組織「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既然如此,日本政府就必須徹底切斷與台灣方面的政治聯繫。但這時候的日本人卻留了一個心眼,於當年12月1日在台北設立了一個類似我國「事業單位」性質的「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專門以非官方身份處理日本與台灣方面的往來事宜。
直到2017年,在日本國內「親台反華」聲音漸起的大背景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標誌着日本與台灣的灰色關係首次被日本官方正式拿到檯面。
而導致這一切的源頭,正是安倍晉三2012年憑藉釣魚島事件第二次出相,開始帶領日本主動與中國對抗。所以如今安倍這一死,這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當然是如喪考妣,連夜趕工製作花圈,於11日當天開設靈堂,供台灣民眾前往弔唁。
日本人這麼搞,當然是要趁機搞事,但不出意外的是,真正對此最積極的台灣人,當屬一眾民進黨台獨高官莫屬。
至於原因,其實不用晶晶明言,大家也早就猜到,既然是台獨分子,而安倍又是台獨「乾爹」,這種時候不去進行一番悲情表演,趁機籠絡一把日本方面的注意,同從台灣綠營民眾那裡賺取一波好感,那也真別說自己是搞台獨的了。
但晶晶發現,這番「群魔亂舞」的表演,卻暴露了這些民進黨台獨骨幹們文化素質不高的尷尬面目。
比如台灣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在活動留言時,本想寫下「我們永遠心存感謝」,卻突然忘記「存」字怎麼寫,邊改邊疑惑,還向工作人員尋求幫助,隨後又在一旁的便條紙上練習。直到最後因錯字難以塗改,不得不重新拿一張白紙從頭再寫一遍。
還有台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這位甚至被大陸點名批評過的「台獨大佬」,一直都在島內大力提倡去中國化,不能像大陸那樣寫簡體字。但在留言時,卻赫然把「台灣」的「灣」寫成了簡體的「灣」,惹得網上一片嘲諷:「你蘇貞昌也知道簡體字的好了吧?」
對此晶晶只能感慨,如今在台灣搞台獨的,這文化水平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當年的陳水扁,好歹也是台大工商管理系和法律系第一名,如今接棒台獨的,居然連個漢字都不會寫?
指望這幫人能翻出什麼浪花,那真是我們想太多了。
但晶晶也不由得想到另一種可能性,萬一這些台獨骨幹們,是因為真的在為安倍的死而悲傷慌亂才寫錯字的呢?
大家想啊,安倍是明確支持台獨的,是台獨的「乾爹」,但現在的首相岸田文雄卻遠沒有安倍這麼得力。在安倍死後,也只能將重點放在修憲以及與自民黨各路大佬的權力宮鬥上。
當然無論是修憲還是宮斗,台灣問題肯定都是用得到的,乍看上去是令台獨在今後的日本政壇成為了香餑餑。但實際上呢?很顯然,不管修憲還是奪權,台灣問題頂多只是可以利用的一個外部因子,並非核心要素。
也就是說,像安倍那樣敢於和有能力明確支持台獨的政客,今後這幾年在日本政壇幾乎是不可能出現了。台灣被日本邊緣化甚至拋棄的可能,根本低不到哪裡去。
一想到這裡,台獨分子們當然就心裏急了,而這一急,那當然是腦門出汗,連漢字都忘記咋寫了。
但晶晶覺得,這種事情,台獨分子再急,又能有什麼用呢?大陸早已掌握台灣問題的主動權,而安倍這一死,日本政府過往對台獨的政治承諾也大都一併進了棺材。
從今往後,台獨若還想掀起什麼風浪,就得自己去日本從頭開始爭取。但這種需要極高智商與情商的事情,這一群連漢字都能寫錯的牛鬼蛇神,能做的到嗎?
台獨的未來,晶晶甚至都忍不住想同情三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