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爆了!
這些天全球最火的華人明星是誰?
楊紫瓊!
《時代》雜誌2022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還有人直接喊話奧斯卡給她頒獎。
起因:
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新片《媽的多重宇宙》《瞬息全宇宙》,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5%。
豆瓣7.8,只不過它曾經最高衝到過8.8。
接到這個劇本時,楊紫瓊激動得落淚。
她終於等來了一直夢寐以求的角色和劇本,能有機會讓所有人看到她的能耐。
這部片挖掘出了她畢生技能點。
也為每個觀眾傳授了一招絕學:
#在操蛋的人生里,
除了「毀滅吧」,有別的法子?#
稅單
從主角王秀蓮(楊紫瓊 飾)說起。
一位年過半百的華裔母親,一家自助洗衣店的老闆。
這天,是她父親大壽的日子。
一大早,丈夫(關繼威 飾)幫她打點着晚上的派對,女兒(許瑋倫 飾)也很懂事孝順,趕來為外公祝壽。
看上去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然而。
開場的一個鏡頭、一席對話,曝露了王秀蓮的真實生活。
請記住這個道具:
稅單。
她埋頭在成堆的稅務單里。
雜亂無章的稅單代表着她生活的雜亂無章。
一如每個家庭主婦的人生。
而此時。
丈夫手裡拿着一份文件,幾度想開口。
最後卻還是識趣地說:等你有空的時候再說吧。
王秀蓮並不理會丈夫想說什麼。
她起身,聊起別的:你先去把今晚要用的桌布熨一下。
後來我們知道。
此時丈夫手裡拿着的,是一張離婚申請書。
秀蓮一會兒看鍋里的飯熟沒熟,一會兒看電腦有沒有新消息。
總之,一刻也閑不下來。
是真的忙?
不,就像《卧虎藏龍》里的俞秀蓮,她下意識里——想逃,在逃。
人名和情節都在致敬《卧虎藏龍》
逃什麼?
一事無成的人生。
多年前,少女王秀蓮離開香港,和現在的丈夫遠走高飛到美國。
當時的小兩口,以為未來就像美國夢一樣,是陽光普照的,自由絢爛的。
結果呢?
剛到美國,夢就碎了。
住的房子既不寬敞,也沒陽光,是昏暗逼仄的美式老破小。
兩人用捉急的積蓄開了一家洗衣店,倉促生下一個女兒。
這麼多年裡。
王秀蓮把日子過下去的勁兒,就像擠牙膏一樣,是一點點擠出來的。
那,一切向好了嗎?
說事業,洗衣店被稅務纏身,快倒閉了。
說家庭,丈夫懦弱扛不住事,叛逆的女兒處處和她針鋒相對。
片中有一細節。
王秀蓮想向女兒示好,磕磕絆絆半天,說出口的卻是一句傷人的話:
你......你必須得吃健康一點了
你變胖了
本就難以調和的母女關係,因為語言障礙和兩人不同的成長環境,變得更加溝通無門。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丈夫還不靠譜。
她那僅有的一點愛好(唱歌),只能在生活的夾縫裡,苟延殘喘。
王秀蓮艱難乏味的人生,不就是芸芸眾生的縮影?
然而。
這部片的爽點,就在於它用多重宇宙的概念,給了王秀蓮無數次從現實出逃的機會
——任意在不同時空穿梭,去經歷另一個版本的人生。
她可以變成聚光燈下的大明星,參加晚宴,一身功夫。
也可以變成圓夢歌唱事業的戲曲名伶,舞台上,散發光芒。
她可以變成餐廳服務員。
變成一尊雕像。
或者,僅僅做一顆遠離塵囂,與世隔絕的石頭。
無論哪一個時空的王秀蓮,都比現實時空的王秀蓮更少遺憾、更多美滿。
問題來了——
如果你是她,這麼多個自己,你會怎麼選?
石頭
大部分看完《瞬息全宇宙》的觀眾都會覺得,如果電影停留在石頭那裡多好。
是的,電影一個半小時之後,王秀蓮被吸入黑洞。
變作一顆無聲的石頭。
和觀眾一樣。
起初秀蓮是抗拒的,後來,她卻欣然接受。
甚至認為這是無數種可能性中,最理想的選擇。
為什麼?
答案,在王秀蓮的女兒身上。
這個角色,是片中創造黑洞的反派大BOSS,是與王秀蓮共生又對抗的存在。
共生自不必說,無論在哪個宇宙中,她們都是互相依存的關係。
那對抗呢?
既然共生,又為何對抗?
片中有一細節。
女兒帶交往兩年的女友來為外公祝壽。王秀蓮在介紹這位客人時,卻對父親說:
老友黎嘅(是好朋友)
這話有幾層意思。
王秀蓮的說不出口,是她不接納,也不知道如何接納「反叛」的女兒。
但你說她是典型的中式母親嗎?也不是。
回看少女王秀蓮,她是在父威壓制下長大的。
出生時,因為是個女孩,便不受重視。
為了愛情,她離開家庭,與家人斷絕了關係。
如果你跟這個臭小子私奔,拋棄家庭
我們就不要你了
直到年過半百,她還耿耿於懷父親對她糟糕人生的不認可。
女兒的「反叛」,無疑又一次傷害了她的自尊。
王秀蓮被困在家庭中進退無路;作為同性戀的女兒,則被困在社會的「正確」中無法掙脫。
你看,母女倆的人生都糟透了。
她們受困的狀態,是如此相似;她們頭頂上的牢籠,不正是彼此?
怎麼破?
故事在女兒這裡出現了「轉機」。
女兒創造了黑洞和「石頭宇宙」,選擇相信她的「貝果哲學」。
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那一句台詞:
如果一切都不重要
那麼一事無成的人生帶來的痛苦和罪惡感
都會消散
這套哲學的核心,這個宇宙的真理,正如女兒的別名喬布·土巴卡——靈感來自一本叫做《第一個壞人》的小說。
但實則是最沒有意義的嬰兒咿呀亂語。
一切都是虛無,一切都不重要。
在這個「石頭宇宙」里,沒有積攢的債務,沒有不合格的成績單,沒有不成器的丈夫,沒有雞零狗碎的家長里短......
甚至,沒有人類,沒有生命。
煩惱?痛苦?社會成見?道德枷鎖?都——去TMD。
你只需要靜靜地做一塊石頭,旁觀着廣袤風景中的四季變換。
反正它們都與你無關。
試問,這樣毫無罪惡感的躺平美夢,誰沒做過?
眼睛
但。
你真的能對這個世界如此決絕嗎?
看完電影,很多人想到了「虛無主義」這個詞。
就像《搏擊俱樂部》。
電影的最後,主角殺死了想像中的另一個自己。
隨後,大樓爆炸,毀滅開始,觀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感發泄。
而《瞬息全宇宙》更進一步。
發泄完之後。
王秀蓮穿越成一塊石頭。
堅硬又無所事事。
雞飛狗跳之後,是無與倫比的寧靜。
但,仔細看這個場景最後,小石頭說了一句話:
我希望你能告訴我一些我從未看過的東西
這樣就能說服我其實還有別的路可以走
毀滅的即時快意,終歸只是一次偏航的刺激和狂歡。
同王秀蓮一樣。
大多數人還是得回到現實,面對發泄過後的滿地雞毛。
去找「別的路」。
所以電影說的是虛無主義嗎?
不不不。
它更重要的是在說,人是自由的,就看你選擇往哪條路走。
於是。
一個重要的道具再次出現了——
塑料眼睛。
如果你留意的話,影片一開始,其實已經出現了這個道具。
王秀蓮的丈夫很喜歡這些「眼睛」,於是四處張貼。
但秀蓮對待它們的態度卻是——厭棄。
她極其嫌棄這些「眼睛」,看到它就要狠狠撕下扔掉。
「眼睛」代表着什麼?
是看待世界的方式。
也是她丈夫的生存之道。
王秀蓮和丈夫其實有着不一樣的價值觀。
一個對比。
當多重宇宙在王秀蓮面前開啟後,她一次次遭誘惑而迷失自我。
先是體驗了明星王秀蓮的人生後,她再不想做回那個廢柴王秀蓮。
於是對着丈夫說,悔不當初。
多重宇宙對王秀蓮來說,更像是多重陷阱。
但反觀丈夫,你會發現:
萬花筒般絢爛的多元人生中,無論是成功人士版的CEO王韋蒙,還是螻蟻版王韋蒙。
每個韋蒙,都有萬變不離其宗的一點:
他總是選擇去看生活美好的一面。
不是因為「天真」。
而是因為「必須」。
所以。
貼在各個角落裡的塑料眼睛,其實是他的第三隻眼——讓他總能在一地雞毛里找出閃光的飛羽。
所以他不管被丟進哪個平行宇宙里,都可以錨定一個自洽的位置生活下去。
這也是為何在另一個時空,他和王秀蓮都各自過着成功人士的生活。
他卻依然有底氣對她說:
如果有來生
我還是會選擇和你一起
報稅,開洗衣店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雞湯」。
但其實是一種「存在主義」的對抗。
人是由其行為決定的,而不是身份。
所以選擇什麼樣的行為方式,便決定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人即地獄。
但與此同時,怎麼去面對這個地獄也是可以選擇的。
於是電影的最後。
王秀蓮對待「眼睛」的態度變成了——掌控。
她第一次掌握了應對生活的戲法。
把生活朝她射出的一顆顆子彈,變成她的第三隻眼。
在那瞬間後,她大戰敵人的打法煥然一新。
從暴力轉為柔情。
她洞悉了朝她襲來的敵人,他們的兇惡外殼最柔軟的觸點——一個久違的吻、一劑懷舊的香水、一個表示包容的擁抱......
這些在虛無的人生中真正值得被看見並珍惜的「瑣碎」。
還記得開頭我們說的那個重要道具「稅單」嗎?
王秀蓮下意識地將自己藏掖進數不清的票據和乾洗衣物里——
逃避跟丈夫的婚姻破裂,逃避父親對自己的失望,逃避女兒對她的忤逆。
而片尾。
坐在老地方,她依然焦頭爛額,但這次的神情全然不同。
她不再眉頭緊鎖,甚至面帶笑意。
為什麼?
你看,她的眼神。
從緊盯着滿桌的票據,到抬眼看着罵罵咧咧的女兒。
再仔細看,堆放在各處角落的收納袋。
那上面有一雙雙塑料眼睛。
而你知道,這次它們不會再被撕下拋開。
或許,這才是真正可選擇的生活。
柴米油鹽醬醋茶。
以及。
可包容與放手的——愛。
本日打工人:假章刻制中心科長、巴斯特冷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