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最美東營人」候選人公示

2022年09月27日19:30:28 熱門 1056

為深入挖掘、充分展示東營市全境域內各條戰線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人物和群體,培育東營「最美現象」正能量,彰顯新時代東營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擔當」,根據工作安排,全市「發現最美東營人」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評議會議,綜合人物事迹、社會反響、行業分佈等方面的因素,確定了20名2021年度「最美東營人」候選人。

現將候選人名單面向社會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公示時間:2022年6月6日—6月10日。如有意見建議,請在公示期內以郵件、電話、信函等方式向市委宣傳部反映。

聯繫電話:0546—838152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共東營市委宣傳部

2022年6月6日

2021年度「最美東營人」候選人事迹簡介

1.王祝娥,女,53歲,墾利區董集鎮向陽福庄養老院院長,墾利區董集鎮官莊村婦聯主席。在墾利區當時還沒有像樣的農村私人養老院,大家對有關辦事手續和政策都不了解,關注度也不高的情況下,王祝娥面對質疑的聲音,並沒有動搖,她把經營超市的積蓄全都拿了出來,前後湊了20多萬元爭取到40間房屋,修繕改造成養老院。她二十餘年如一日,呵護着養老院130多位老人的幸福晚年生活,還管理着包括董集鎮楊廟社區在內的4個農村社區幸福院,為農村老人的健康飲食和文化娛樂提供了關照和服務。她始終把村民的大事小情放在心上,被老人們親切地稱為「好閨女」,先後獲墾利區黃河口道德模範、山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2.王燕燕,女,40歲,利津縣陳庄鎮臨河村黨支部書記,臨河瓜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王燕燕自幼看着父輩們與土地打交道,風裡來雨里去,可一年的收成往往僅能維持生計。有朝一日,能帶領鄉親們擺脫貧困,是她最大的願望。種棉花、種蔬菜、種甜瓜……歷經挫折,她終於靠着種植甜瓜,實現了本村村民致富,還帶動臨近村的群眾共同富裕。鄉親們種的甜瓜也贏得了「臨合蜜」的美譽。她先後獲得「山東省巾幗增收帶頭人」、「齊魯鄉村之星」「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

3.邢彥敏,女,45歲,勝利採油廠職工。邢彥敏3歲時,父親因公傷亡。12歲時,她的母親突發腦血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自此,她和姐姐就用柔弱的肩膀擔負起照顧媽媽的責任。30多年來,老人從未長過褥瘡。2016年春節前夕,邢彥敏的婆婆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她把母親託付給姐姐,自己全身心地照顧婆婆,給婆婆喂水喂飯、端屎端尿、做按摩,大家都誇老人有福氣,找了這麼好的兒媳婦。30多年來,邢彥敏用自己的誠心、真心、孝心悉心照顧母親、公婆乃至周圍的每一位老人,得到大家一致好評。她連續多年獲得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黨委頒發的「孝親敬老好兒女」獎,榮獲勝利油田「十佳孝順兒女」、中石化「孝親敬老」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4.成海紅,女,35歲,市兒童福利院榮軍部副護士長。2010年,24歲的成海紅到市兒童福利院榮軍部開始從事護理工作,一干就是12年。精神衛生護理工作是一項壓力大、強度高、有一定風險的職業。成海紅始終堅守醫者仁心,用認真細緻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大家的尊重,用愛心護理和真情守候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她和同事們一起打造了一支過硬的護理團隊。面對患者的不理解、不配合,患者迎面潑來的冷水甚至肢體上的攻擊,她從剛開始的害怕,到如今像「哄孩子」一樣日復一日的耐心對待,用心中的「愛」溫暖着每一個患者。就這樣十多年如一日,她把患者當親人,心中想的都是怎麼讓患者儘快康復。在成海紅腦海里,工作沒有高大上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每日的安全檢查、服藥、病房裡不停地穿梭,以及排得很密的夜班……「我們是醫生,是護士,是保姆,更是他們的家人。」榮光無語,行勝於言。

5.朱希鳳,女,57歲,退休前曾任市信訪局接訪科科長,現任市信訪事項調解委員會主任、「朱大姐調解室」主任。她甘做百姓「順氣筒」「減壓閥」「助力器」,在被認為「機關第一難」的信訪一線崗位上一待就是21年,共接待來訪群眾8萬餘人次,處理來訪案件近1萬件,協調處理疑難信訪案件2000餘件。20多年來,她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用信訪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老百姓的「滿意指數」,架起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成為了大家信得過的「貼心人」,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朱大姐」。朱希鳳榮獲全國「最美信訪幹部」提名獎、山東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6.劉洪燕,男,49歲,廣饒縣大王鎮劉集後村黨支部書記。1997年,劉洪燕協助公安民警抓捕逃犯,被表彰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危急時刻挽救三個生命的事迹,一度成為東營人的驕傲,被評為「中國好人」;2019年,他推動建設劉集生態採摘園,發展現代農業,實現了村強民富的「雙贏」;劉洪燕一家被評為市級「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妻子李敏被評為東營市「十佳兵媽媽」。劉洪燕作為家庭的一員,在生活中與家人相互理解、同甘共苦,是街坊鄰里學習的榜樣;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為人善良、處事公正廉明,帶領村民探索出一條致富路;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在車禍現場見義勇為,送人就醫,挽救了三個生命。他是正能量的傳遞者,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邊人。

7.李美芹,女,45歲,廣饒縣人民法院法官。李美芹始終牢記肩負的使命和職責,堅守法治信仰,用行動和良知踐行着一名人民法官的誓言。工作14年來,李美芹共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4200餘件,其中服判息訴率、辦案天數、結案率等多項核心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市法院前列。2016年初,她帶頭成立全市法院第一個民事速裁團隊,其多項經驗做法在全市法院推廣;訴源治理方面,她擔任轄區中心鎮街法官工作站站長,以她名字諧音命名的「琴音」矛調工作室,詮釋了「劍膽執正義,琴心促和諧」的真諦。她創立的「法官工作站+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的一站式解紛模式,打通了法庭與人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8.楊新鳳,女,53歲,墾利區黃河口鎮新鳳家庭農場負責人。她喜愛蓮花,是墾利區發展蓮藕產業的創始人和帶頭人,她積極推動黃河口白蓮藕走向國際市場。為帶動鄉親們致富,楊新鳳不僅吸收鄉親們加入自己的合作社,還免費為他們傳授先進的蓮藕種殖技術;富裕起來的楊新鳳積極投身到了扶貧幫困中,每到逢年過節都會為村裡的孤寡老人和貧困戶送去米面糧油等生活用品,她被評為「山東省巾幗致富帶頭人」。她孝順長輩,憐愛幼小,支持兒子參軍,她的家庭被評為山東省五好家庭、第二屆全市文明家庭,她被授予「東營市十佳兵媽媽」稱號。

9.宋愛民,男,50歲,利華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長。他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從一名普通電工成長為車間主任、技術帶頭人,獲得東營市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他帶動身邊同事共同提升工作技能,帶領團隊榮膺山東省工人先鋒號、全國工人先鋒號、山東省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等稱號,鍛造了一支以企為家無私奉獻、懂技術會創新、敢於擔當的工匠隊伍。

10.張風興,男,52歲,省黃三角農高區丁庄街道中心初級中學教師。學校處在偏僻的鄉村,交通不便,條件也簡陋,而張風興從1995年分配至此便牢牢紮下了根,毅然堅守在職業教育一線。27年來,張風興愛校如家,任勞任怨,以釘釘子精神一干到底,滋養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他說,他堅守鄉村教育的信念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學上,都能健康成長成才。張風興對鄉村教育的執着,對學生的關愛,賦予他超出常人的恆心、毅力和追求,讓他的教育之路碩果累累。他先後獲得齊魯最美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東營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東營市教學能手等省、市級榮譽稱號。

11.張惠,男,47歲,東營區紅十字會副會長、東營市紅檉柳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副會長。2010年夏天,張惠與「公益」第一次接觸之後,便開啟了十年的愛心之路。2011年12月,張惠發起成立東營第一個專業助學項目。資助的貧困生分佈在臨沂沂水、濰坊臨朐、東營的三區兩縣。2016年年底,張惠發起成立紅檉柳公益「善哥助學」,多次策劃和組織大型愛心募捐活動,為貧困學生、貧困家庭募捐和發放棉衣、新鞋等愛心物資。十多年來,張惠和他的團隊為孩子們,自己捐助和經手捐助的愛心款和物質近百萬元。因為他的善行義舉,他被評為山東省道德模範、山東省最美志願者、山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等,他的家庭被授予「全國五好家庭」榮譽稱號。

12.周建新,男,59歲,東營市化工學校教師。從教三十六年,他用智慧和雙手助學生們築夢前行。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年近六旬的他,仍然堅持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個,獲全國、省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齊魯最美教師、省技術能手、省自強模範、市五一勞動獎章、市金牌工匠、市優秀職工代表等榮譽稱號。面對專業荒地,他藉助書籍、網絡,從基礎學起,多方請教,探索出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他撰寫教學論文近20篇,編寫教材2部,自製教具130多種,培養了多名年輕教師成為學校的業務骨幹;他帶出的學生成績斐然,在全國和省級專業技能大賽上名列前茅。工作之餘,周建新心系殘疾朋友,幫助他們學會家電維修技術,獲得立足社會的一技之長,他多次參加省市殘疾人運動會和國家級、省級、市級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均獲佳績。

13.秦寧,女,37歲,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總工程師。她懷揣為國找油的夢想,始終堅守在石油勘探生產和科研工作最前線。2013年,作為博士後入站勝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從事勘探科技領域的地震資料處理工作,用科技成果助力國家石油勘探。她勇於創新,擔任勝利油田單點高密度地震技術創新團隊成員,帶領團隊研發自主知識產權軟件,在勝利油田東部老區長期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說,石油是國家的命脈,她要用手中的技術幫助地質家找到更多石油,回報祖國、回報油田……秦寧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山東省道德模範、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中國石化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勝利油田青年崗位能手、三八紅旗手、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等榮譽稱號。

14.殷紅,女,40歲,河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殷紅先後四次榮獲全市「業務標兵」「辦案能手」等榮譽稱號,2021年被評為全國掃黑除惡先進工作者。從業12年來,面對錯綜複雜的案情,她耐心剝絲抽繭尋找事實真相;面對飛揚跋扈的歹徒,她毫無畏懼嚴縛法繩;面對孤苦無助的群眾,她溫情以待全心呵護。2011年至2016年期間,殷紅辦理5個案件被評為全省優質案件。她把每起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時間檢驗和群眾評判的精品案件,她用真愛在群眾心裏書寫了一段精彩的青春歲月,用實際行動處處彰顯着一名優秀檢察官的本色,用心用情經營着這份光榮而崇高的事業。

15.郭明昌,男,67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齊筆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山東齊筆聯和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潛心齊筆製作50多年,郭明昌甘坐「冷板凳」、下足「水磨功」,守住了幾千年傳承下的手藝,創新研發出生肖紀念筆、嬰兒胎髮筆、高級禮品筆、工藝陳列筆、儲水儲墨毛筆特色產品,探索「工廠+基地+農戶」生產模式助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就業增收,並通過「抱團」發展、電商運營、展會推廣、收徒授藝,把齊筆的美譽一步步帶出國門、推向世界。郭明昌被授予「全國鄉村工匠」「山東省民間手工藝製作大師」「山東省突出貢獻技師」「省級非遺傳承代表性人物」「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十大模範傳承人」等榮譽稱號。

16.郭凱冰,女,51歲,廣饒縣陳官鎮中心初中教師。作為語文教師,她用教學啟蒙孩童心智,築牢文化根基;作為兒童作家,她出版圖書11部,用文字引領青少年向真向善向美。郭凱冰的創作立足黃河口這方熱土,藉由文字的引領,勾畫出一個個美麗的故事,傳揚黃河口人文精神。她創作的《青瓦高台》,把主人公的生活「搬」到了廣饒文化遺迹柏寢台上;帶着對小清河的記憶創作的《等待一條船》獲第四屆「泰山文藝獎」;以山東省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 中共廣饒劉集黨支部為原型創作的《我們的宣言》,獲第十二屆萬松浦文學獎,同時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21年農家書屋增補書目》、山東省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她的作品還先後獲「華語兒童文學中國故事短篇創作邀請賽(2015)」銀獎、「周庄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大賽獎等多種獎項。

17.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中心。每年春天,他們趟過天然潮溝,連續6年在泥濘的海灘上觀測北遷旅鳥落地,共觀測到82種18萬隻水鳥春季在黃河三角洲順利中轉飛到繁殖地;每年夏天,走過沼澤濕地,記錄鳥類新生命的誕生;每年秋天,在野外採集鳥類新鮮排泄物等樣品,為候鳥做體檢;每年冬天,對區內越冬候鳥進行全面調查保護。在完成黃河口生物多樣性的科學研究和生態監測工作同時,科研中心積極投身到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等前瞻性的工作中。面對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在自然保護區的入侵蔓延,科研中心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形成了「刈割+圍淹」、「刈割+翻耕」等有效的治理技術,完成互花米草治理2500餘公頃,同步實施鹽地鹼蓬恢復、海草床修復、潮溝疏通等系統修復工程,確保取得綜合性的治理成果。他們將保護黃河口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視為光榮的使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勇挑重擔,擔當作為,為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科研力量。

18.東營市黃河搶險救援總隊。2021年進入秋汛後,黃河水量來勢洶洶,黃河沿岸防汛形勢嚴峻異常,全市廣大幹部職工聞「汛」而動,成立東營市黃河搶險救援總隊。10月5日,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通知後,市消防救援支隊和勝利油田救援支隊迅速集結了人員和各類防汛裝備,兩支隊伍從接收調令、緊急集合到達現場僅用了1小時30分鐘,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信念。防汛期間,隊員們團結一致、互幫互助,邊鋪路邊拉起陷入泥中的隊友,向著坍塌的堤壩艱難前行,面對如此危險又艱苦的防汛任務,整個團隊沒有一個人退縮。隊員們用真誠譜寫了對百姓的熱愛和忠誠,「汛情不退,我們不撤」便是他們的錚錚誓言。

19.赴豫抗洪救援群體(包括特戰救援隊、醫生、社團組織、企業力量等赴豫救災中的「東營力量」)。2021年7月20日,河南發生特大洪澇災害。黃河尾閭的東營,城市不大,卻能量滿滿,愛心激蕩,面對大災大難,東營人民或主動請纓,或聞令而動,迅速行動起來,馳援河南。專業救援隊應召而出,民間團體、愛心人士自籌物資前往,奔赴700公里外的災區,面對危險,奮不顧身科學施救;捨生忘死,與時間賽跑;同災區人民心連心,同舟共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搶險救災奇蹟,魯豫同行,風雨同舟,河南救援有咱東營力量。救災期間,我市累計派出22支救援隊伍,救援人員451人,裝備1496台套、轉移人員9127人、排水近90萬立方米,發電供電時長37小時,供應物資12274件,充分彰顯了搶險救災中的「東營力量」,更展現了東營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家國情懷。

20.CCUS技術團隊。面對國外技術無法直接適用於我國絕大部分油藏的現狀,勝利油田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團隊開啟了攻堅技術之路,研發新一代氣驅非均質長岩心物理模擬系統,其實驗結果可以給二氧化碳混相驅油提供依據。2017年,他們在注氣現場驗證了低滲透油藏二氧化碳高壓混相驅技術的可行性,3口油井全部自噴,每口井日產油由原來的1噸提高到5噸,並穩產2年,填補了國內CCUS高壓混相驅技術的空白,相繼創新突破了低濃度二氧化碳捕集儲輸、低溫二氧化碳密閉注入、高效二氧化碳驅油與封存、二氧化碳封存安全評價等技術。目前,勝利油田運用CCUS團隊技術,已建成投產國內首個百萬噸級CCUS示範工程,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00萬噸,相當於近6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預計15年注入封存二氧化碳1068萬噸,增油300萬噸,新增產值約70億元,助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與「雙碳」目標的實現。

2021年度「最美東營人」候選人公示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