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終結百年晉楚爭霸丨荀罌的三駕疲楚,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2022年09月27日16:51:22 熱門 1678

公元前564年,晉悼公率領諸侯聯軍進攻鄭國

看到這陣勢,鄭國怕了,趕緊遣使求和。城下之盟,無疑防守方鄭國會開出豐厚的求和條件。

然而晉國並不是衝著鄭國所給的這點好處來的。此戰,晉國想下一盤大棋:藉著進攻鄭國,將其大哥楚國扯進來。擊垮楚國,進而一勞永逸地佔據中原霸主之位。

期間荀罌想出了一招妙計,藉助小切口、低強度的戰爭,最終打垮了超級大國楚國,一勞永逸地終結了晉楚的百年爭霸。

這招妙計便是「三駕疲楚」,其提出在當時乃至後世的戰爭中,都發揮出了獨特的影響。

一招終結百年晉楚爭霸丨荀罌的三駕疲楚,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 天天要聞

晉楚爭霸

全面戰爭還是消耗戰?

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是晉楚爭霸中最後一次集中主力的對決。該戰以楚共王被射瞎一隻眼睛,楚軍大敗而歸而告終。

該戰結束後不久,新即位的晉悼公開始陷入沉思。怎麼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晉楚之爭,讓楚國再無翻盤的可能?

兩國爭霸,鄭國是焦點。誰控制住了鄭國,誰就佔據了戰略主動。

此次攻鄭,就是一次試探。晉悼公認為,楚國絕不會坐視不管。

因為鄭國地處中原咽喉地帶,晉楚的中原霸主之爭,必然圍繞鄭國展開。誰控制了鄭國,誰就具備了戰略主動權。

一招終結百年晉楚爭霸丨荀罌的三駕疲楚,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 天天要聞

地處鄭國的虎牢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中行偃建議畢其功於一役

上軍將中行偃一看,若在跑人家家門口求和,那晉軍就得打道回府,還怎麼釣楚國這條大魚?

「現在正是圍點打援的好時機。主公,我們要一鼓作氣啊。通過繼續圍攻鄭國,引來楚國前來救援,到時候以逸待勞對其進行伏擊,一場大捷唾手可得呀。如果就這麼握手言和了,那豈不是白辛苦一場?」

如果按照中行偃的做法,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在所難免。但問題是,與超級大國楚國全面開戰,晉國真的有那份底氣嗎?

二、荀罌提出「三駕疲楚」

中軍元帥荀罌則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議。

「不,不,我們需要的不是全面開戰。」上軍將荀罌說。「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消耗,來讓消耗掉楚國的有生力量。這比正面作戰的效果更好!」

荀罌提出,應該將計就計,先與鄭國結盟。隨後楚國定然會討伐鄭國,然後圍繞鄭國爭奪,晉軍一分為三,輪流進攻侵擾楚國。時間一長,不把楚國耗死,也把楚國煩死。

「三駕疲楚」首次被提出。

一招終結百年晉楚爭霸丨荀罌的三駕疲楚,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 天天要聞

圍點打援的經典案例:圍魏救趙

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兩個方案,孰優孰劣?晉悼公不得不細細考量一番。

一、令人冷汗直冒的全面戰爭

剛開始,大多數朝臣並不贊同「三駕疲楚」。

他們認為,晉國在鄢陵之戰後,對楚已掌握了絕對的優勢。應該乘勢而上,徹底打敗楚國,重塑晉國的霸主地位。

越多的臣子贊成全面開戰,讓晉悼公隱隱感到一絲不安:要知道他的前任晉厲公被卿族所殺,他這個從東周回來,毫無根基的「空降兵」才即位十年。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晉悼公想了很多辦法,包括推進新領域的改革,扶持晉公室子弟等等。但目前,顯然晉悼公還沒掌控局勢。

——外強中乾,似強實弱。看起來晉國很強大,但實際上隊伍人心散了。遷延之戰,與秦軍對陣之時,晉軍下軍將欒黶帶着近一半的部隊違令臨戰而退,竟然導致晉軍全線撤退。

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和強楚正面硬剛,晉悼公還能有幾成勝利的把握?

顯然主戰派是居心叵測啊。若一旦戰爭失敗,這些野心勃勃的主戰派們將趁晉公室削弱之際,肆無忌憚地發展己方勢力,搞不好「三家分晉」就會提前到來。

一招終結百年晉楚爭霸丨荀罌的三駕疲楚,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 天天要聞

鄢陵之戰後,晉國內部矛盾加深

二、晉悼公的抉擇

清雍正初年長篇小說《姑妄言》中,第二十二回中記敘了一個片段。

那李自成敗回營中,怒道:「我自行兵以來,未嘗屢敗。前敗於六合,今日又在此失機,這一口氣如何得出?」李岩道:「勝敗軍家之常事,大王何必介懷?今日因四面受敵,故此傷折。明日將眾兵養息一日,後日同他見個輸贏。我們的軍馬多他數倍,用更番之法,再無不勝之理。」李自成道:「何為更番之法?」

李岩道:「將我們的兵馬分作三隊,先出第一隊對敵。約兩個時辰,第二隊上去,將頭隊換下入營暫歇。又兩個時辰,第三隊上去,又換下第二隊歇息。又將第一隊換第三隊,輸流換隊接殺。雖連戰三晝夜,人馬亦不睏乏。在我甚逸,彼則甚勞。人之精力有限,他能一隊熬得過我三隊么?他即欲分兵,則人少而不敢,此晉三駕疲楚之法也。」李自成聽說,大喜。

面對強敵,李自成接連吃了兩場敗仗。危險關頭,金牌軍師李岩提出了一招妙計:將己方兵馬分為三隊,每兩個時辰替換一隊上陣迎敵。這樣接連與對方對戰三晝夜,己方兵馬休息充分愈戰愈勇,而對方軍隊一直作戰睏乏不堪。因人馬不足,對方無法分出三隊應對。於是對方慢慢就被拖垮了。

這其中就用到了「三駕疲楚」之策。通過車輪戰,讓敵方處於疲憊的負面狀態,戰鬥力大幅下降。而己方因為得到了充分休息,士氣高漲。這樣以逸待勞,以更小的代價就能打敗對手。

這樣的作戰方式耗時更長,但更為穩妥。最終,晉悼公最終採用了荀罌的「三駕疲楚」戰略。

事實證明,晉悼公的選擇完全正確。每次晉軍派出一支軍隊,楚國則傾全國之力迎戰,來來回回幾次後,楚軍勞而無功,戰鬥力大幅下降。國內因為長期大規模用兵,導致經濟凋敝,國力轉衰,楚國由進攻轉入全面收縮防禦,從此再沒有踏入中原腹地一步。

而這個過程中,晉國並沒有遭受什麼損失。晉悼公通過削弱楚國,恢復了晉國的霸主地位,他在晉國的統治地位也得到了鞏固。

一招終結百年晉楚爭霸丨荀罌的三駕疲楚,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 天天要聞

晉國復霸

指揮效能的提檔升級

三駕疲楚能夠成功,是管理效能優勢在軍事作戰中的奔現。

一、統籌指揮為戰鬥力賦能

三駕疲楚,本質上是一種防守反擊的策略。

通過化整為零,輪番上陣,不斷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為最後致命一擊做準備。

在具體操作上,特色很鮮明:

1、處弱的態勢。實力上處於明顯劣勢,或者優勢不太明顯,或者有投鼠忌器的顧慮時,運用該策略效果絕佳,通過化整為零開展有限戰爭,從而達到控制戰爭規模,放大打擊效果的作用。

2、高效指揮。三駕疲楚對指揮的要求較高,必然要求增加指揮頻次,實現精準統籌。將指揮優勢、信息優勢,轉化為作戰優勢。若不具備這些指揮優勢,反倒會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

3、防守反擊。三分軍隊後,進攻的一支軍隊顯然不具備戰略進攻的實力,主要只是進行騷擾,從而形成主動防禦的態勢。

這種策略的優點也很明顯:

1、掌握了戰爭主動權。騷擾,主要集中於攻擊對方的經濟、交通等戰略目標,讓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清零」,讓對方軍隊疲於奔命。就像詠春拳一樣,一次攻擊可能並不致命,但不斷對同一個目標快速、持續攻擊,最終也會出現致命的攻擊效果。

2、較高的性價比。當敵方長期被騷擾之後,必然戰鬥力會大幅下滑,此時士氣高漲的己方發動突然攻擊,不啻於是一場「降維打擊」,定然會以微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勝利。

二、多次運用,好評如潮

三駕疲楚的策略,十分管用有效,在隨後的歷史長河中,曾被多次運用。

1、吳破楚

三駕疲楚在其被提出50多年後,再一次發揮出了驚人的威力。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率領3萬精兵攻楚,在五戰五捷之後,攻破了楚國都城。

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因為吳王闔閭採用了伍子胥的三駕疲楚之策。

《左傳·昭公三十年》中記敘,吳王闔閭問伍員:「『伐楚何如?』對曰:『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肆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蔽。亟肆以罷(疲)之,多方以誤之。既罷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闔閭從之,楚於是乎始病。」

伍子胥認為,楚國負責的大臣太多,且彼此不和,無人敢於站出來承擔責任。於是伍子胥建議將吳軍分為三隊,讓其輪流攻擊楚國,誘使楚國調動全部兵力防禦。久而久之,楚軍得不到絲毫喘息,長期處在疲憊狀態,戰鬥力大幅下降。

於是,僅用了6年,吳軍就攻破了楚都。

2、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至234年,諸葛亮率蜀軍,先後對曹魏發起了五次北伐。

期間各種精彩不斷。有失街亭,也有定軍山;有空城計,也有五丈原。

但所有的種種,只是諸葛亮為蜀國爭取的一線生存之機。魏強蜀弱,若任其自然發展,兩國差距將越來越大。

漢中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且魏都洛陽距離漢中6、700公里。這讓魏國感到頗為頭痛:地方過於偏僻,若要長期固守,需要維持一條消耗巨大的運輸補給線,將曹魏的人財物一點點消耗進去。因此,曹魏認為,漢中等地不能輕舉妄動,大舉興兵必天下騷動,耗費巨大。

於是諸葛亮抓住曹魏的這種「守不住,攻不得」的心態,通過北伐消耗了曹魏的有生力量,阻撓着曹魏的經濟恢復。由此造成曹魏西北部經濟發展停滯,農業生產凋敝的景象。曹魏一時間轉入防守態勢,很長一段時間內幾無全面進攻蜀國的實力。

3、范仲淹的「十六字訣」

北宋時,為了對抗南下的遼國軍隊,范仲淹力諫加固汴京城防,高城深池,充分保障北宋朝廷的安全。

同時,范仲淹提出了對抗的「十六字訣」:銳則避之,困則擾之,夜則驚之,去則躡(追蹤)之。

通過對入侵遼軍的騷擾,使其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疲憊不堪,戰鬥力下滑,無力進犯。這是對三駕疲楚戰略的繼承發展,通過持久的騷擾,消耗和拖垮敵人。從而以低消耗,取得打擊敵軍的最佳效果。這才是「保社稷安四海之全策」。

後來宋將吳璘也是用此法對抗金兵。每逢決戰,吳璘總是先放任金兵進攻,待其進入有利地形後,便派出精兵強將,分批次對金兵騷擾,使得金兵疲於應付,士氣大減。然後待金兵被拖得顯露出疲態時,突然出奇兵攻擊,從而一舉獲得全勝。

一招終結百年晉楚爭霸丨荀罌的三駕疲楚,讓楚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 天天要聞

吳楚決戰:柏舉之戰

結語:佔據優勢,以弱勝強

楊萬里在《送左元規三詣太常》中寫到:「晉候三駕楚莫爭,薛候三箭天山平。」

對三駕疲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荀罌也在勸諫晉悼公時說,假如現在就和楚國作戰,必然會帶來慘重的傷亡。聰明之人靠智慧取勝,愚昧之人靠蠻力對抗。

顯然三駕疲楚,應該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巧勁兒。

將隊伍一分為三,一分為四,從而化整為零,有效控制了戰爭規模。

通過高效指揮,精準統籌。將己方戰鬥力提升一個檔次。

通過持續騷擾,讓敵方戰鬥力一降再降。

最終抓住機會,發起致命一擊。

這便是晉國最終拖垮楚國,鎖定勝局,進而恢復霸主之位的關鍵之所在。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