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瀘定9月10日電 題:特寫:瀘定地震「孤島」24勇士
中新社記者 王鵬
兩架直升機陸續降落,機艙門打開,滿身泥濘、背着繩索鐵鍬的特警出現了,全場沸騰。人群中,一對夫婦哭了起來,他們看到27歲的兒子曹立鵬安然無恙,「懸着的心放下了」。
這是10日上午發生在瀘定6.8級地震震中磨西鎮的一幕。當天,一度在地震救援中失聯21小時的24名甘孜公安特警平安歸來。他們是此次地震中首批到達「孤島」海螺溝景區的救援力量,被譽為「孤島」24勇士。

9月10日,此前曾失聯的24名甘孜公安特警乘坐直升機安全返回磨西鎮。瀘定地震發生當天,甘孜公安特警24名勇士率先挺進「孤島」海螺溝景區3號營地。9月5日至7日,他們將216名被困人員全部成功轉移。張浪 攝
曹立鵬是磨西鎮本地人,從警4年,5日地震發生時,他正在康定訓練,立刻跟隨隊伍向家鄉挺進,「通信斷了,聯繫不上父母,腦袋是空的。」一個多小時後,臨近磨西,他在車上看到親戚,打開車窗匆忙一問,得知母親安好,父親可能在海螺溝三號營地。
首批到達震中的特警有30多人,立即兵分幾路向海螺溝景區進發。唯一的道路損毀嚴重,冒着餘震和落石,他們爬過巨大的塌方體,攀着繩索過河,15時許抵達青崗坪村,17時30分左右到了共和村,後者已經逼近海螺溝景區入口。
每抵達一個村子,特警需核查災情,安撫被困人員情緒,就地展開救援,並向指揮部報告。遊客李柔至今記得在共和村見到特警時的激動,她覺得「救援速度太快了」,給大家帶來了信心,「當時就覺得特警太帥了!」
李柔感受到的「快速」和「信心」,是特警「拿命拼來的」。曹立鵬記得共和村通往海螺溝景區一號營地途中,有一段超長塌方體,大石頭從山頂滾下,砸在巨石上又裂開,碎石「擦着腦袋飛過」。他們分組找巨石隱蔽,才躲過一劫。
因過於兇險,餘震不斷,且夜晚無法觀察,他們最終決定退回共和村四組,草草睡了一夜。為節省對講機電源,他們半小時才打開一次,以便向後方報告最新情況。次日天剛亮,又繼續上路,因前一日出發緊急,他們帶了些老鄉的洋芋在路上吃。
「遇到塌方體,我們必須快速通過,觀察員隨時大聲預警。」10日下午,走過那段最艱險的路幾天後,甘孜特警戰訓勤務科科長徐凱聲音依然沙啞,「幸虧隊員們沒事,只是一人被落石擊傷,一人被馬蜂蜇傷,一人頭盔被砸破。」
走在那段最危險的路上,年輕的特警隊員們偶爾會開兩句玩笑,曹立鵬對其中一句印象深刻,「包包揣起個洋芋,腦袋別在腰桿上。」
抵達海螺溝三號營地是6日下午。此時被困人員已展開自救,曹立鵬在人群中看到了父親。「那一刻,我倆都想說點啥子,但啥子也說不出來,就是抱着哭。」回憶與父親的重逢,一直平靜的曹立鵬情緒激動起來,他要立刻執行任務,核查災情,不能與父親在一起,「我爸說,這是你的工作職責,千萬注意安全。」
此時,特警依靠三號營地的衛星電話向外界報告災情。稍晚一些,又有隊員帶着藥品、繩索、鐵鍬和衛星電話前來。那裡四面環山,幾乎是震中最中心,遠處的大山像被削過,巨石隨時滾落,轟隆作響。
7日,直升機救援正式開始,特警揮舞紅旗引導降落,216名被困人員成功轉移。但到了晚上,將當日最後一批被困人員送返後,開始持續降雨,直升機不再具備飛行條件,他們僅靠衛星電話與指揮部保持聯繫。由於餘震不斷,天氣驟變,8日中午,衛星電話突然斷聯。

由於餘震不斷,天氣驟變,8日中午衛星電話斷聯。9月9日9時,衛星電話終於撥通,救援指揮部和滯留孤島的24名特警取得聯繫,他們累計失聯21小時。張浪 攝
「雖然與後方失去了聯繫,但我們並不擔心。」曹立鵬回憶,那一夜他們在空地搭上簡易帳篷,輪流執勤、休息,圍坐在篝火前烤洋芋時,一起回憶了很多童年趣事。
9日9時,衛星電話終於撥通,滯留「孤島」的24名特警和救援指揮部取得聯繫,他們累計失聯21小時。但山中大雨依舊,霧氣升騰,直升機仍不具備飛行條件,他們的返程時間一再推遲。
10日上午,一直煙雨蒙蒙的磨西鎮終於放晴,兩架直升機相繼起飛,半小時後又陸續降落。24名特警終於平安歸來,雖滿身泥濘,但依然昂首列隊,精神狀態良好。一位特警情緒激動,流下淚來。
回憶過去這幾天,曹立鵬直言是從警以來「最危險的任務」。回到磨西鎮後,手機充上電,他們建了一個微信群,群名叫「過命兄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