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萬建設大軍奮戰7個春秋,橫跨湘、資、沅水,穿越雪峰山脈,建成540公里的高速公路,全面完成G60滬昆高速湖南段建設。滬昆高速全長2370公里,是我國舉足輕重的東西交通大動脈。湖南段東接江西,西連貴州,自東往西由醴潭、潭邵、邵懷、懷新4段組成,2000年7月始建,2007年11月全線貫通。
這是我省「七縱七橫」高速公路網中最為閃亮耀眼的「一橫」,它為湖南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高速力量」;滬昆高速湖南段建設難度之大,在全省高速公路建設中前所未有。湖南日報·華聲在線今天推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歲月留痕 大地印記——湖南標誌性工程巡禮》系列報道之《滬昆高速湖南段:交通大動脈 托起騰飛夢》。
滬昆高速湖南段:交通大動脈 托起騰飛夢

8月2日,邵懷高速公路洞口塘縱向大橋猶如蜿蜒的蛟龍。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行 攝

8月1日,來往車輛穿行邵懷高速雪峰山隧道。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行 攝

圖①2004年5月,邵懷高速公路洞口段建設如火如荼。(資料圖片)通訊員 攝

圖②2005年5月,建設者在邵懷高速雪峰山隧道內施工。(資料圖片)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邱江華 羅文明 謝定局
近10萬建設大軍奮戰7個春秋,橫跨湘、資、沅水,穿越雪峰山脈,建成540公里的高速公路,全面聯通G60滬昆高速。
滬昆高速,全長2370公里,是我國舉足輕重的東西交通大動脈。其湖南段東接江西,西連貴州,自東往西由醴潭、潭邵、邵懷、懷新4段組成,2000年7月始建,2007年11月全線貫通。
這是我省「七縱七橫」高速公路網中最為閃亮耀眼的「一橫」。作為連接中國東部和西部的重要紐帶,為湖南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高速力量」。
540公里高速公路,貫通湖南6市
向西暢行,直抵黔滇。
7月30日,記者驅車由醴陵金魚石收費站,進入滬昆高速。
一路奔馳,猶如穿行在長長的畫廊。高速公路像一條飄逸的綢緞,蔥綠的邊坡與道路兩邊的田野、工廠、農舍渾然一體,滿眼「詩和遠方」。
起於湘贛兩省交界處的滬昆高速醴潭段,2004年5月開建,2007年10月竣工通車,主線全長71.4公里。自此,我省有了高速公路與長三角對接,湖南「東大門」又打開一條大通道。
繼續向西行駛,滬昆高速潭邵段映入眼帘。
在湘潭至邵陽的丘陵溝壑之間,2000年7月,主線全長220.1公里的潭邵高速破土動工;2002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
滬昆高速邵懷段,因雪峰山阻隔,遲遲未能開工建設。
但省委省政府下定決心,邵懷高速公路再難,也要迎難而上,儘快上馬。
時任邵懷高速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政治部部長鄧宏介紹,邵懷高速最早納入國家計劃始於「八五」期間。項目方案幾經論證,最終敲定:穿越雪峰山,從中方縣過界,斜插芷江、新晃,直通貴州。
2003年9月,邵懷、懷新高速公路動工建設。
建設一條打通湘中、湘西南向外的大通道,是人們多年的夢想。
1929年,因時局需要,「洪(江)武(岡)公路」開建,幾經曲折,至1939年方才通車。其後,又因戰亂幾近毀棄。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民眾從洞口縣城經雪峰山到懷化安江鎮,得花去兩三天時間。特別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想翻越謎一般的雪峰山,難於上青天。
「跨資江、沅水,穿過雪峰山,難度超乎想像!」鄧宏介紹,邵懷高速主線長155.581公里,隧道、橋樑長度達45公里,接近全線長度的1/3;懷新高速主線長93.218公里,建設過程同樣充滿艱辛。
2007年11月,邵懷、懷新高速同時竣工,滬昆高速湖南段全線宣告建成通車。
這是在崇山峻岭中「挖出」的一條高速路。近10萬建設大軍,歷時7年建成540公里高速公路,將株洲、長沙、湘潭、婁底、邵陽、懷化6市一氣貫通。其中,2/3的里程為山嶺丘崗地貌。
湖湘大地,由此生出助力經濟騰飛的又一翼。
攻克雪峰天險,3小時的車程縮減至7分鐘
穿山架橋,填平溝壑,鋪就坦途。
滬昆高速湖南段,施工難度最大的是邵懷段。
邵懷段最難處是全長7.039公里的雪峰山隧道。
「雪峰山,山連山,331道彎,道道都是鬼門關。」1945年4月,侵華日軍發起攻擊,企圖奪取芷江空軍基地,威逼重慶。中國軍隊調集10萬兵力,在雪峰山險要位置設防,成功阻擊日軍。從此,「雪峰山會戰」被載入抗戰史冊。
但雪峰山,也成了阻礙湘西南一帶經濟發展的巨大屏障。
「過雪峰山司乘人員都比較緊張。」滬昆高速江口收費站站長楊建光介紹,2000年他親眼見過朋友駕車在雪峰山發生慘烈交通事故。那時,國道320雪峰山段是湖南通往黔滇的「生命線」,日均車流量達4000台次。
8月1日,記者自江口收費站駛入320國道雪峰山路段。因雪峰山隧道通車,駕車翻越雪峰山的車輛已寥寥無幾。
但路難行依舊。車行至雪峰山頂,只見層巒疊嶂,雲霧繚繞。下山途中,「牛屁股」 「鏟子坪」等幾處險點連續大急彎、大坡度,讓記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同行的楊建光說,過去翻越雪峰山,常見車輛擁堵、傷亡事故,跑一趟3個小時,算是很順的了。
雪峰山隧道,設計於2002年,是當時交通部批複的中國最長高速公路隧道,也是滬昆高速湖南段最艱巨的超級工程。
時任貴州橋樑工程總公司邵懷路第15標段(隧道邵陽端)項目部總工程師丁明信,每當回憶起當時的建設情形總會感慨不已:雪峰山隧道是他施工生涯中承擔的最大項目,也是最難工程。
「隧道區域地層岩性斷層多達18處,施工時最大涌水超過3萬立方米/24小時,那差不多是一個小水庫的水量了,太危險了。」那樣的場景,讓丁明信仍心有餘悸。
丁明信和技術團隊採取「滲透法雙液注漿」——先外後內、反覆鑽注、開孔誘導,注漿前先在透水中心打泄水孔,然後再從周邊往中心逐步注漿,最後封孔,確保隧道結構穩定安全。
隧道貫通對接,精度達到了當時國內最高水平。
「雪峰山隧道貫通的橫向誤差18毫米,水平高程誤差13毫米。」時任邵懷高速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的蔣鵬飛介紹,我國高速公路隧道貫通規範極限誤差是橫向300毫米、水平高程誤差70毫米,雪峰山隧道精準貫通,靠的不是運氣,是施工者追求極致的匠心!
「鑿穿」巍巍雪峰山,建設者用去整整2年零34天。
2006年8月19日,全長7.039公里的雪峰山隧道成功貫通。
曾經3小時的車程,縮減至7分鐘。
千辛萬苦翻越雪峰山的歷史,徹底告別。
縮短時空距離,推動湖南融入全球經濟大格局
8月1日上午,一輛快遞物流車從滬昆高速安江互通駛出,來到「向姐果業」超市。整箱的黃桃、蜜柚被搬到車上,而後發往長沙。
1967年出生的向群枚,人稱「向姐」,是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水果銷往全國,靠的是高速公路。」向群枚告訴記者,2003年邵懷高速開建前,她每年純收入3萬元,現在是當年的10倍。
正值盛夏,在距離安江26公里開外的洪江古商城,遊人如織。
「暑假帶孩子來看看這座明清時的『小南京』。」經營一家貿易公司的孫煒從長沙自駕上滬昆高速,4個多小時直達洪江。他說,10多年前的古商城可沒有今天的人氣。
2008年,滬昆高速邵懷段通車第二年,洪江古商城遊客為35萬人次;2018年,古商城遊客達到463.06萬人次。
農產品走向全國,旅遊業方興未艾……滬昆高速開通,人流、車流、物流滾滾而來,釋放澎湃發展動能,區域經濟發展風生水起。
在長沙打拚多年的尹顯東,2016年將萬美複合材料公司建在洞口經開區,發展勢頭喜人;昌冠隆體育用品公司落戶洞口,生產的足球、排球等暢銷國內外……
洞口經開區管委會招商部部長曾三鬧感慨:要想富,先修路,差不了!
依託滬昆高速的便利,洞口經開區已聚集優質企業118家。在邵懷高速通車前,這是做夢都不會想到的事。
如何把滬昆高速的交通優勢,最大化地變成經濟優勢?
以邵陽為例,該市重點推進滬昆高速沿線湘商產業園建設,打造滬昆高速百里工業走廊,開闢後發趕超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戰場。
邵陽市2018年規模企業達1410家,其中滬昆高速百里工業走廊區域內1163家,佔全市總數82.5%;滬昆高速百里工業走廊所創規模工業產值占邵陽規模工業總產值79.1%。
「滬昆高速大大縮短了沿線地區和省際間運輸時空距離,推動湖南融入全球經濟大格局。」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陶慶先分析,滬昆高速東達上海,西進雲南,是湖南發揮「一帶一部」戰略優勢、融入「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通道。
節節攀升的交通量,正是這條高速公路活力迸發的最有力佐證。2008年,滬昆高速湖南段平均交通量為7359輛/日;2018年,滬昆高速湖南段平均交通量達33395輛/日。
湖南段路況還在持續優化升級。在湘潭至邵陽路段完成大修後,已列入我省「十三五」規劃的滬昆高速醴陵至婁底段擴容項目,即將在今年底動工建設。
滬昆高速,往來車流如注,伴着此起彼伏的鳴笛和滾滾的車輪聲,駛向一個個幸福的遠方。
鏈接
湖南高速公路建設成就斐然
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湖南高速公路建設力度加大。
2002年,潭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湖南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1000公里,排名全國第九。
2007年,邵懷、懷新高速建成通車。京珠高速湖南段和滬昆高速湖南段全部建成,湖南形成縱橫南北、連貫東西的「十字型」國家高速公路骨架。
2008年,開工建設婁新、汝郴、吉懷等18條、2135公里高速公路,覆蓋全省14個市州,為全省高速公路開工里程最多的一年。
2009年,開工建設郴寧、張花、長瀏、鳳大、邵永、石華、瀏醴、岳常等15條高速公路。
2010年,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項目49個,在建里程4064公里,全國排名第一。
2012年,湖南高速公路建設史上通車裡程最多的一年,創造了全國省份年度通車裡程新紀錄。當年,全省共建成通車吉茶、衡桂等16條(段)、1320公里高速公路。
2013年,湖南建成通車張花、醴茶等13條共1125公里高速公路。
2014年,澧常、長韶婁等6條(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通車裡程413公里。
2015年,益陽繞城、邵坪等4條(段)共計159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2016年,安邵、龍永、大岳等8條(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2017年,永吉、武靖、張桑、益婁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6419公里,躋身全國前五。省內形成了以長沙為中心的「4小時高速經濟圈」。
2018年,益馬、岳望、馬安、蓮株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通車裡程270.932公里。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整理)
雪峰山隧道的守護者
2018年7月2日18時許,滬昆高速西往東方向雪峰山隧道中部。
一輛駛入隧道的大貨車,與另一輛停在行車道上的大貨車相撞。
瞬間,兩車起火燃燒,濃煙滾滾。
險情就是命令。
雪峰山橋隧的守護者立即趕赴現場,會同消防、交警等引導滯留人員撤離。不到半小時,安全疏散、轉移351人。事發後人員「零傷亡」、財產損失低,為隧道事故救援提供了範本。
「事故發生在隧道中間,不但可能造成重大人員擁堵傷亡,還可能影響隧道主體結構安全。」雪峰山橋隧管理所所長李東勝回憶起來,仍覺後怕。這場湖南高速公路迄今發生的最嚴重的隧道交通事故,應對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這些「兵」,便是被稱為「雪峰衛士」的守護者。自雪峰山隧道貫通起,他們便入駐到隧道兩端入口處,與高山峻岭為伴,24小時監控巡查。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邵陽管理處養護工程科負責人周焱說,高速公路守護者的日子簡單、清苦、孤獨,工作不起眼,卻關係著來往司乘人員平安暢行。
「敬業、擔當、創新、奉獻」,這些在隧道建設中淬鍊出來的「雪峰精神」,仍然聳立在雪峰山隧道兩端。
年復一年,守護者習慣了山風呼嘯而過,習慣了鳴笛綿延不絕。(湖南日報記者 劉永濤)
親歷者說
報告文學《征途》銘記光輝歲月
講述人:鄧宏(時任邵懷高速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政治部部長)
時間:2019年8月6日
作為建設大軍的一員,我從2002年4月參與邵懷高速公路項目開工籌備,到2008年5月在項目掃尾階段調離,整整6年在建設一線度過。在築路工地上奔跑多年,我想寫一部長篇報告文學,記錄滬昆高速的建設歷程以及公路沿線鄉親們夙願得償的幸福體味。
我撰寫的報告文學《征途》,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40萬字,人物描寫眾多,關於滬昆高速公路建設的激情歲月,透過文字,鮮活如在眼前,哪怕通車12年後再撿拾翻閱,剎那間仍會將我的記憶拉進這個情感的沸點。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浸透着汗水和情感。讓人們感知一條高速公路背後的波瀾壯闊。
如今,穿越奔行在滬昆高速上的許多司乘人員,早已習慣路的暢通、繁忙和隧道的快捷、安全。可這條路建設背後的故事,有多少人知曉?還有誰會記起?誰會將征途中攻堅克難的精神傳承下去?
我想說,這樣的追問,是對未來的提醒,也是歷史的一種迴響。通過我的眼睛、我的筆觸,用《征途》為一條路立下一個坐標,希望《征途》是一部刻錄修路英雄的藝術群雕,是時代的浪花、青春奉獻的見證。(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