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如今娛樂圈中的當紅小花旦,楊紫嶄露鋒芒的同時,她的顏值變化和「臉僵」問題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
眾所周知,大熒幕非常考驗一個演員的骨相與皮相,只有骨肉配比協調才能經得起臉部特寫的顏值審判。而楊紫近期的一些電影劇照也頗具爭議,92年出生的她已經有了不同於自然衰老的面部下垂、垮塌的趨勢,很像過度醫美造成的結果。
回顧楊紫的顏值變化史,相信很多人都會從《家有兒女》開始。
而她的第一部戲其實是《孝庄秘史》,楊紫飾演的是「董鄂妃」這個角色,也就是舒暢的童年,那時候她只有10歲。
在拍攝《家有兒女2》的時候,楊紫臉上還帶着嬰兒肥,整體的膚色也是比較暗沉。
宋丹丹說楊紫不夠漂亮,讓她放棄演員這一條路好好學習。可是她沒有放棄,也沒有抱怨或抵制外面的質疑聲音,只是全心去磨鍊演技。
從2014年開始,楊紫走上了優秀作品的創作之路。與霍建華的一部《戰長沙》好評如潮,她演繹了戰地醫院護士胡湘湘這一角色。這部劇成為2014年豆瓣榜單評分最高的大陸電視劇,評分高達9.2分。
2016年拍攝《歡樂頌》以及《青雲志》的時候,楊紫的臉開始變得不穩定。邱瑩瑩時期的山根有點齣戲,但總體來看還算自然:
而到了陸雪琪時期,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
臉型變得長而尖,肥大的鼻子變挺拔了,但面容卻跟舒暢一樣,腫脹感太明顯,好像剛做過大劑量的填充,還沒完全消腫就出來拍戲了。
在一些鏡頭中,甚至能明顯看出她的額頭填充不夠均勻,中間鼓出了一大塊,被吐槽像壽星公。
網友們也看出她填得太集中了,額頭兩側還是凹陷的。
《龍珠傳奇》的時候依然很腫脹:
和趙麗穎相比,會感到楊紫的面部神態有明顯的僵硬感,沒有靈氣。
這段時間,楊紫每次有照片放出,都像換了一顆頭。
經過一番折騰後,楊紫的顏值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五官看起來比之前立體、精緻很多,整個人的顏值比十年前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但即使是這樣,楊紫也並沒有像Angelababy一樣完成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甚至在娛樂圈的女明星中都算不上是美女。
那麼問題來了,醫美真的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可以讓一個5分以下的路人臉,變成8分顏值的明星臉嗎?
顏要強調:無論是哪種醫美操作,都是有天花板的。
整形醫生在面診時一般都要看明白兩件事:
第一:你潛在的提升空間是什麼?通過技術手段能幫你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第二:你不可能達到的高度是什麼?也就是說有些事,無論我們做多少努力都是徒勞的。
楊紫就是這樣,她大眾臉的配置,現在已經充分將其開發到極限了。
面部輪廓
楊紫早期面部骨骼感較重,輪廓不流暢,骨量較多導致面部線條突兀,稜角過多,兩條深深的鼻唇溝,凄苦又顯老。
臉的寬度取決於:太陽穴間距、顴弓間距與面部脂肪量。
當顴弓發育過度形成外擴時,顴弓間距>顳間距,並伴隨太陽穴凹陷。
楊紫的面寬主在顴弓,後期顴弓內推,面寬變窄,臉部骨骼架構的關係變得緩和很多。
面頰凹陷問題也通過填充有了明顯的改善 ,臉部曲線更柔和,但也加重了臉部的腫脹感。
不過楊紫臉部的腫脹感不一定是填充過度造成的結果。她在童星時代就是渾圓而短的臉型,面部脂肪豐厚,腮和頰都極其飽滿,尤其是笑起來的蘋果肌狀態,散發著健康的生命力,她要表達的,是一個茁壯而乖巧的好孩子。
而同樣是童星時期,從小窄而薄的關曉彤看起來就多了幾分精緻感。
腮部的脂肪令面部線條和結構都冗雜不清晰,下面部整體都顯得笨拙而鈍重。
臉型問題是她上鏡的最大瓶頸,尤其是審美需要成人化,要做獨當一面的角色,就顯得非常不夠看了。
因此,她最着力於改變的,就是讓這張臉怎麼看起來窄一些,精緻一些。
那麼緊要考慮解決的就是脂肪問題。
面部脂肪的結構其實是相對複雜的,籠統來說,它分為深層脂肪和淺層脂肪,而解剖學上把不同分區的脂肪存在稱之為脂肪室,每一個不同脂肪室的容積是否充分,對於面部形態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我們減肥並且持續的變瘦,BMI指數下降的時候,淺層脂肪的體積更容易縮小,而深層脂肪受到的影響很小。楊紫的面部脂肪過多,深層脂肪豐厚,即使經過顴骨內推,並在陸雪琪時期暴瘦,還是會給人面部厚重的感覺,沒有天生頭小臉小的人秀麗精巧。
而且人的臉部軟組織過多,面部肌肉的協調度會變差,細微表情很難表現,所以會給人一種臉僵的感覺。
不過此時楊紫下巴的比例明顯拉長了許多,腮部的下頜骨弧度也變得柔和,精緻感確實有所提升。
楊紫的臉型從短而寬的苦相臉,變成了窄而長的柔和臉。很可能是經過顴弓內推、下頦加長、面部填充之後的協同效果。
但是,腫脹的蘋果肌,讓楊紫眼唇間的表情沒有聯動,笑起來後面中部表情很僵硬,所以楊紫的動態顏值感也並不會好看。
至此,楊紫的面部輪廓已經達到了她的醫美極限。但是過於渾圓的面部線條,卻讓她的臉像是簡單捏造的一樣,塑膠感較重。
而baby當初雖然有嘴突的問題,但她本身就是巴掌臉,解決了頜面骨骼和牙齒問題後,她的原生面部輪廓優勢開始顯現。
整容對她來說有7到100的裂變作用(而滿分是10),找到一個燃點,顏值蹭蹭的呈複利趨勢增長。
而普通人整容,一般都是從2到8之間的掙扎,甚至是0到2之間的苦索。
楊紫的原生面部骨骼過於平庸,脂肪也比較厚重,而baby的面部脂肪層很薄,骨相線條是高低起伏,優美的曲線,更像是經過大師精心雕刻的作品,因此她的美也更符合人的面部構造,並沒有假面感,自然而生動。
楊紫與8分美女的距離,是醫美無法企及的地帶。
楊紫顏值最大的短板出在架構上,頭骨過大,枕骨發育不佳,顱後不是圓形,表現出來的問題在:頭大而扁,這對於上鏡來說是致命的缺點。
趙麗穎在娛樂圈並不算是8分美女,可與楊紫相比,趙麗穎的明星氣質更顯著。
骨骼架構限制了一個人的顏值天花板,只有在小頭小臉,骨架小,輪廓相對平整的人才更容易在此基礎上完成到美女的提升。
面部五官
眉弓與鼻翼基底:楊紫的眉眼比前期更深邃,眉弓與額中更飽滿,應該做了隆眉弓與額中填充。早期帶來年齡感的鼻唇溝也明顯改善,側面的飽滿感增加,很可能是填充了鼻翼基底。這幾乎是扁平臉上鏡必須要有的改變。
多次隆鼻:鼻尖延長,鼻小柱拉出來了。鼻背經歷由塌平 — 寬挺 —窄挺。鼻頭變小,鼻翼內收,鼻孔的形狀也發生了變化,這是減肥和化妝都無法實現的鼻型變動。
但即使是這樣,她的面中部依舊過於扁平,立體感與趙麗穎相比相距甚遠。
眼睛:從山根處鼻假體輪廓的顯現來看,她山根區域的皮膚張力較大,因此增加山根處的體積,會對眼角有更明顯的牽拉,順勢的眼角的形態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改變,變得更長,且方向向下。
楊紫的原生眼型偏圓,眼白少,顯得黑眼球過於局促,現在她的眼睛橫向拉伸,眼仁與眼白的比例也更加協調。只是楊紫的原生眼距已經很近,內眼角變長讓她的眼距更加緊湊,天生的眼型基礎讓她缺少那種顧盼流轉,雙瞳剪水般的神情。
從整形本身可帶來的變化來說,楊紫其實屬於非常「經不住整」的類型。
簡單來說,就是同一個項目,她做三分就會變誇張,歸根究底,是面部條件的基礎與整形步調的選擇問題。
楊紫的面部過於臃腫,而且五官過於緊湊,卻又不夠大氣。而自然的臉往往在五官結構,輪廓比例上會自發營造空間感。
所謂自然的空間感、寬容度,頂配大概是這樣的:
因此,整形不是魔術,不是大變活人,從顏值上跨越一個高度,醫美是手段,最終效果還在自己底子決定的。
在娛樂圈換臉便能換個前途的現狀里,楊紫整形這一點也不必感到奇怪。但令人驚嘆的是,楊紫雖偶有臉崩,但卻沒有幾個人覺得她的臉影響到了演技。
比起某些整形成功的演員配着宕機式表演,大家似乎寧願看楊紫一點點從臉崩狀態恢復過來,不遺餘力的投入角色。
沉湎於童星濾鏡的觀眾們,不能接受她整形變臉,放着正劇的路子不走,偏要演腦殘偶像劇。
但是她自己知道,在無戲可演的時候,能有一部就演好一部。
外貌一直以來都是阻礙她向上攀爬的最大障礙,於是處境就變得尷尬起來,不整就無戲可接,隨時因為商業價值而被人換掉。
她所做的外貌努力,無非是在為等待更多機會而掃除最基礎的障礙,無非是在「選擇」與「被選擇」之間拿到一些主動權。
是的,對於一個沒那麼漂亮的女演員來說,其實,沒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