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急引水。 吳巍偉 攝
中新網岳陽8月19日電(吳巍偉)一場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的特大旱情正在席捲「洞庭糧倉」湖南省華容縣。為確保糧食豐收,華容縣萬名干群下沉一線,找水抗旱。
7月24日,華容縣藕池河東支(鯰魚須河)斷流;8月5日,洞庭湖城陵磯水位降至24.50米,較往年提前4個月進入枯水期;8月9日,華容縣藕池河中支斷流;8月15日,長江華容段低水位報警,華容河低水位報警,山塘水庫蓄水量嚴重告急,全縣農田受旱面積超過28萬畝……

引水入渠。 吳巍偉 攝
面對旱情,華容縣科學研判,因地制宜,通過縣級領導包鄉鎮,組織技術力量、部門專家下沉一線,帶領鄉鎮、村(社)幹部、黨員群眾全力以赴抗旱保收。目前已出動幹部群眾7萬多人次,採取引、補、調、取、送等多種找水方式,灌溉農田面積50餘萬畝。
「我們的具體做法就是外江外河『引』、工程措施『補』、多級提灌『調』、全力挖潛『取』、整合資源『送』、倡議引導『節』。」華容縣委書記陶偉軍介紹,7月下旬以來,華容縣共在長江、藕池河、華容河沿線架設機泵411台,24小時不間斷開機引水,日引水量達400萬立方米。截至8月18日,引水超過1億立方米。
在旱情較為嚴重的華容縣梅田湖鎮,保障藕池河沿線6個村用水的張家灣機埠20台水泵日夜連軸開啟。看着一股股清水流入田中,該鎮金雞村種田大戶尚秋海高興地說:「在高溫無雨、晚稻馬上就要進入抽穗的關鍵時期,政府通過增泵引水,為我們送來了『及時雨』!」

引水入渠。 吳巍偉 攝
「抗旱保收是我們自己的事,人人出力才能共渡難關。」華容縣操軍鎮留仙村養殖大戶丁繼安自行籌措資金6萬多元,鑽探一口80米左右深的抽水井,無償給本組群眾提供抗旱水源,解決了周邊280畝農田缺水問題,受益群眾達30餘戶。在熱心群眾丁繼安的渲染下,留仙村八股11組多名村民自發組織從八股剅外河道安裝4台8寸小機群,提灌引水至八股剅灌渠給留仙村農田進行澆灌,有效緩解了八股11組400多畝農田的旱情。
在洞庭湖區域,華容縣充分發揮洞庭湖北部補水工程作用,沿線抽水低閘全部開啟,配套疏挖渠道62.4公里,確保垸內水源充足。針對縣域內藕池河支流已經斷流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堵壩攔水,確保河道剩餘的底水不流失。在充分保障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協調全縣61家自來水廠,最大限度地挖潛取水。對水系尚未恢復的缺水重災區,農業、苗木重點產區,整合環衛、自來水、有關企業的資源送水進村入戶,日送水量達600噸,最大限度送水保收。

當地干群正在引水。 吳巍偉 攝
與此同時,華容縣廣泛開展節水宣傳,大力提倡節約用水,縣城每日用水比往年同期少1.5萬噸。農業普遍採用噴灌、滴灌等節水措施,減少水資源浪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