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末畫報
建築師弗蘭克·蓋里因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與巴黎路易·威登藝術中心等建築成名,獲得過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今年92歲,依然活躍在建築設計一線,稱自己永遠不會退休。5月,蓋里歷時15年改造的費城藝術博物館建成開幕。他今年將推出自己的雕塑展,也投身公益建築與藝術項目。他從不被外界評價影響,也不怕表達自己的看法。有建築媒體評價,蓋里的設計「既簡單又複雜,原始而精緻,開放又符合人類社會的需要」:「他至今依然在向世界提問:你們認為我在這裡做對了嗎?這個設計有用嗎?」

2011年,蓋里在自己的辦公室中。
建築師弗蘭克·蓋里今年92歲了,但他不喜歡別人詢問自己什麼時候退休,他的忙碌程度也絲毫不減。蓋里曾設計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與巴黎路易·威登藝術中心等建築,獲得過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5月,他歷時15年改造的費城藝術博物館建成開幕。他為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設計住房、成立推廣藝術教育的公益組織,90歲時還去學習開飛機 ——「(除了設計)我還能做什麼呢?我喜歡這些事物。」當《紐約時報》今年詢問蓋里是否會選擇減少工作量或者休息時,蓋里予以否認。
「現在我自由了,我不必擔心錢的問題。」蓋里回答。憑藉捷克「跳舞的房子」等作品,蓋里被一些媒體評為當代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一,還在長壽電視劇《辛普森一家》中扮演過自己。他的設計風格獨特,為人直言不諱,不惜得罪媒體或同行,但總是受到市場歡迎。除了設計建築,他近幾年還加入了培養年輕音樂家的公益組織、創作雕塑、舉辦展覽。蓋里的合作夥伴說,今年92歲的蓋里「終於有機會自由地獨自創作」:「他現在可以創作任何心中所想。」

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為蓋里頒發總統自由勳章。
不妥協的設計人生
蓋里從不害怕吸引公眾與媒體的目光,他的設計常有極強的個人風格,線條複雜。但在費城藝術博物館項目上,有建築媒體卻評價他的設計與過去相比少了許多鮮明的印記。他保留了博物館1928年就落成的外觀,着重改建館內裝修與基礎設施,擴大室外公共空間。關閉50年後,博物館終於重新向公眾開放。
這樣毫不張揚的設計風格出乎一些人的意料。2006年,費城市政府委託蓋里團隊對博物館進行改造。這個決定掀起過一些爭議。當時蓋里剛在加州設計了華特·迪士尼音樂廳,音樂廳有較強的個人風格,屋頂被設計成一個個獨特的金屬塊。一些人因此擔心蓋里是否會用同樣誇張的手法來處理費城藝術博物館這個項目。蓋里對外界的評價常常不以為然。2015年,有記者詢問他「你的作品是不是更在乎炫目的外觀而不是實用的功能」,當時86歲的蓋里對這名記者公然豎起中指表達不滿。他隨後毫不客氣地說:「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98%的建築是純粹的垃圾。沒有設計感,也沒有對人類或任何東西的尊重。當然,偶爾會有一群人做一些特別的事情,雖然這種情況很少。看在上帝的份上,別再管我們了,讓我們專註於自己的工作吧。」
從人生一開始,蓋里就對創作這件事很感興趣。他出生在加拿大多倫多,本名叫弗蘭克·歐文·戈登堡。父母分別是波蘭與俄羅斯移民。蓋里從小在祖父的五金店裡長大,常拿店裡的木頭和金屬來搭建自己想像中的建築,這成為他日後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之一。青少年時期,蓋里跟隨父母搬到美國加州,他做過卡車司機、電台主播,學過化學工程,最終還是決定學習建築。在洛杉磯城市學院與南加州大學取得建築學學位。為了給自己一個更響亮的名字、避免自己和家人受到當時社會上反猶主義的傷害,蓋里在第一任妻子安妮塔的鼓勵下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弗蘭克·蓋里」。他隨後應徵入伍,服役期間還在軍隊里為士兵設計房間和傢具,之後在哈佛大學學習城市規劃。建築評論家保羅·戈德伯格在他創作的《弗蘭克·蓋里傳》中寫道,蓋里是一個「被社會誤解的天才」,他其實害羞而敏感,常在自我懷疑與自負的雙重壓力下掙扎。他的父親為養家糊口苦苦掙扎,與蓋里的關係十分糟糕。蓋里與安妮塔育有兩個孩子,但他很少參與家庭生活,常常不在孩子們身邊,最後與安妮塔分別出軌。但蓋里的氣度在於,他對自己的痛苦從不遮掩。創作傳記時,戈德伯格與蓋里約好,他可以核查事實,不能要求刪改。蓋里最終遵守了諾言。

5月重新開放的費城藝術博物館。
在職業生涯初期,蓋里的建築風格受理乍得·諾伊特拉等現代建築師影響。他之後發展出規模更大、更獨特的建築風格。1977年,蓋里與第二任妻子貝爾塔一起在聖莫妮卡買下一棟小房子,之後用玻璃、金屬、瓦片等材料改造。尖銳的設計讓當時的鄰居們感到非常憤怒,還有路人來批評它「像個香腸工廠」,如今房子已經成為那裡的一個地標。《建築》雜誌報道,這棟房子是蓋里設計風格的集中體現,他會刻意讓建築看起來尚未完工,因為相信「正在進行中的設計總比完成的作品更有詩意」。1989年,蓋里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組委會在頒獎詞中評價,蓋里「有很好的控制力,他有巨大天賦,在建築與藝術的分界線上跳舞,總有辦法讓自己不會跌倒」。
更著名的作品誕生於他獲獎之後。1991年,他設計了加州的「望遠鏡大樓」,1997年完成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項目。蓋里選用輕薄的鈦板作為外觀設計,被認為是解構主義建築的代表作。蓋里很愛聽音樂,對交響樂、爵士樂、搖滾樂等都有興趣。2000年,他又在西雅圖創作了流行文化博物館,大膽選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材料設計外牆。他的作品總能引起外界兩極的反應。一些人認為解構主義運動只強調外觀而不強調建築實用性。記者帕特里克·哈扎爾就曾批評:「蓋里是一個自負的人,他認為世界上唯一重要的藝術是他用鈦合金或其他材料搬弄的所謂藝術。試圖摧毀他是徒勞的。當蓋里用鍍鋅圍欄等奇怪的材料與技術讓自己本就不倫不類的設計變得更加不倫不類時,他的名聲竟然更大了……他只有那種討人厭的伎倆。」
蓋里對此的回應很坦蕩。他對文化與藝術評論網站The Cultural Critic的記者斯蒂芬·科恩說,這種指控不是真的,自己的設計都是從內部開始思考的。戈德伯格也在《蓋里傳》中說,認為蓋里的設計作品「華而不實」是外界對他的誤讀。「他非常、非常關注功能。他關心洗手間應該建在哪裡,關心你應該從哪裡進來,哪裡出去,壁櫥應該放在哪裡。他不是專制的建築師,他的想像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常被理解的是,他想把自己的作品定位在想像力與解決問題兩個領域的交界處。」

蓋里的設計作品。
92歲新開始
蓋里在費城藝術博物館開幕新聞發佈會上說,自己完全明白何時應該適當放棄一些個人風格,為項目整體效果考慮:「費城博物館的設計目標是讓它領導我們前進。我們之前的傑出設計師已經有了強有力、富有智慧的設計,我們必須尊重它,在某些情況下還要強調它。我們的首要目標是為藝術和人創造空間。」
兩年前,蓋里就表達過年齡不是退休的借口,他對世界還有無盡追求,那時他剛滿90歲。一天晚餐過後,他跟着朋友到戶外學習開飛機。蓋里熱愛運動,72歲前一直練習打冰球。他至今仍常開着自己設計的遊艇到太平洋玩耍。「我喜歡工作,我喜歡把事情做好,我喜歡與客戶互動。」他的一個競爭對手在競標時公然提到蓋里的年齡,質疑他的精力,蓋里對此非常氣憤:「這太不公平了,太愚蠢了,年齡與工作沒有任何關係。」他盡量跟上世界發展的腳步,蓋里的工作室是世界上首批使用電腦來創作的建築公司之一。他與流行歌手 Jay-Z等文化名人保持良好關係,聽古典樂也聽說唱,試圖接觸各種不同的文化。面對他不喜歡的客戶,蓋里依然保持着那種毫不在乎的性格。他曾評價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怪物」,鮑里斯·約翰遜「是個混蛋」,特朗普邀請蓋里在紐約設計一棟高樓,被他一口回絕。兩人之後在一個晚宴上見面,特朗普轉身離開,蓋里當場對着他的背影說:「不用這麼沒禮貌,文明點。」
除了費城藝術博物館,今年92歲的蓋里還在同時進行許多個項目。他在紐約、洛杉磯設計住宅,為爵士歌劇《伊菲革涅亞》設計布景。因為疫情,他的公司不得不裁掉八名員工,所有人都必須在家裡工作,但公司所有項目都在逐一進行。蓋里從孫女的兒童書籍中獲得靈感創作雕塑,6月24日將在高古軒畫廊展出。蓋里對《紐約時報》說,今天的自己更希望回饋社會。他為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設計了福利住房,六年前開始着手為加州最貧困的學校設計公益藝術課程。蓋里將這些公益項目稱為「愛的勞動」。
「這是蓋里真正的成就:他的設計表明建築可以既簡單又複雜,原始而精緻,開放又符合人類社會的需要。」建築設計雜誌《Dezeen》評價。「工作七十多年,蓋里的職業生涯不僅很長,還充滿多樣性與原創性。他至今依然在向世界提問:你們認為我在這裡做對了嗎?這個設計有用嗎?」
撰文— 林湃 編輯— Y 圖片— 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