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市軌道集團官網發佈了地鐵8號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信息二次公示,面向公眾徵求意見。此次發佈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發佈了8號線的更多細節。
全長49.896km線網中唯一的環線
2019年6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8-2024年)的批複》,同意規劃建設1號線三期、2號線二期、8號線、10號線一期、14號線、15號線一期、16號線一期等7個項目,線路全長約150km。
在三期規劃的線網中,最受市民關注的莫過於地鐵8號線。作為西安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主骨架線路,地鐵8號線是線網中唯一的環線。線路貫穿雁塔區、新城區、灞橋區、未央區、蓮湖區等5個行政區以及高新區、曲江新區、滻灞生態園區、經開區等4個開發新區。
根據最新發佈的環評報告,地鐵8號線全長49.896km,均為地下線,沿丈八東路、雁展路、雁南四路、寒窯路、南三環、長鳴路、幸福林帶、廣運潭大道、滻灞一路、鳳城二路、朱宏路、大興路、西二環、灃惠路及唐延路布設。
共37座車站 18座換乘站
地鐵8號線共設車站37座,其中換乘站18座。最大站間距為2529m,位於明光路—共37座車站 18座換乘站—范家村區間,最小站間距790m,位於電子正街——東儀路區間,平均站間距1.349km。8號線與線網中線路形成多次換乘,是線網中重要的換乘線路,換乘功能突出。
記者對8號線的換乘車站進行梳理髮現,電子城站、王家墳站與7號線換乘,東儀路站與11號線換乘,會展中心站、市圖書館站與2號線換乘,曲江池西站、余家寨站與4號線換乘,長鳴路站、新桃園站與5號線換乘,萬壽南路站、科技八路站與6號線換乘,廣泰門站、延平門站與3號線換乘,堡子村站與19號線換乘,楊家莊站與10號線換乘,開遠門站與1號線換乘,科技六路站與6號線、11號線換乘。
地鐵8號線在長鳴路東側、東月路南側設長鳴路車輛段,在鳳城五路北側、北辰大道西側設置環園中路停車場。全線新建1座主變電所,共享1號線環城西苑、2號線會展中心、5號線榮家寨主變電所。控制中心設置於長鳴路8號線長鳴路車輛段地塊內。
採用A型車 全線大交路運行
根據環評報告,8號線將選用國產A型車,均採用6輛編組方案,4動2拖,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為80km/h。
根據8號線預可客流及線網服務水平匹配的分析,8號線採用全線一個大交路的運行模式,運營時間擬為早5:30至23:30,全天共計運營18小時。按照環評報告示意圖,8號線內環為順時針運行,外環為逆時針運行。
增設大白楊站
曲江池西至雁翔路段走向調整
相關部門進一步細入調查分析了沿線環境敏感點、地質條件、工程施工條件、地方相關部門需求等因素,對局部線路、車站設置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和優化調整。
為帶動周邊地塊發展,便利周邊客流,支撐周邊商業發展,並結合蓮湖區政府需求,本次設計在全線最大站間距段(紅廟坡-小白楊區間)增設1座車站——大白楊站。大白楊站東北象限為陝西通信服務有限公司(中捷科貿分公司)辦公樓、停車場;東南象限為蔚藍花城小區;西南象限為沿鐵路民房、鐵路工班房;西北象限為公園府邸小區。
為合理布設線站位,有效串聯眾多客流集散點,確保工程安全可行,同時對周邊建築物干擾小等因素出發,此次設計中,曲江池西至雁翔路段線路走向由規劃環評階段的雁南五路改至寒窯路,調整後線路順直,不下穿既有振動建築,工程實施性較強,運營條件較優。其餘路段無變化。
涉及3處文物保護單位
採用盾構法降低影響
根據環評徵求意見稿,地鐵8號線涉及漢長安城遺址(漢長安城地上遺址及堂辟雍遺址)、隋唐長安城遺址(延平門遺址及天壇遺址)、杜陵3處文物保護單位。
8號線將採用隧道形式下穿漢長安城遺址一類建設控制地帶和景觀協調區,隋唐長安城遺址一類建設控制地帶,杜陵一般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和環境協調區。地鐵在這些區域施工建設前,將開展詳細的考古勘探和調查工作,採用區間隧道形式下穿漢長安城遺址,區間隧道施工採用對環境影響最小、沉降控制最有效的盾構法施工,盡量降低對遺址的影響,同時盡量加大埋深以降低振動對文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