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935年,此時的英國佔有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號稱「日不落帝國」,是世界上的最頂尖的超級強國。
不過此時英國早已進入君主立憲制,國王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權力。
很多人弄不明白君主立憲制,這個君主到底是幹什麼的。
早在1688年,英國人民發起「光榮革命」推翻斯圖亞特王朝,建立君主立憲制,通過1215年頒發的《大憲章》、1688年《權力法案》、1701年《王位繼承法》,一步步限制國王的權力,讓英國國王基本處於一個代表性意義、「統而不治」的地位。
國王的職責
那麼國王不就一點用沒有了嗎?那倒不是
首先,國王是沒有收稅權的,而英國王室的支出費用是從英國政府的中央財政支出的,比如1990年至2010年期間,英國政府每年需要給英女王每年790萬英鎊的費用,用以支付皇室的各項開銷。
說白了,英國國王在1935年的時候早就不是老闆了,變成了一個特殊的打工仔,而且高薪。但不是為英國政府打工,確切的說是為英國人民打工,英國人民支付王室的開銷,王室就會有很多的責任與義務。
另外,英國是聯邦制國家,為了維持治下聯邦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君主,英國國王需要維持治下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聯邦的穩定團結,早些時候還有加拿大、印度、香港等等大量殖民地,日不落帝國可不是說說而已。
英國國王沒有辦法修改法律,國家必須在法律的準則下進行治理,但是英國國王有否定權,甚至他如果一定要的話,他可以解僱首相和議會。
但是通常君主立憲下的英國國王都還比較尊重政治,沒有去使用這個權力。
結巴國王
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喬治六世,也就是現任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他有結巴這個毛病,看似不是太有所謂,但作為一個君主立憲下的國王,那就很致命了。
《國王的演講》中的喬治六世
首先,英國的國教是極富本土色彩的新教,國王還有一個身份是宗教領袖,他需要在宗教集會的各個時候對教徒們進行宣講,宗教對歐洲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英國國王作為國家的象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四處出行,進行演講去激勵各階層的群眾,還有一些外交上的會晤,同樣需要演講,在民主國家,演講能力就是政客最核心的武器。
喬治六世結巴這個問題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先天的,他沒有身體上的問題,而是心理上的。
按照流行的說法,喬治六世的父親喬治五世非常的強勢與嚴厲,在喬治六世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過高的心理壓力,同時還在幼年強行糾正喬治六世左撇子的問題,導致喬治六世的口吃。
1935年期間,歐洲已經完成兩次工業革命,無線廣播成為重要的宣傳工具,而喬治六世在還是王子的時候,曾經代替他的父親做廣播演講,在廣播開始以後,他雙唇顫抖甚至一點聲音的發不出來,當時好事者調侃為「兩分鐘無聲廣播演講」。
無聲的廣播演講
天降王位
其實喬治六世本來不用為這個問題難過,因為在繼承順位上,他並不是王位的第一繼承人,他的哥哥愛德華八世才是第一繼承人,事實上也確實繼承了王位。
喬治六世因禍得福,他被允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英國皇家海軍,並成為一名海軍將領。並在妻子的選擇上擁有更大的自由選擇權,得以與被後世稱為「皇太后」的伊麗莎白•萊昂結婚。
但是命運總是弄人,哥哥愛德華八世也就是後來的溫莎公爵愛上兩度結婚的辛普森夫人,並且還沒離婚,是一個已婚的夫人!
同時辛普森夫人也不僅只有溫莎公爵這一個情人,還有多個其他情人,最嚴重的是辛普森夫人與納粹的高級軍官從往過密。
溫莎公爵與辛普森夫人
愛德華八世如一隻飛蛾一樣撲向辛普森夫人不願回頭,喬治六世也多次勸解哥哥,可以說他一直都沒有想過自己要當國王,對口吃的他來說,這是一種痛苦,同時國王的生活太忙碌,完全沒有當一個逍遙公爵來的舒服。
愛德華八世絲毫不為所動,堅持要與辛普森夫人結婚,當時的英國首相告知愛德華八世,從議會到教會,再到各個聯邦都反對國王迎娶辛普森夫人,愛德華八世毅然決定退下王位,與辛普森夫人結婚。
這個燙手的王位就砸到了喬治六世面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喬治六世不得不挑起這個作為英國榮譽象徵的大梁。為了治療自己口吃的問題,尋訪了很多醫生,無奈因為治療方法不當,一直未有所緩解。
二戰中不屈的英國
局勢不等人,1939年德國向整個歐洲宣戰,在戰爭的巨大壓力和不斷的演講不利下,喬治六世變得暴躁而又不安,他的妻子,「王太后」伊麗莎白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不斷的鼓勵他並且為他尋找治療的醫生。
在妻子的支持與一名叫萊納爾羅格的治療師的幫助下,喬治六世的口吃漸漸好轉,在德國宣戰的同年喬治六世通過廣播,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對納粹德國宣戰,這就是《國王的演講》。
為了我們珍視的的一切,為了這個世界的秩序與和平。我們必須面對這場挑戰。
為了這個崇高的目標,我請求我的國度和海外的人民,將這個信念謹記。
在時間的審判前,我請求我的人民保持鎮定和團結。
這是一場艱難的任務。我們將面臨黑暗的歲月,戰爭將不再拘泥於烽煙戰場,我們將虔誠地向上帝許諾,為了自己的信念和正義而奮鬥。只要我們信仰堅定,做好準備為了未來的而犧牲,在上帝的保佑下,我們終將勝利。
《國王的演講》節選
奧斯卡傳記影片《國王的演講》
這次演說還是有點磕巴,但是已經比之前好太多,喬治六世在自己堅定的意志下完成了這次演講,並且把這種信念傳遍英國上下。
在喬治六世的鼓舞下,英國斷然拒絕納粹德國誘其投降《和平建議》,堅決與德國抗爭到底。而在德國惱羞成怒,發動「海獅計劃」轟炸英國本土的時候,喬治六世夫婦也沒有理會內閣的建議「離開英國」,堅持留在英國本土,與英國人民共同進退。
這次不列顛空戰,最終以英國頑強的意志而取得勝利,最終逆轉了整個二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