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2022年09月08日05:41:22 熱門 1192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文|九月

編輯|九月

1987年11月21日,一位年輕的小夥子,正在廣州市的郵電局焦急地等待。他在郵電局的大廳中來回踱步走動,聽着櫃檯人員的喊號。

等業務人員叫到他的號時,這個小夥子一個箭步竄到櫃檯前,滿臉焦急地詢問櫃檯人員「聽說你們這裡進了一批手機,現在開賣嗎?」

業務人員告訴這名小夥子,倉庫里是有一批手機,但他需要請示領導,是否要把手機對外銷售。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在得到領導的允許後,這位業務人員就把中國的「第一部」手機售賣給了這名小夥子——徐峰。

身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徐峰可以在全部的手機號中,挑選自己最滿意的手機號。最終他選了什麼號碼呢?

這部手機和號碼又給他帶來了什麼?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經商遇挫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從沿海地區吹起。

徐峰敏銳的察覺到這一政策,帶來的商機,他果斷的出手籌集了一筆初始資金,來到廣州準備在這裡發展自己的事業。

經過一番探查,徐峰發現這裡的老百姓,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生活越發的有格調,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那些來到廣州,下海經商的老闆也是越來越多,他們的生活品質,消費需求也在逐步上漲,徐峰就想到了一個掙錢的好點子。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廣州這所城市,因趕上改革的浪潮,使得城市的經濟快速增長,下海經商的人也越來越多,高檔餐飲店的空缺也越來越大。

徐峰就準備在這裡開一家海鮮館,對標當地的高檔餐飲大酒店,而這家飯店的主要客戶就是下海經商掙到大錢的老闆,和周邊富裕的百姓。

因為定位準確,裝修奢華,徐峰的餐飲店「南海漁村」剛一開業,就受到當地百姓和大老闆的熱烈追捧。

這讓徐峰賺的是盆滿缽盈,他就準備再開一家分店。

但還未行動,這家店裡就出現了一些情況。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因為開的是海鮮餐飲店,所以店裡的飯菜最重要的就是新鮮,客人注重的也是新鮮。

但海鮮的貨源地,距離自家的店面有三百多公里,有些甚至在更遠的海南,無法及時送達。

而海鮮最重要的就是新鮮,所以對海貨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漁民們都是講時價的,時間不一樣,海鮮的新鮮程度也就不一樣,價格也就會隨之發生變化。

所以當出海打撈的漁船上岸,商家就會派人前往,最近的電報站通知自己,徐峰就要立刻對這批海貨做出決定,要還是不要。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當時的電報都是按字數收費的,而距貨源地最近的電報站,也需要幾個小時的路程,這讓徐峰無法在漁船上岸的那一刻,立即與賣家協商溝通。

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保住店裡的客源,徐峰做了一個決定——買部手機。

當時手機可是稀罕貨,它在大陸內地還沒有興起,人們連移動信號都不知曉。徐峰第一次見到手機,還是在洪金寶演的《富國列車》里。

之後自己去香港談貨時,看見這邊的大老闆,都會在腰上別著大哥大。此時徐峰也想擁有一部大哥大。

但這時的大陸內地還沒建立信號基地,徐峰還無法擁有手機,但很快他這個願望就實現了。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購買手機

1987年,徐峰從自己在郵電局工作的親戚口中,得知了一個好消息。

在廣州第六屆全運會結束後,政府將會向市面上出售一百台試用手機。聽到這個消息的徐峰欣喜若狂,他知道自己的事業,很快就要迎來轉機。

1987年11月,廣州順利地舉辦了六運會,廣東省的省長在六運會的舉辦場地中,接聽了大陸內地首通的流動電話。

之後人們得知了廣東採購了一百部手機,這些手機將在六運會結束後,面向大眾公開出售。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23歲的徐峰,也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動身前往郵電局,生怕晚來一步,這手機就被人搶光了。

幸好當時的人們,對於這新鮮玩意並不是很了解,前來搶購的人並不是很多,這也讓徐峰鬆了一口氣。

等輪到自己辦理業務時,徐峰才從業務員口中得知,自己竟然是第一個跑來,購買大哥大的民眾。

而且因為徐峰是第一個購買手機的人,郵電局也未想好手機的售價,他們就讓徐峰簽一張兩萬元的支票,先把手機拿走,等定價出來了,多退少補。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徐峰的申請表

隨後業務人員就拿來一張單子,是「廣州地區流動電話安裝申請表」,他讓徐峰先填寫單子上的信息。

徐峰看着這張單子正準備動筆,業務人員又遞來一張紙,上面是一串串數字。因為徐峰是第一個購買手機的人,所以這張紙上有一百個手機號碼。

在後來的回憶中,徐峰講道: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的100個號碼甚至不是用紙打印出來的,全都是郵局工作人員一個一個手抄上去的。」


當時的手機號碼,採用區號後面加上編號的形式,而廣東的編號是「9010」。

盯着面前的號碼紙,徐峰最終鎖定了「901088」這個數字,在他看來這個數字既順口,又有着好彩頭,畢竟「8就是發」。

在後來的採訪中,徐峰感慨道自己現在的成就,離不開這部手機和號碼,為什麼徐峰會這麼說?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生意起色

興高采烈地徐峰在選好號碼後,就在申請表上填下了自己的個人信息。

雖然這部手機的購買費,安裝費和月租費加起來有幾萬塊錢,但徐峰認為這個價錢並不貴,因為它能給自己的生意,帶來巨大的利潤,這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在拿到手機後,徐峰就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撥打了人生中第一通流動電話,他把這通電話打給了飯店裡的座機。

聽着手機那頭傳來的聲音,徐峰滿意地掛斷了電話,又像工作人員問了幾個,手機的注意事項後,徐峰滿意地帶着手機離去,開始自己的賺錢路程。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靠着這部手機,徐峰在生意場上左右逢源,他可以第一時間得知貨源的消息,第一時間安排人手前去取貨,提高了自己的辦公效率,留住了店裡的顧客。

這部手機降低了徐峰不必要的損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拿到價格便宜又新鮮的海貨,靠着手機帶來的渠道,徐峰將自己的餐館做大做強。

徐峰將「南海漁村」變為中南集團有限公司,徐峰也搖身一變成為公司的董事長,但他還一直留着這部手機、這個號碼。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人們的反應

大哥大剛剛興起的那個年代,人們對如磚頭大的這種新事物並不了解,也會出現一些啼笑皆非的場面。

有的民眾在撿到不慎被丟失的大哥大後,會直接交到警察局,給警察說這玩意上面有天線,可能是不好的東西。

正在查看的警察也萬分緊張,因為他們也對這個新事物不甚了解,幸好在查看這個「磚塊」時,發現上面印有「廣東郵電局」的字樣。

他們就致電通知郵電局前來認領,而丟失大哥大的老闆,會接到郵電局的通知,讓他帶着五百塊錢「贖走」丟失的手機。

失主就會帶上錢來到郵電局,將錢交給撿到手機的人,表示自己的感謝。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在那個時期大哥大就是身份的象徵,只要誰手中拿着大哥大,就會接收到周圍人群羨慕的目光。

他們會在眾人艷羨的目光中,扯着嗓子對電話那頭的人講話,表明自己身價的同時,又能進行炫耀。

畢竟一部大哥大的費用是非常昂貴的,在出售初期大哥大的市場價,只要兩萬人民幣。

但是在人們的哄搶下,一部大哥大的身價能翻個兩三倍,甚至漲成這樣都還買不到。

不過也因為其價格昂貴,能使用上大哥大的人只有大老闆,這就導致使用大哥大的人比較少,不過即使使用的人這麼少,大哥大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通信

大哥大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由於當時通訊技術的限制,我們的通信技術人員,對於大哥大也沒有什麼經驗。

大哥大的通訊我們都是自個琢磨,摸黑前進。所以大哥大信號差,佔線,串線的情況時有發生。

當時的人們走在街上,常常能看到一些衣着西裝,梳着大背頭的人,手中舉着大哥大到處亂竄,他們都是在尋找大哥大的通訊信號。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根據當時廣州電信局無線分局局長馮柏堂的回憶,當時他們都是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新事物,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搞。

而大哥大也老出毛病,所以只要用戶打電話說自己的手機出現故障,他們就要立刻去維修。

他們當時的辦公環境也是非常簡陋的,就在電報大樓樓頂搭了個屋子,只要曬不到,吹不着就行,這樣的環境並沒有讓技術人員退縮。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他們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靠着不斷努力的探索,成功地在廣州建立起模擬網,一個交換局以及三個機站。

這些通信基站的建立得以保障,首批購買大哥大用戶的順暢通信。也為中國的通信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但隨着時代的發展,風靡一時的大哥大,也逐漸被人們所淘汰,又出現新的事物將它取代。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數字流動電話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中,更為輕便的手機開始出現。

人們開始摒棄沉重昂貴的大哥大,轉身投入靈巧輕便,又便宜的手機懷中。廣州的模擬流動電話網也開始關閉。

2001年12月的最後一天,已經將生意做的蒸蒸日上的徐峰,收到了廣州郵電局業務人員的電話。

業務人員通知徐峰,廣州的模擬移動網絡已經關閉,大哥大已經不能用了。

徐峰就把跟隨自己,十四年的大哥大珍藏起來,換成靈巧方便的小靈通,而那串幸運號碼,也因大哥大的停用,被徐峰換成了另一串數字。

但是對徐峰來講,這部手機、這串數字對他來說終究有着不一樣的意義。這是帶領他致富的手機和幸運號碼,陪他度過了十四年。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而徐峰也親身經歷着,一個通訊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他看着通信基站從2G到5G,看着手機的款式由大哥大變為翻蓋手機。

2007年隨着蘋果的發佈,觸屏手機撞進人們的視野,全民手機的時代即將來臨。手機也不再是人們眼中的昂貴物品和新鮮玩意。

隨着手機的不斷變化,手機的功能也在不斷地進行改善,2003年手機QQ問世,2008淘寶正式在手機端上線,第二年第一款地圖導航,出現在手機的應用中。

兩年後人們登上手機,就能看到微信。到了2012年,我國移動手機用戶超過了電腦用戶。

1987年,徐峰花兩萬元買下全國第一部手機,選了個什麼號呢? - 天天要聞

尾聲

2019年徐峰受邀成為廣東第一批的5G用戶,面對這些年通訊技術的變遷,徐峰表示:

「感謝移動在這數十年里,為社會做出的重大貢獻,正是因為一代代通信人的不斷努力,用汗水和艱辛創造了移動通信的平台,才讓更多的企業,通過這個平台推出,越來越多豐富多彩的應用。」

這在幾十年中,徐峰見證了我國通訊事業迅猛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在手機的影響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過去他需要提着手機,尋找信號好的地方撥打電話,現在徐峰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國家先進的通信技術,把自己想要傳遞的信息,快速準確地告知對方。

而如今隨着5G時代的帶來,誰也不知將來通訊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就像在幾十年以前人們也想不到,手機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成為了一種生活必需品。

徐峰的經歷也是時代的一個縮影,他作為第一個下水購買手機的人,從中獲得了更為快捷、準確的商業信息,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與他一起購買手機的人,也是那個時代的開拓者,他們都在是跟着時代的浪潮前進。而我們也在跟着現代的時代浪潮前行,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加的絢麗多彩。

因為大哥大只是我國通信的起點 ,並不是終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