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哈利波特》結束十年,女神氣質未變
10月19日,國內媒體報道艾瑪·沃特森以一身黑白露背晚禮服亮相「為地球奮鬥獎」的頒獎現場。整體形象素雅卻不失魅力,在微微一笑之間也着實有着讓人心動的力量。
「為地球奮鬥獎」是一項由英國威廉王子發起的項目,該獎致力於激發改革,幫助修復地球環境。
該獎項共設分五個類別:保護和恢復自然、清潔空氣、振興海洋、打造沒有垃圾的世界以及恢復氣候。獲獎者可分別獲得100萬英鎊(約合886萬元人民幣)的獎金用於推進有關項目。
艾瑪自投身於公益事業以來,就一直在大放光彩。早些年出任聯合國婦女署的親善大使,大力推動平權運動,還曾在聯合國大會上演講,圈粉無數。
對於環保事業,艾瑪也一直儘力而為。作為公眾人物,長期化妝是無可避免的事,對於化妝品的選擇,艾瑪向來都是使用小眾的天然品牌;
在新片的宣傳活動上,身着的衣服也是採用環保材質定製而成的;在個人的ins里,她還專門用長文介紹這些服飾的環保之處,可謂是用盡一切資源宣傳環保理念。
不可不謂是集美貌、智慧、品德於一身的美少女呢。
當然,比起公益事業上的成就,公眾對艾瑪最深的印象,還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里的小機靈鬼---赫敏。
自2001年出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以來,艾瑪就與赫敏這一形象難以分割。
一個角色是否能夠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初登場是極為重要的環節。
在黃金三人組初遇的火車上,當赫敏看見羅恩向哈利施展的魔法「失效」時,隨即向兩人展示了自己的魔法,化解了這份尷尬。
而在臨走的時候還不忘指出了羅恩臉上的灰,充分展現了角色從容自信的性格。
在魔法課上,斯內普故意用一連串難題刁難仍未熟悉魔法的哈利時,坐在其身旁的赫敏則迅速舉手,在遵守課堂紀律的情況下吸引斯內普(俗稱賣萌);
只可惜斯內普選擇了無視,哪怕赫敏的表現再可愛,也痛失了展現自己的機會。
用時下流行的話語來形容,赫敏就是典型的社交牛叉症患者。
她有着好勝的心理和旺盛的表演欲,當然,她也擁有淵博的知識,以至於被羅恩吐槽過「書獃子」。
不過最有意思的還是,JK羅琳居然讓赫敏和羅恩走到了一起。
我們很難說赫敏究竟是在何時對羅恩動心的,畢竟在早年的時候赫敏對他也多以吐槽為主,而哪怕擁抱也只會送給那時候仍未「長殘」的哈利。
但話說回來,在心儀的男生面前保有該有的含蓄,以及絕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和白馬王子發生交集的環節(哪怕是吐槽),不也是青春少女常有的小心思嗎?
可以說,在公眾看來,赫敏就像是艾瑪的影子或是另一面人格,無論艾瑪出現在那一場合,人們都不忘稱她一聲「赫敏」。
不難理解,畢竟赫敏這一形象早已隨《哈利波特》系列深入全世界粉絲的內心,在這之後艾瑪所飾演的其他角色,在各方面也沒有超越觀眾對赫敏的預期。
02.是[飾演赫敏的艾瑪·沃特森]還是[艾瑪·沃特森]
1999年,年僅9歲的艾瑪順利得到《哈利波特》中某個角色的試鏡機會,經過一年8輪的試鏡之後,被選中出演電影中的黃金三人組之一---赫敏·格蘭傑。
對於這個極其難得的角色,年幼的艾瑪可謂是相當重視,不僅背透了赫敏的台詞,就連哈利和羅恩的台詞也記在心裏,還時常在拍戲的過程中偷偷跟念,導致很多鏡頭都要重新拍攝。
正是因為艾瑪和赫敏一樣都是聰慧又調皮的小孩,艾瑪才能從眾多參選者中脫穎而出,並毫無顧慮地去飾演赫敏(本色出演),讓這一形象深刻地留在所有看過《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觀眾心中。
在往後的十年當中,艾瑪與赫敏一同成長,前者成為影視圈中知名的學霸童星,在榮獲各項電影大獎的同時,以GCSE考試實現科目8A+和2A的成績為往後的學業鋪路;
後者則在成為魔法法律執行司之後又成為魔法部部長,成為魔法界人人仰慕的存在。
時間來到2011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結束了十年長跑,所有一路陪伴的演員們都在尋找新的目標。
「蛋妞」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選擇藉助一些「畫風」奇葩的角色來試圖擺脫哈利波特的標籤,證明自己的演技。於是,蛋妞開始徹底放飛自我,要麼全L出鏡、要麼飾演一具會動的奇妙屍體。
黃金三人組之一的魯伯特雖沒有蛋妞那麼誇張,但也在往後一系列的演技中擺脫了羅恩滑稽可愛的形象。
而艾瑪在繼續接戲的同時,還借學業提升自己。
在此前她已經憑藉著優異的成績來到布朗大學就讀,結束了拍攝後,艾瑪宣布從布朗大學修業,轉至牛津大學深造。
無論是布朗大學還是牛津大學,在學校的艾瑪都與普通學生別無二致,絲毫沒有高舉演員的光環,在此期間她還加入了學校的舞蹈隊和曲棍球隊。
文體專修且取得優異成績,艾瑪的人生活得像小說主人公那樣波瀾壯闊。
和其他人一樣,艾瑪也想極力擺脫赫敏的標籤,讓公眾認識到真正的自己。
於是她剪掉那頭象徵著赫敏的大波浪,在《壁花少年》中飾演一個無拘無束的少女莎姆。
也許是形象轉變過於急切,無論是一路看着艾瑪長大的粉絲還是艾瑪自己都沒能適應。在《壁花少年》中,劇中的很多情感表達艾瑪都沒有飾演到位,身上仍有很厚重的「赫敏味」。
就連下一年的《珠光寶氣》中,外界對艾瑪演技的評價都要帶上赫敏的大名。
所幸,艾瑪在往後的片子中挽回了口碑。
在《小婦人》中,她就飾演了一位經歷了南北戰爭、情感變故但依舊溫柔待人的梅洛·馬奇。遭遇變故的角色往往有着矛盾的性格,憑着這些年在演技上的調整,艾瑪出色地塑造了這一豐滿的角色形象。
儘管脫離了赫敏的艾瑪在演技上還有待提高,但艾瑪的顏值名聲依舊是毋庸置疑的。
在迪士尼的真人大作《美女與野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沒有赫敏的調皮,也沒有莎姆的無拘無束,只有展露出溫柔善良氣質貝兒公主。
離開了《哈利波特》系列後,艾瑪出演的電影不多,成名的更是只有寥寥幾部,但無論是前十年的赫敏,還是後十年的轉變,艾瑪依舊在公眾面前留下了女神的形象。
更何況在此期間,艾瑪都忙於女權和環保上的事業,為弱者發聲,肩負責任。
聯合國婦女署的親善大使的身份及後續的努力讓她入選了2015年《時代周刊》「全球影響力百人榜」;
她還曾出資100萬英鎊在英國成立「正義與平等基金會」,意在通過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提供資金、資源,打擊騷擾、虐待等違法犯罪行為;
同時還與英國的各大學院、機構制度並發佈了在全行業通用、有關防治騷擾和欺凌的指導方針。
無論是戲裏戲外,艾瑪都以女神的形象活躍在公眾面前,即便是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她也沒有被這些鋪天蓋地的負面所動搖,始終堅信走自己的道路。
這樣的女神,又怎能不愛呢?
03.結語
艾瑪用十年的時間以一個形象成名,又用十年的時間去改變這一形象,事實證明她做到了。
不過無論是「赫敏」還是「女權主義者」,都不過是貼在艾瑪身上的一個標籤,僅用一兩個定義去評判一個人是不合理的。
艾瑪就是艾瑪,她正在用實踐去證明這一觀點。